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和夹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725发布日期:2019-02-26 17: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和夹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和夹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麻类韧皮纤维是从植物内皮或外皮提取的纤维,其普遍具有吸湿散湿性能好、质地轻、防虫防霉、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被用来开发出各种形式的纤维产品,它在纺织工业和无纺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剥制后的麻类外皮,一般经过脱胶,然后清洗梳理,才能得到洁净纤维,供后续加工使用。生产中,一般用人工方法进行纤维清洗,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迫切需要自动化纤维清洗梳理设备。而纤维的输送是纤维清洗梳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好坏对清洁后的纤维洁净度和损失率有很大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6673216的发明专利,其名称为用于麻类纤维提取机的纤维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该纤维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包括纤维从动轮、纤维夹持输送带、纤维输出轮带、纤维输出轮带传动带、纤维压紧轮和纤维夹持主动轮;纤维夹持主动轮和纤维从动轮一大一小并列安装在同一轴上同轴驱动,并设置在第二脱麻机构两脱麻滚筒中间的上方;纤维输出轮带的两根输送带并列反装,夹持输送带压在其上断面成品字形,纤维夹在其中。由上述可知,该机构结构复杂,而且通过输送带夹持输送效率低,夹持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结构复杂、夹持输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和夹持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包括:

托架;夹持输送组件,所述夹持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夹持输送组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均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芯轴,所述芯轴通过多个弹性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连接;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的两侧;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输送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夹持输送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之间的间距为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设有双线梯形螺纹、多线梯形螺纹或锯齿形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为4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安装管、置于所述安装管内的第一定位柱和弹簧,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两端上的轴承和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的轴承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上的所述轴承安装有护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左端的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右端的第一齿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右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包括上述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还包括电机和链条,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条外安装有第二保护罩。

上述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丝杆的配合可以实现纤维的纵向和横向输送,而弹性组件可以调整丝杠浮动来夹紧麻类纤维,从而增强了夹持的适应性。此外,该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送效率高,夹持牢固,工作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纤维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夹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架;2、夹持输送组件;21、第一丝杆;22、第二丝杆;23、芯轴; 24、弹性组件;241、安装管;242、第一定位柱;243、弹簧;25、第二定位柱; 3、传动组件;31、链轮;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4、支撑组件;41、轴承;42、轴承座;43、第一保护罩;5、电机;6、链条;61、第二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包括:托架1;夹持输送组件2,夹持输送组件2设置在托架1上,夹持输送组件2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 均具有空腔,该空腔内安装有芯轴23,芯轴23通过多个弹性组件24与空腔的内壁连接;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安装在夹持输送组件2的两侧;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设置在夹持输送组件2和传动组件3之间,用于固定夹持输送组件2。

上述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丝杆的配合可以实现纤维的纵向和横向输送,而弹性组件可以调整丝杠浮动来夹紧麻类纤维,从而增强了夹持的适应性。此外,该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送效率高,夹持牢固,工作可靠性好。

为了使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将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之间的间距为1mm、2mm、3mm、4mm、5mm,优选2mm。此外,上述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中的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之间的间距并非只限制在1-5mm范围内,其间距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进一步地,为了增大夹持输送组件与物料之间摩擦力并实现纤维的纵向和横向输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的表面设有双线梯形螺纹、多线梯形螺纹或锯齿形螺纹,优选双线梯形螺纹。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的表面上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螺纹,例如,三角形螺纹或矩形螺纹。

为了使芯轴23与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的稳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24但非限制性地为4个,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弹性组件24的数量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进一步地,从图3中可以看出,弹性组件24包括安装管241、置于安装管 241内的第一定位柱242和弹簧243。为了使芯轴23能够更好地与第一丝杆21 和第二丝杆22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安装有与第一定位柱24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柱25,第一定位柱242和第二定位柱25之间相隔距离为5-10mm,弹簧243 套的两端分别设在第一定位柱242和第二定位柱25上,这样可以调整第一丝杠 21和第二丝杆22浮动来夹紧麻类纤维,进而增强了夹持的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支撑组件4包括设置在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两端上的轴承41和用于固定轴承41的轴承座42,该轴承座42内部中空,轴承41置于轴承座4内。通过支撑组件4,夹持输送组件2能够更好的安装在托架1上完成作业。

进一步地,为了保护第二丝杆22的左端上轴承41,特别地,设置了一个第一保护罩43来保护该轴承4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丝杆 22的右端上轴承41及第一丝杆21两端的轴承41也可设置第一保护罩43来保护轴承,而在本实施例中,附图中并未显示出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传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第一丝杆21左端的链轮31、设置在第一丝杆21右端的第一齿轮32和设置在第二丝杆22右端的第二齿轮33,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3相配合,电机5通过与链轮31连接带动第一丝杆21转动,而第二丝杆22通过第二齿轮33与第一丝杆21上第一齿轮32相配合来转动。第一丝杆21由上至下运动,第二丝杆22由下至上运动,从而可以在二者中间夹持物料并输送物料。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所包括的链轮31可以用其他的传动部件代替,例如,带轮。电机5通过传送带与带轮连接来驱动第一丝杆21和第二丝杆22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夹持输送装置,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长纤维的夹持输送机构,夹持输送装置还包括电机5和链条6,电机5通过链条6与链轮31连接来驱动夹持输送组件2工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链条6可以相应地用传送带来代替,电机5通过传送带与带轮连接驱动夹持输送组件2工作。

进一步地,为了保护链条6不受外界的干扰,在链条6外装设有第二保护罩61,以保护链条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