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膜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433发布日期:2019-04-03 01:1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基膜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膜上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膜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的激光印刷、电子排版印刷使人们在纸上印刷文字和图案变得更容易,但由于这些印刷方法得到的文件或资料信息是不可更改的,因此需要生产大量的纸张,而且印刷所用的碳粉或油墨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电子纸的概念,电子纸也叫数码纸,它是一种超薄、超轻的显示屏,即理解为“像纸一样薄、柔软、可擦写的显示器”。电子纸兼具有纸的优点(如视觉感观几乎完全和纸一样等),又可以像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一样不断转换刷新显示内容,比液晶显示器轻薄、功耗更低,并且生产工艺简单,致使成品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

在电子纸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显示面板与膜贴合在一起,在贴合之前,需要先对膜进行上料,传统技术通常采用人工直接将膜拿到校正平台,其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膜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膜由于采用人工上料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膜上料机构,包括: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顶部并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旋转台面、设置于所述旋转台面上的至少两个用于叠放并固定基膜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用于将所述基膜顶出预设距离以使得待上料的基膜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上的顶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杆伸出以穿过所述旋转台面或者缩回以与所述旋转台面分离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丝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顶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丝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分别用于与所述基膜的四条边抵接以固定所述基膜的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台面上的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连接的定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滑块锁紧或者松开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调节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的把手,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旋转台面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孔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最小行程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四个开槽,四个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滑块分别位于四个开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外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的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旋转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减少所述旋转气缸的振动与噪音的油压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膜上料机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用于叠放基膜的固定装置,可以实现双工位轮流上料,可有效提高上料效率,并配合设置顶出装置,利用顶出装置将基膜顶出预设距离以使得待上料的基膜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上,从而可以方便基膜上料臂精确获取到待上料的基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81-基膜上料机构;811-安装座;812-第一驱动机构;813-旋转台面;814-固定装置;8141-定位机构;81411-导轨;81412-滑块;81413-定位杆;8142-锁紧装置;81421-调节螺杆;81422-把手;8143-限位板;81431-开槽;8144-限位挡块;815-顶出装置;8151-顶杆;8152-第二驱动机构;8153-丝杆;8154-驱动电机;8155-连接块;816-油压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膜上料机构81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图中未示)上的安装座81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81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812、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12的顶部并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12驱动旋转的旋转台面813、设置于所述旋转台面813上的至少两个用于叠放并固定所述基膜的固定装置814、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811上的用于将所述基膜顶出预设距离以使得待上料的基膜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上的顶出装置815。其中,固定装置814可以一次性叠放多个基膜,因此,不同的基膜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为了使得基膜上料臂85可以精确获取到待上料的基膜,需要将待上料的基膜保持在同一位置上。当需要上料时,首先将基膜放入其中一个固定装置814内固定,当该固定装置814叠放好基膜后,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812驱动旋转台面813进行旋转,使得该固定装置814旋转到正对基膜上料臂(图中未示)的位置,从而由基膜上料臂取出基膜;与此同时,另一个固定装置814可以同时进行叠放基膜的操作,从而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了在叠放基膜的操作过程中,机器始终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膜上料机构81,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用于叠放基膜的固定装置814,可以实现双工位轮流上料,可有效提高上料效率,并配合设置顶出装置815,利用顶出装置815将基膜顶出预设距离以使得待上料的基膜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上,从而可以方便基膜上料臂精确获取到待上料的基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出装置815包括顶杆815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杆8151伸出以穿过所述旋转台面813或者缩回以与所述旋转台面813分离的第二驱动机构8152。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152包括丝杆8153以及驱动电机8154,所述顶杆815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8155,所述连接块8155与所述丝杆8153滑动连接并随着所述丝杆8153组转动而作直线往复运动。当需要将基膜顶出预设距离时,由驱动电机8154驱动丝杆8153转动,从而带动顶杆8151向上移动,此时,顶杆8151穿过所述旋转台面813并向上伸出,从而将基膜顶出预设距离。当需要在两个固定装置814之间切换位置时,首先需要由驱动电机8154驱动丝杆8153反向转动,从而带动顶杆8151向下移动,此时,顶杆8151与旋转台面813分离,再利用第一驱动机构812驱动旋转台面813进行旋转即可。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膜呈矩形状,所述基膜包括四个边。所述固定装置814包括四个分别用于与所述基板的四条边抵接以固定所述基膜的位置的定位机构8141。所述定位机构8141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台面813上的导轨81411、设置于所述导轨81411上的滑块81412、以及与所述滑块81412连接的定位杆81413,通过设置导轨81411与滑块81412的配合作用,使得所述定位杆81413可沿着所述导轨81411的方向活动,从而可以调节定位杆81413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基膜固定,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基膜的实际尺寸大小来调整定位杆8141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该固定装置814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基膜的上料。具体的,导轨81411的形状为长条形,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8141上的导轨81411的延伸方向相同,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8141上的导轨81411的延伸方向亦相同。四个定位机构8141上的导轨81411共同组合形成十字形。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814还包括用于将滑块81412锁紧或者松开的锁紧装置8142,当需要调节滑块81412时,只需要将锁紧装置8142松开,使得滑块8141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可以对滑块81412的位置进行调整,当调整完毕后,将锁紧装置8142拧紧,此时滑块81412被固定在该位置上,调整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紧装置8142包括调节螺杆81421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81421的一端的把手81422,所述滑块81412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所述旋转台面813上设置有螺孔(图中未示),所述调节螺杆8142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孔配合固定。

当需要固定并定位基膜时,首先,将四个定位机构8141上的把手81422进行旋转,使得螺杆与螺孔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可以对各个滑块81412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四个定位杆81413分别抵于基板的四条边时,此时反向旋转把手81422,直至将滑块81412锁紧在旋转台面813上,从而将基膜固定,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基膜的实际尺寸大小来调整不同的定位杆8141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该固定装置814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基膜的上料。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台面81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81412的最小行程的限位板8143,所述限位板8143上开设有四个开槽81431,四个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滑块81412分别位于四个开槽81431中。当四个滑块81412均运动到四个开槽81431的内端时,此时可以适用于最小尺寸的基板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轨81411的外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块81412的最大行程的限位挡块8144。当四个滑块81412均运动到的限位挡块8144处时,此时可以适用于最大尺寸的基板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12为旋转气缸。所述固定装置8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装置814呈180°设置。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膜上料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台面813上设置有用于减少旋转气缸的振动与噪音的油压缓冲器8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