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6568发布日期:2019-01-02 22:4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车排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卫车市场上有一些车型需要与垃圾站对接转运垃圾;当垃圾装载进车厢时,会有很多污水被一起装到车厢内,如果垃圾箱密封性能不好,则在垃圾转运过程中会将污水外泄,大量含有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有害物质的污水直接渗漏到车厢外,并淋洒到地面上,扩大污染面积,造成对道路、空气等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包括车厢,设于所述车厢后侧的污水箱;所述车厢近于所述污水箱处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所述污水箱远离于所述隔离板的下侧设有排水部;所述隔离板包括第一褶皱部,与所述第一褶皱部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二褶皱部,与所述第二褶皱部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三褶皱部,与所述第三褶皱部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四褶皱部,与所述第四褶皱部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五褶皱部,与所述第五褶皱部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六褶皱部;所述第一褶皱部,第二褶皱部,第三褶皱部,第四褶皱部,第五褶皱部,以及第六褶皱部上均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褶皱部与第二褶皱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60°-9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褶皱部与第三褶皱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120°-15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褶皱部与第四褶皱部之间形成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110°-14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四褶皱部与第五褶皱部之间形成有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为140°-16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五褶皱部与第六褶皱部之间形成有第五夹角,所述第五夹角为145°-165°。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褶皱部,第二褶皱部,第三褶皱部,第四褶皱部,第五褶皱部,以及第六褶皱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车厢的底部设有向所述污水箱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3°。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箱的底部沿所述隔离板至所述排水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排水部为两根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设于所述污水箱的两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车厢位于所述隔离板的前侧还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于车厢后侧的污水箱;车厢近于污水箱处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污水箱远离于隔离板的下侧设有排水部;对污水进行收集,转运到垃圾站时再通过排水部将污水排出,有效地避免在转运过程中污水的泄漏,也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隔离板设有多个褶皱部,不容易产生堵塞,排水效果好,降低了污水对车厢的腐蚀,提高了车厢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压缩式垃圾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污水箱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隔离板的结构图。

10 车厢;11倾斜面;

20污水箱;30隔离板;

31出水口; 32第一褶皱部;

33 第二褶皱部;34 第三褶皱部;

35 第四褶皱部 ;36 第五褶皱部;

37第六褶皱部;40排水部;

50 第一夹角;60第二夹角;

70 第三夹角;80第四夹角;

90第五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垃圾压缩箱排水系统,包括车厢10,设于车厢10后侧的污水箱20;车厢10近于污水箱20处设有隔离板30,隔离板 30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31,污水箱20远离于隔离板30的下侧设有排水部40;隔离板30包括第一褶皱部32,与第一褶皱部32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二褶皱部 33,与第二褶皱部33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三褶皱部34,与第三褶皱部34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四褶皱部35,与第四褶皱部35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五褶皱部 36,与第五褶皱部36相邻且与其联接的第六褶皱部37;第一褶皱部32,第二褶皱部33,第三褶皱部34,第四褶皱部35,第五褶皱部36,以及第六褶皱部 37上均设有若干个出水口3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污水箱20对污水进行收集,转运到垃圾站时再通过排水部40将污水排出,有效地避免在转运过程中污水的泄漏,也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褶皱部32与第二褶皱部33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50,第一夹角为60°-9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50为75°-85°,使得车厢10内的污水更容易从出水口31流入到污水箱20,且有效地避免了垃圾对出水口31造成堵塞的问题。

其中,第二褶皱部33与第三褶皱部34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60,第二夹角 60为120°-15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角为125°-140°,有效地扩大了流水面同时避免了对出水口31造成堵塞,使得污水从车厢10流入到污水箱20的流速加快。

其中,第三褶皱部34与第四褶皱部35之间形成有第三夹角70,第三夹角 70为110°-14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70为115°-135°,使得污水沿第三夹角70往两侧分流,加快了污水的流速,同时避免了垃圾对出水口31造成堵塞。

其中,第四褶皱部35与第五褶皱部36之间形成有第四夹角80,第四夹角 80为140°-1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夹角80为145°-155°,有效地扩大了流水面同时避免了垃圾对出水口31造成堵塞,使得污水从车厢10流入到污水箱 20的流速加快。

其中,第五褶皱部36与第六褶皱部37之间形成有第五夹角90,第五夹角 90为145°-16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夹角90为150°-160°,使得车厢10内的污水更容易从出水口31流入污水箱20,且有效地避免了垃圾对出水口31造成堵塞的问题。

其中,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褶皱部32,第二褶皱部33,第三褶皱部34,第四褶皱部35,第五褶皱部36,以及第六褶皱部37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隔板板30的结构更加稳定,承受力强,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隔离板30与车厢10的内壁进行焊接,使得两者之间联接牢固,且提高了密封性,使得垃圾不会从两者之间的缝隙流入到污水箱20。

其中,车厢10的底部设有向污水箱20倾斜的倾斜面11,倾斜面11的倾斜角度为1°-3°,使得车厢10内的污水在运输过程中,自动流向污水箱20内,有效地提高了排污效果,同时降低了污水对车厢10内部的腐蚀,提高了车厢10 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污水箱20的底部沿隔离板30至排水部40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方便污水流到排水部40处,进而方便排出,这种结构在排污后,污水箱20中不会有污水残留,降低了污水对污水箱20的腐蚀,延长了污水箱20的使用寿命。

其中,排水部40为两根排水软管;排水软管设于污水箱20的两侧,便于快速地排出污水箱20内的污水,提高了排污效率。

于其他实施例中,车厢位于隔离板的前侧还设有过滤网,能够更有效地把垃圾与污水进行分离,使得污水流入污水箱的速度更快,且不会造成出水口的堵塞。

于其他实施例中,在污水箱的上侧还设有进水口,在污水箱排出污水后,方便对污水箱内部进行清洗,有效地降低了污水对污水箱的腐蚀,延长了污水箱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车厢后侧的污水箱;车厢近于污水箱处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污水箱远离于隔离板的下侧设有排水部;对污水进行收集,转运到垃圾站时再通过排水部将污水排出,有效地避免在转运过程中污水的泄漏,也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隔离板设有多个褶皱部,不容易产生堵塞,排水效果好,降低了污水对车厢的腐蚀,提高了车厢的使用寿命。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