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乘降场所设置有乘降板,利用者在乘降乘客输送机时在该乘降板的上方通过。在乘降板的下方收纳有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等,因此,在进行乘客输送机的维护检修时需要将乘降板卸下。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此前的一般的乘降板中,在左右两处设置有螺纹孔,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转中这些螺纹孔由螺钉封闭。进而,在将乘降板卸下的情况下,从乘降板将左右的螺钉拆卸而在各个螺纹孔中旋入专用的工具、或者将左右的螺钉旋松而分别用专用的工具保持各个螺钉的头部,两名作业者同时拉拽专用的工具而将乘降板抬起。
并且,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在乘降板设置螺纹孔以外的特殊的构造物,使用专用的工具将乘降板卸下。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如下方案:在乘降板设置贯通孔、从下方封堵贯通孔的堵塞体、以及将堵塞体朝上方推压的推压部件,作业者将堵塞体压下而将专用的工具插入贯通孔,拉拽专用的工具而将乘降板抬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5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47747号公报
但是,为了将在左右两处设置有螺纹孔的一般的乘降板卸下,如上所述需要两名作业者。并且,关于设置有螺纹孔的上述乘降板、或设置有螺纹孔以外的特殊的构造物的乘降板,为了将其卸下需要专用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专用的工具、一人就能够将乘降板卸下的乘客输送机。
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为,在梯级面的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两侧设置有乘降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乘降板具备:表面板,具有步行面;形成在上述表面板的端部的切口部或者沿上下方向贯通上述表面板的贯通孔;棒状部件,横跨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以及盖,堵塞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形成在上述表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具备保持上述棒状部件的保持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棒状部件是截面呈圆形的棒状的部件,利用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棒状部件的上述盖能够以上述棒状部件为旋转轴旋转。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下方、且是在相比上述棒状部件靠输送机外侧的部位,具备与上述盖抵接的突起。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以使得上述盖随着从靠输送机外侧的端部趋向上述保持部而变厚。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靠输送机外侧的端部和与上述盖相邻的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与上述表面板由相同材料构成。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由树脂构成。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由铝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的剖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的下层侧的乘降场所的俯视图。
图3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的下层侧的乘降场所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5(a)是利用盖74堵塞切口部70后的状态下的切口部70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6(a)是从切口部70将盖74拆卸后的状态下的切口部70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的C-C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扶手带装卸工具80的立体图。
图8(a)~图8(e)是用于示出乘降板40的拆卸方法的、与图5(a)的B-B线相当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图8(a)是利用扶手带装卸工具80将盖74轻轻抬起时的图。图8(b)是使扶手带装卸工具80在盖74的倾斜面76上滑动的中途的图。图8(c)是将盖74从棒状部件72卸下时的图。图8(d)是将扶手带装卸工具80勾挂于棒状部件72时的图。图8(e)是利用扶手带装卸工具80将第一表面板42抬起时的图。
图9是从上方观察变形例的下层侧的乘降场所的俯视图。
标记说明
1:自动扶梯;2:支承部;3:支承部;4:骨架切口部;5:地板部;7:地面;10:桁架;11:上框架部件;12:下框架部件;13:纵框架部件;14:横框架部件;15:梯级链;20:梯级;21:梯级面;22:栏杆;23:裙式护板;24:扶手带;30:锚固板;31:支承件;32:垂直板;33:水平板;34:灰浆;35:灰浆盖;40:乘降板;42:第一表面板;44:第二表面板;46:第三表面板;48:梳齿板;50:固定部;51:支承部;52:第一背侧部件;53:切口部;54:第二背侧部件;56:第三背侧部件;60:支承部件;61:水平板部;62:垂直板部;64:边缘部件;65:边缘部件;66:水平部;67:垂直部;70:切口部;72:棒状部件;73: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4:盖;75:保持部;76:倾斜面;78:突起;79:间隙;80:扶手带装卸工具;81:钩部;140:乘降板;142:第一表面板;170:贯通孔;178: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作为乘客输送机能够举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但此处基于附图对自动扶梯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后述的梯级20移动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梯级20的宽度方向关于其他部件等也设为宽度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后方向中的从乘客输送机离开的方向设为输送机外侧或者自动扶梯外侧。
1、自动扶梯1的构造
如图1所示,自动扶梯1具备由上层侧的支承部2和下层侧的支承部3支承的桁架10。桁架10由多个框架部件构成。作为多个框架部件,存在沿前后方向(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上框架部件11、在上框架部件11的下方与上框架部件11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下框架部件12、连结上框架部件11和下框架部件12的纵框架部件13、以及连结左右一对上框架部件11的横框架部件14(参照图3)等。
在桁架10的内部设置有在上层侧与下层侧之间回转的环状的梯级链15。该梯级链15通过设置在桁架10的内部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进行驱动而回转。在梯级链15安装有多个梯级20。若梯级链15回转,则这些梯级20在上层侧与下层侧之间移动。具体地说,这些梯级20在朝外部露出(因此在上方载置利用者)而从上层侧或者下层侧的登梯口朝相反侧的出梯口移动后,进入桁架10的内部而反转,而后在桁架10的内部从出梯口返回登梯口。将梯级20朝外部露出而移动的部分设为梯级20的移动部。另外,梯级20具有供利用者放置脚的面即梯级面21。
如图1、图2所示,在梯级20的移动部的前后方向两侧设置有乘降板40。更具体地说,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的支承部3与梯级20的移动部之间的部位,在桁架10的上方设置有乘降板40。上层侧的乘降板40与下层侧的乘降板40之间的部分成为梯级20的移动部。
在桁架10的上方设置有左右一对裙式护板23,在这些裙式护板2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栏杆22。在栏杆22设置有与梯级20同步移动的扶手带24。
自动扶梯1的利用者在乘降板40的上方步行,在自动扶梯1的登梯口搭乘梯级20。若梯级20到达自动扶梯1的出梯口,则利用者从梯级20下来,在乘降板40的上方步行而从自动扶梯1离开。
2、桁架10的支承构造
此处,图3示出桁架10的下层侧的支承构造。在支承部3设置有:相对于地面7成为凹部的骨架切口部4;以及配置在骨架切口部4的内部的锚固板30。锚固板30的上表面为比地面7低的水平面。
在桁架10的前后方向的端部固定有支承件31。支承件31为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呈L字状的部件,由垂直板32和水平板33构成,垂直板32沿着桁架10的纵框架部件13,水平板33从垂直板32的上端部朝自动扶梯外侧突出。垂直板32借助螺栓等固定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法被固定于桁架10的纵框架部件13以及横框架部件14。另一方面,支承件31的水平板33载置于锚固板30,由此对自动扶梯1进行支承。
在锚固板30以及支承件31的水平板33,从上方覆盖有灰浆盖35。在灰浆盖35的上方填充有灰浆34,从而填埋骨架切口部4。
虽然并未图示,但在自动扶梯1的上层侧也形成有与下层侧相同的支承构造。由此,桁架10以及具有桁架10的自动扶梯1被支承于上层侧的支承部2和下层侧的支承部3。
3、乘降板40的构造
通常,乘降板40具备沿前后方向排列的能够分割的多个表面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乘降板40具备第一表面板42、第二表面板44以及第三表面板46。进而,从距梯级20的移动部远的一方开始,按照第一表面板42、第二表面板44以及第三表面板46的顺序排列。第一表面板42、第二表面板44以及第三表面板46的上表面是自动扶梯1的利用者的步行面。
如图2所示,距梯级20的移动部最近的第三表面板46配置在上述的左右的裙式护板23之间(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栏杆22以及扶手带24)。在第三表面板46的靠梯级20侧的边安装有梳齿板(也称作梳板)48。虽然一片梳齿板48比第三表面板46小,但多个梳齿板48在第三表面板46的宽度方向无间隙地排列,在第三表面板46的靠梯级20侧的边的整体安装有梳齿板48。梯级20在这些梳齿板48的下方通过,进入乘降板40下方的桁架10的内部、或者从乘降板40下方的桁架10的内部露出。
如图3所示,乘降板40作为固定在各表面板42、44、46的背侧的背侧部件具备第一背侧部件52、第二背侧部件54以及第三背侧部件56。各背侧部件52、54、56分别由多个固定部50和多个支承部51构成,固定部50与表面板42、44、46接触而被固定,支承部51在固定部50与固定部50之间朝下方突出。借助螺栓等固定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部50被固定在表面板42、44、46的下表面侧。
4、乘降板40的支承构造
如图4所示,在乘降板40的下方,在桁架10的左右的上框架部件11的上部分别固定有支承部件60。支承部件60由水平的水平板部61和从水平板部61的靠自动扶梯1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立起的垂直板部62构成,宽度方向的截面呈L字状。支承部件60在保持该截面形状的状态下沿着上框架部件11沿前后方向延伸。支承部件60的水平板部61借助螺栓等固定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法被固定于桁架10的上框架部件11。并且,支承部件60的垂直板部62借助螺栓等固定件被固定于供自动扶梯1设置的建筑物的地板部5。
并且,在支承部件60的垂直板部62,借助螺栓等固定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法,与垂直板部62平行地固定有板状的边缘部件64。边缘部件64的上端部与乘降板4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面上。如图2所示,边缘部件64沿着沿乘降板4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边延伸。
并且,如图3所示,在桁架10的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在横框架部件14设置有边缘部件65。边缘部件65由水平的水平部66和从水平部66的靠梯级20侧的端部立起的垂直部67构成,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呈L字状。边缘部件65在保持该截面形状的状态下沿着横框架部件14沿宽度方向延伸。边缘部件65的水平部66借助螺栓等固定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法被固定于桁架10的横框架部件14。边缘部件65的上端部与乘降板4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面上。如图2所示,边缘部件65沿着乘降板40的自动扶梯外侧的边延伸。
这样,乘降板40除了梯级20的移动部侧之外在三个方向由边缘部件64、65包围。
如图3、图4所示,上述乘降板40的背侧部件52、54、56的多个支承部51被载置在固定于桁架1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上述支承部件60的水平板部61的上方。由此,乘降板40的表面板42、44、46与桁架10的上框架部件11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被支承。
另外,如上的乘降板40的支承构造在自动扶梯1的上层侧和下层侧是共通的。
5、乘降板40的切口部70以及盖74的构造
如图2、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在乘降板40的第一表面板42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形成有一个切口部70。如图2所示,切口部70优选形成在第一表面板42的宽度方向中央。如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在第一表面板42的背侧的第一背侧部件52,也在与切口部70在上下方向重叠的部位形成有切口部53。
如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在乘降板40设置有横跨切口部70的棒状部件72。因此,如图6(a)、图6(b)所示,俯视观察时棒状部件72在切口部70之中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件72沿着乘降板70的宽度方向延伸。棒状部件72的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四边形等多边形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圆形。
该棒状部件72通过焊接等被固定在第一表面板42或者第一背侧部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第一背侧部件52延长至切口部7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位,棒状部件72被固定在该延长的部分的下表面。
第一表面板42的切口部70由从上方覆盖的盖74堵塞。如图5(a)、图5(b)所示,当切口部70由盖74堵塞时,盖74的上表面与第一表面板42的上表面形成同一平面。该平面成为利用者的步行面。并且,当切口部70由盖74堵塞时,在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图5(a)、图5(b)、图6(a)、图6(b)中的箭头D的方向)的端部73与盖74的相邻部件即边缘部件65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79。
如图5(a)、图5(b)所示,在盖74的背侧设置有通过嵌入棒状部件72来保持棒状部件72的保持部75。当切口部70由盖74堵塞时,该保持部75保持棒状部件72。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5从前后方向两侧夹持沿乘降板4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72,由此来保持棒状部件72。
保持部件75的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大致C字形。并且,如上所述,棒状部件72是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棒状的部件。因此,盖74能够在利用保持部75保持棒状部件72的状态下以棒状部件72作为旋转轴旋转。
保持部75在盖74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以朝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盖74的背侧设置有倾斜面76,以使得随着从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3趋向保持部75而盖74在上下方向变厚。该倾斜面76相对于盖74的上表面倾斜。
具有以上特征的保持部75以及倾斜部76可以设置在盖74的一个部位(例如盖74的从宽度方向的一端直到另一端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盖74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例如盖7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分)。
盖74的材质例如为树脂或者铝。并且,盖74的材质优选与第一表面板42的材质相同。
如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在相比盖74靠自动扶梯的外侧的边缘部件65设置有朝盖74的下方突出的突起78。这样的突起78是通过与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的下表面抵接来防止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朝下方落下的部分。如图5(a)、图5(b)所示,盖78优选形成为当盖74堵塞切口部70时已经与盖74抵接。
突起78设置在盖74的宽度方向中央以外的部位。例如,如图5(a)、图5(b)、图6(a)、图6(b)所示,两个突起78设置在盖74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部位。
另外,这样与盖74的下表面抵接的突起78只要在盖74的下方存在于相比棒状部件72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位即可,也可以并不被固定于边缘部件65而是被固定于第一表面板42的下表面或者第一背侧部件52。
另外,在相比棒状部件72靠梯级20侧(图5(a)、图5(b)、图6(a)、图6(b)中的箭头E侧)的部位,并未设置像这样与盖74的下表面抵接的突起。
盖74也可以设计成:相比成为旋转轴的棒状部件72靠自动扶梯的外侧的部分比相比棒状部件72靠梯级20侧的部分重。例如,可以如图5(a)、图5(b)所示设计成相比成为旋转轴的棒状部件72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比相比棒状部件72靠梯级20侧的部分在前后方向长或者在上下方向厚,
由此使其变重。由此,即便不存在防止盖74的相比棒状部件72靠梯级20侧的部分朝下方落下的突起,由于盖74的相比棒状部件72靠梯级20侧的部分轻,因此也难以朝下方落下。
另外,具有以上特征的切口部70以及盖74设置在上层侧的乘降板40和下层侧的乘降板40的双方。
6、乘降板40的卸下方法
关于乘降板40的卸下方法,以使用图7所示的扶手带装卸工具8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扶手带装卸工具80具有钩状的钩部81。扶手带装卸工具80是在进行自动扶梯1的设置或维护检修时为了进行扶手带24的装卸而使用的工具。
在将乘降板40卸下的情况下,首先,作业者将扶手带装卸工具80的钩部81的前端插入至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3与边缘部件65之间的间隙79(参照图5(a)、图5(b)),将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轻轻抬起(图8(a))。其次,作业者一边使扶手带装卸工具80的钩部81的前端在盖74的背侧的倾斜面76上滑动一边将其插入至切口部70的里侧(图8(b))。于是,盖74以棒状部件72为旋转轴旋转,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抬起。
其次,作业者抓住盖74的抬起的部分,将盖74从盖状部件72卸下(图8(c))。于是,俯视观察,棒状部件72在第一表面板42的切口部70之中露出。
其次,作业者将扶手带装卸工具80的钩部81勾挂于棒状部件72(图8(d))。进而,作业者通过利用扶手带装卸工具80牵拉棒状部件72而将第一表面板42抬起(图8(e)),将第一表面板42卸下。
作业者在将第一表面板42卸下之后,用手将第二表面板44和第三表面板46卸下。作业者若将第一表面板42卸下则能够抓住第二表面板44的靠第一表面板42侧的部分,因此,即便不使用工具等也能够将第二表面板44卸下。同样,作业者即便不使用工具等也能够将第三表面板46卸下。
另外,作业者若拆卸第一表面板42、第二表面板44以及第三表面板46,自然而然地,固定于各表面板的第一背侧部件52、第二背侧部件54以及第三背侧部件56也一起被拆卸。
作业者也可以代替扶手带装卸工具80而使用起子等其他工具进行以上的作业。例如,作业者也可以将起子插入间隙79,在该状态下使用起子将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抬起,从而将盖74从棒状部件72卸下。进而,作业者也可以在将盖74从棒状部件72卸下后,利用钳子抓住棒状部件72并拉起,从而将第一表面板42卸下。
7、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乘降板40的第一表面板42形成有切口部70,横跨该切口部70设置有棒状部件72。因此,一名作业者能够将工具勾挂于棒状部件72而将第一表面板42拉起,将第一表面板42卸下。进而,关于该作业,无需使用专用的工具,能够使用扶手带装卸工具80或钳子之类的、在自动扶梯1的维护检修中使用的常用的工具进行。
此处,该切口部70形成在第一表面板4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由此,一名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将乘降板40卸下。
并且,堵塞切口部70的盖74具有保持部75,该保持部75保持棒状部件72,因此盖74难以脱落。此外,作业者通过以棒状部件72为旋转轴使盖74旋转,能够将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容易地抬起,能够抓住该被抬起的部分而将盖74容易地卸下。
并且,在盖74的下方、且是在相比棒状部件72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位,存在与盖74抵接的突起78,因此,能够防止利用者踩踏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等而该部分落下这一情况。并且,在切口部70被盖74堵塞的状态下,在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3和与盖74相邻的边缘部件65之间形成有间隙79,因此,作业者通过将工具插入该间隙79,能够容易地开始盖74的卸下作业。
并且,在盖74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76,以使得盖74随着从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3趋向保持部75而变厚,因此,作业者能够一边使工具沿着倾斜面滑动一边容易地打开盖74。
8、变形例
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置换、省略等。
图9中示出变形例的乘降板140。另外,在图9中,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在该乘降板140的第一表面板142,并不存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表面板42的端部的切口部70,代替于此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表面板142的贯通孔170。该贯通孔170也优选形成在第一表面板142的宽度方向中央。并且,该贯通孔170例如形成在相比第一表面板142的前后方向中央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位。该贯通孔170由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构造以及材质的盖74堵塞(图9示出将盖74拆卸后的状态)。若贯通孔170由盖74堵塞,则在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端部73(参照图8(a)~图8(e)等)与盖74的相邻部件即第一表面板142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在本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棒状部件72横跨贯通孔170设置。关于盖74,通过利用其保持部75保持棒状部件72而被安装于第一表面板142。若棒状部件7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则盖74能够以棒状部件72为旋转轴旋转。
在贯通孔170的相比棒状部件72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位设置有突起178。该突起178被固定在第一表面板142的下表面。该突起178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突起78相同是通过与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的下表面抵接而防止盖74的靠自动扶梯外侧的部分朝下方落下的部分。
关于本变形例的乘降板140,一名作业者通过将工具勾挂于棒状部件72而将第一表面板142拉起,能够将乘降板140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