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3850发布日期:2019-07-27 11:42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筷子对于中华名族的饮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筷子的两头分别为大头和小头,其中小头是用来夹菜,大头则是供使用着握持。为了保证干净卫生,在筷子清洁之前需要对筷子进行分头处理。然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单位和学校食堂,由于就餐人数多且集中,筷子数量非常大,采用手工分拣不仅效率低,且不够卫生。

筷子分头整理的有许多方式,现有的技术中,公开号为201621113829.3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可以区分筷子大小头和收集的装置,该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板,紧贴导向板上方设置有二级栅格,二级栅格上方设置有一级栅格,一级栅格上方设有一个分隔板,栅格由若干等距排列的横梁组成,横梁间距可调,外壳表面开有通气孔,通过调节一级、二级栅格的横梁间距来分离小头朝向不同的筷子并收集起来。但是该筷子分头与收集装置任然是一种手工操作的方式,筷子每分离一次就需要人工手动的收集一次,并有真正的实现操作无人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筷子分头整理没有实现操作无人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所述筷子包括用于手持的大头端和用于夹取的小头端;所述筷子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筷子自小头端至大头端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小头端的直径为d1厘米,所述大头端的直径为d2厘米;所述筷子的长度为L1厘米,定义所述小头端为A点,所述大头端为B点,所述筷子上具有Q点,且AQ段筷子的质量和BQ段筷的质量相等,Q点处所述筷子的直径为d3厘米;

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各筷子的大头端和小头端分别对齐的分头部和用于收集分头后的筷子的收集部;

所述分头部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机架和右机架,且所述左机架和所述右机架均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所述左机架的顶端可转动地设有从动轴,所述右机架的顶端可转动地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有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均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相平行;

定义所述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并相交于原点o;所述主动轴上沿y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主动轮,所述从动轴上对应所述主动轮设有若干个从动轮,沿x轴方向相对齐的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通过一个皮带相连;所述皮带为圆皮带;相邻两皮带相互平行,且相邻两皮带之间的距离为m厘米,且d3<m<d2;相邻两皮带之间的间隙构成筷子的输送道;

每条输送道对应设有一条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输送道沿着z轴方向上下对齐,且所述底板的左端固定在左机架上,所述底板的右端沿着x轴方向延伸并固定在右机架上;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输送端设有一条滑槽,所述滑槽自底板的左端沿着x轴方向延伸至底板的右端;所述滑槽与所述输送道上下对准并贯通,且所述滑槽的宽度为n厘米,且d1<n<m;

还包括固定架设在各皮带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在底板上;所述横杆与所述皮带的夹角小于90°;所述横杆的下表面对应每个皮带设有一个竖直向下延伸的柱子,且所述柱子的底端位于所述皮带的上表面上,相邻两个柱子之间的间距的宽度为c厘米,且c=m;

每个输送道的左端均设有一个收集部,所述收集部设置在左机架的左侧,所述收集部包括用于收纳筷子的收集箱和用于引导筷子落入所述收集箱内的引导盖;

所述引导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收集箱的上部开口上;所述引导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后端固定在本体的后侧,第一斜面的前端向本体中间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斜面的前端固定在本体的前侧,第二斜面的后端向本体的中间倾斜向下延伸;第一斜面的前端和第二斜面的后端之间具有允许筷子依次通过并掉入收集箱内的矩形间隙,所述矩形间隙沿着x轴方向延伸,且所述矩形间隙的宽度为S厘米,所述矩形间隙的长度为L2厘米,且S=d2,L2≥L1;

所述矩形间隙与所述皮带的左端通过滑道相连,所述滑道的入口端与滑槽的左端相连通,以使筷子进入所述滑道内,所述滑道的出口端延伸至本体的顶面上并对准所述矩形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左架体的左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柱子为四棱柱,且所述柱子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包括一上底、一下底和两个腰,且所述下底面向右机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主动轴同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使用实用新型可以彻底实现筷子的自动化分头与收集操作的无人化,减少人与筷子的接触,从而保证筷子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皮带与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皮带与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引导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筷子自动分头与收集的装置,所述筷子300包括用于手持的大头端和用于夹取的小头端;所述筷子30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筷子300自小头端至大头端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小头端的直径为d1厘米,所述大头端的直径为d2厘米;所述筷子的长度为L1厘米,定义所述小头端为A点,所述大头端为B点,所述筷子上具有Q点,且AQ段筷子300的质量和BQ段筷子300的质量相等,Q点处所述筷子300的直径为d3厘米;

其中,d1、d2、L1、d3均为正数。

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各筷子300的大头端和小头端分别对齐的分头部和用于收集分头后的筷子300的收集部;

所述分头部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机架120和右机架110,且所述左机架120和所述右机架110均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所述左机架120的顶端可转动地设有从动轴,所述右机架110的顶端可转动地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有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均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相平行;

定义所述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并相交于原点o,以所述x轴、y轴和z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三维坐标系;所述主动轴上沿y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主动轮150,所述从动轴上对应所述主动轮150设有若干个从动轮140,左右相对(沿x轴方向相对齐)的一个主动轮150和一个从动轮140通过一个皮带160相连;所述皮带160为圆皮带,即所述皮带16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相邻两皮带160相互平行,且相邻两皮带160之间的距离为m厘米,且d3<m<d2;相邻两皮带160之间的间隙构成筷子300的输送道;

其中,m为正数。

每条输送道对应设有一条底板130,所述底板130与所述输送道沿着z轴方向上下对齐,且所述底板130的左端固定在左机架120上,所述底板130的右端沿着x轴方向延伸并固定在右机架110上;所述底板130上对应所述输送端设有一条滑槽,所述滑槽自底板130的左端沿着x轴方向延伸至底板130的右端;所述滑槽与所述输送道上下对准并贯通,且所述滑槽的宽度为n厘米,且d1<n<m;

其中,n为正数。

具体的,所述从动轴沿着y轴方向贯穿各底板130的左端,且所述从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30的左端上;所述主动轴贯穿所述各底板130的右端,且所述主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30的右端上。

具体的,AQ段筷子300的质量和BQ段筷子300的质量相等,由于d3<m<d2,使得筷子300的小头端在重力作用下掉入输送道内但筷子300却不会从输送道内掉出。

还包括固定架设在各皮带160上方的挡板170,所述挡板170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杆171,所述横杆171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在底板130上;所述横杆171与所述皮带160的夹角小于90°;所述横杆171的下表面对应每个皮带160设有一个竖直向下延伸的柱子172,且所述柱子172的底端位于所述皮带160的上表面上,相邻两个柱子172之间的间距173的宽度为c厘米,且c=m;其中,c为正数。

具体的,所述柱子172的高度为h厘米,且h≥L1/2,以确保插设在输送道内的筷子300能沿x轴方向通过相邻两个柱子172之间。

每个输送道的左端均设有一个收集部,所述收集部设置在左机架120的左侧,所述收集部包括用于收纳筷子300的收集箱230和用于引导筷子300落入所述收集箱230内的引导盖220;

所述引导盖220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收集箱230的上部开口上;所述引导盖22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包括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222,所述第一斜面221的后端固定在本体的后侧,第一斜面的前端向本体中间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斜面222的前端固定在本体的前侧,第二斜面222的后端向本体的中间倾斜向下延伸;第一斜面221的前端和第二斜面222的后端之间具有允许筷子300依次通过并掉入收集箱300内的矩形间隙223,所述矩形间隙223沿着x轴方向延伸,且所述矩形间隙223的宽度为S厘米,所述矩形间隙223的长度为L2厘米,且S=d2,L2≥L1;

其中,L2、S为正数。

所述矩形间隙223与所述皮带160的左端通过滑道210相连,所述滑道210的入口端与滑槽的左端相连通,以使筷子300进入所述滑道210内,所述滑道210的出口端延伸至本体的顶面上并对准所述矩形间隙223。

所述收集箱230通过支架240固定在所述左架体120的左侧面上。

所述柱子172为四棱柱,且所述柱子172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梯形包括一上底、一下底和两个腰,且所述下底面向右机架110。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主动轴同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

将一把筷子300放置在皮带160的右侧上,且尽量使筷子300与输送道平行,即筷子300沿x轴方向放置。电机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轮150转动,主动轮150通过皮带160带动从动轴和从动轮转动,且皮带160带着筷子300向左移动。

在筷子的移动过程中,一些筷子300与某个输送道正好相对,随着电机的启动,在皮带160开始运行后不久,筷子300就小头端朝下大头端朝上的插入该输送道上;皮带160带动筷子300移动并穿过挡板170,且在滑槽的左端处掉入滑道210内,并最终依次经矩形间隙223掉入收集箱230内收集。

另一些筷子300与输送道存在一定的夹角,并不能一开始就随着皮带160的运行而卡入输送道内。皮带160会带着筷子300向左移动至挡板170处,由于挡板170的横杆171是倾斜放置的,筷子300朝向左端的一头会先接触到挡板170的柱子172,假设该筷子300的p点会先接触到柱子172,筷子300同时向左移动,筷子300会绕着p点旋转,直至筷子300转动到某个位置时与某个输送道相对齐,则筷子300会小头端朝下大头端朝上的插入该输送道上,皮带160带动筷子300移动并穿过挡板170,且在滑槽的左端处掉入滑道210内,并最终经矩形间隙223掉入收集箱230内收集。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例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