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3134发布日期:2019-01-02 22:3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用具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283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托盘,包括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方形上金属架和下金属架;金属架通过金属杆连接,且金属杆位于金属架的四个角上,且两个金属架之间相互平行;金属杆垂直于金属架构成的平面,下金属架的纵向平行设有多块金属板,金属板上有卡槽,且卡槽中设有橡胶块;橡胶块固定在金属板上,橡胶块向外的一面设有防滑纹,多块金属板之间存在间隙;每块金属板宽度为5cm-20cm;上金属架上设有多块金属板,金属板构成承载货物的承载面。

该托盘使用方便,且金属结构实用寿命长。但托盘结构件较多,如金属杆、金属板和橡胶块等;较多的零部件导致托盘的安装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具有安装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托盘,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形成托盘的框架,所述支撑腿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下方,在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垫块。

如此设置,托盘的主要结构件为支撑杆和支撑腿,简化了安装结构;托盘的框架部分由支撑杆直接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形成,之后再与支撑腿连接,从而实现便捷安装托盘的目的;通过加设垫块,防止支撑脚直接与硬面直接接触而在使用使造成磨损。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垫块的下端面开设有定位孔,在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轴。

如此设置,当需要将托盘层叠堆放时,上下托盘通过定位轴插接定位孔对正,在起到层叠整齐的同时,避免在层叠较高时托盘偏移导致重心不稳,而使高层托盘意外滑落,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轴均呈圆台状设置,所述定位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轴的高度。

如此设置,定位轴和定位孔均带有锥度,便于在将托盘层叠时,定位轴只需大致对准就能轻易进入定位孔;同时将托盘分开时能够避免对下方的托盘造成晃动;定位孔的深度大于定位轴的高度能够保证层叠的托盘贴合紧密,端面水平。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紧固螺栓和呈L形设置的连接片;在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和所述支撑腿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滑移卡接有型材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与所述支撑腿的侧壁均抵接所述连接片,所述紧固螺栓穿设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型材螺母连接。

如此设置,L形的连接片能够将相互垂直的支撑杆拼接形成托盘框架以及实现支撑腿的快捷安装;通过紧固螺栓、型材螺母与导槽的配合使用,从而保证各个支撑杆以及支撑腿连接稳固。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垫块穿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第一螺钉。

如此设置,第一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实现垫块与支撑腿的紧固连接,同时便于拆装。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定位轴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穿设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型材螺母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第二螺钉、型材螺母与导槽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定位轴的安装;同时便于在安装时沿导槽滑移调整定位轴的位置,保证在托盘层叠时对正无误。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腿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

如此设置,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中空的支撑杆和支撑腿减轻了托盘的自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输负担。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连接片的两侧设置有加强肋。

如此设置,通过加设加强筋,增加连接片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受力后弯折而导致托盘整体结构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托盘结构简单质量轻,安装便捷;

2.托盘在层叠后结构稳定,不容易倾倒或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托盘连接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中:1、支撑杆;2、支撑腿;3、框架;4、固定组件;41、连接片;42、紧固螺栓;5、垫块;6、定位孔;7、定位轴;8、导槽;9、型材螺母;10、螺纹孔;11、第一螺钉;12、安装台;13、第二螺钉;14、加强肋;1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托盘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托盘,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杆1、支撑腿2和垫块5;具体地,支撑杆1和支撑腿2均为方杆结构,四根支撑杆1围成托盘的框架3,在框架3内至少还排列有两根支撑杆1作为承载结构。支撑腿2设置在框架3的下方,支撑杆1与支撑杆1、支撑杆1与支撑腿2之间均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支撑腿2设置在框架3的两侧和中间位置,特别是在支撑杆1的垂直连接处,以增强连接位置在受载荷时的抗压能力。支撑腿2分三排设置,且两排之间形成供叉车进叉的空隙。

结合图2和图3,固定组件4包括连接片41和紧固螺栓42;其中,连接片41呈L形设置,用于连接向垂直的两个支撑杆1或支撑杆1与支撑腿2。在支撑杆1的四个侧壁和支撑腿2上的四个侧壁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8,在导槽8内滑移卡接有型材螺母9;紧固螺栓42在穿过垫块5后与型材螺母9旋紧,从而将垫块5与支撑腿2固定。作为优化,在连接片41与紧固螺栓42之间还抵接有垫圈15作为连接片41的保护件;为加强连接片41的结构强度,在连接片41的两侧设置有加强肋14。

作为优化,结合图3,在垫块5的下端面开设有定位孔6,在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插接定位孔6的定位轴7。具体地,定位孔6和定位轴7均呈圆台状设置,定位孔6的深度大于定位轴7的高度。在定位轴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1连接的安装台12,安装台12穿设有第二螺钉13;第二螺钉13同样与型材螺母9连接以固定安装台12。

上述支撑杆1、支撑脚可优选中空的铝合金导轨经切割后直接实用。垫块5材料优选不锈钢,具有比铝合金更好的耐磨和抗变形能力,同时材料易于获得且耐用。

托盘安装过程:在各个支撑杆1的导槽8中滑入型材螺母9,用支撑杆1拼出托板的框架3后,将紧固螺栓42穿上垫圈15再穿过型材螺母9并拧紧,从而完成框架3的拼接;之后用同样的方式将支撑腿2固定在框架3的下方,随后将垫块5通过第一螺钉11固定在支撑腿2上;最后将第二螺钉13穿上限位轴的凸台在穿过型材螺母9并拧紧,将其固定在框架3的上方,实现托盘的整体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