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0445发布日期:2019-02-15 19:4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换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



背景技术:

造纸过程及造纸的后期加工过程涉及卷曲、复卷等工艺,在这些工艺中都需要换卷,即纸幅通过卷纸缸连续地缠绕到与卷纸缸表面相接触的卷纸辊上形成母卷,当母卷达到规定的直径时,一个新的卷纸辊被加速并压下与卷纸缸表面接触,纸机再通过换卷装置把连续纸幅与母卷分离并卷曲到新的卷纸辊上。

公告号为CN2051513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该装置包括水针切割系统、喷胶系统、水针横梁、伺服电机、高压泵站;所述水针切割系统包括水针喷嘴、移动车架和同步带传动装置;所述喷胶系统包括胶桶、喷胶泵、喷胶喷嘴和输胶管道;所述水针横梁沿纸机横向水平设置于纸幅上方,内部设置同步带传动装置;所述同步带传动装置包含前后平行的两条直线轨道;所述两条直线轨道上分别设置有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上配置有水针喷嘴,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装置驱动移动车架分别沿各自直线轨道运动。

上述的造纸机换卷装置进水过程是由高压泵站产生高压水,高压水通过增压器使水压达到超高压,以满足切割用水所需的压力和流速的要求;上胶过程是将胶桶内的可溶性胶由喷胶泵提升并经输胶管道传送,最后由喷胶喷嘴喷出。然而在传统生产中,为实现上胶进水,通常是在换卷装置置放现场依次分步安装调试增压器、胶桶和喷胶泵等部件,然后才能开启正常的换卷工作,这样现场组装调试的方式将造成造纸机设备组装步骤繁琐,各部件占用空间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具有方便造纸机现场安装,省时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气动单元、进水系统和上胶系统;

所述进水系统包括与高压泵站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通过三通件连接有两个水针高压阀,两个所述水针高压阀上分别连接有用于与水针喷嘴连接的出水管,两个所述水针高压阀与气动单元通过气动阀连接;

所述上胶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胶箱、固定在胶箱外侧并与胶箱管道连通的喷胶泵,所述喷胶泵的出口连接有用于与喷胶喷嘴连接的输胶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系统和喷胶系统通过支架固定连接自一起,节约空间;在造纸机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同步安装调试上胶进水系统,这样的造纸机其余部件均组装完成后,仅需将固定连接有气动单元、上胶进水系统的支架移动到适宜的位置,然后将其与水针喷嘴、喷胶喷嘴和高压泵站连通既能够实现造纸机的装配,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所述支架远离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阀柜,所述进水系统设置在高压阀柜内,所述进水管穿出高压阀柜并与高压泵站连接,两个所述出水管远离水针高压阀的一端穿出高压阀柜并向外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阀柜的设置方便了进水系统的安装,并且对进水系统起到遮蔽保护作用;进水控制阀方便进水和检修状态的转换,使得对进水系统的控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胶箱顶部的储气罐、固定在储气罐顶部与储气罐连接的高压增压器,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通有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气动三联件;

所述喷胶泵上固定连接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储气罐、气动阀与储气罐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经过气动三联件进入储气罐并在高压增压器的作用下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空气经过调压阀为喷胶泵提供高压气,并通过调压阀的调压作用后,实现对水针高压阀的调控,从而实现对水针喷嘴内水流压力的调控作用。这样的方式,上胶系统和进水系统共用一个气动单元,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胶箱侧壁设置有液位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管的设置方便了对胶箱内胶量的控制,通过液位管能够直观的观察胶箱内可溶性胶的余量,以便在胶量不足时能够及时加胶,从而提高了造纸机换卷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胶箱箱体顶部开设有进胶口,所述进胶口上通过铰链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远离铰链的一端通过卡接件与胶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胶口和上盖的设置方便了胶箱的加胶工作,上盖对进胶口实现封闭作用,能够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胶箱污染胶体,而卡接件则实现了上盖与胶箱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盖底部远离铰链一端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背离铰链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

所述胶箱顶壁开设有供卡接块嵌入的插口,所述插口远离铰链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接槽相向设置的行程槽,所述行程槽内滑移连接有与卡接槽适配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行程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锁紧块的滑移方向,所述锁紧块上固定连接有驱使第一压缩弹簧压缩的驱动件;

当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受力完全压缩时,所述锁紧块与卡接块相互分离;

当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正常伸展状态时,所述锁紧块嵌设在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使第一压缩弹簧完全压缩,然后将上盖盖合在胶箱上,再驱动第一压缩弹簧正常伸展,此时锁紧块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被推向卡接槽,实现上盖与胶箱的锁紧作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锁紧块远离铰链一端的拉紧绳,所述拉紧绳沿第一压缩弹簧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胶箱,所述拉紧绳穿出胶箱并向外延伸形成操作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拉紧绳能够实现锁紧块的回缩,从而上盖能够盖合在胶箱上,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环的设置方便了对拉紧绳的牵引作用,减少了拉紧绳从手部滑脱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胶箱顶壁朝向上盖的一侧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位于行程槽正上方并与行程槽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口的设置为手部提供了手持空间,避让口的设置方便了对上盖的启闭功能,用手伸入避让口,能够轻松快捷的实现对上盖的翻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插口底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胶箱顶壁的第二压缩弹簧;

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压缩弹簧完全被压缩的长度,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压缩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驱动环使得第一压缩弹簧被压缩,锁紧块收合在行程槽内,然后按压上盖,使得卡接块嵌入插口,并且第二压缩弹簧被压缩在容纳槽内,此时卡接槽与锁紧块相对应,松开随驱动环的拉动,锁紧块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弹入卡接槽,实现对上盖的锁紧;在需要向胶箱内注胶时,反向操作,当锁紧块脱离卡接槽时,上盖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弹起,从而方便了对上盖的手持驱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同时固定在支架上的气动单元、进水系统和上胶系统,从而产生方便造纸机组装的效果;

2.采用了液位管,从而产生方便观察胶箱内胶体余量的效果;

3.采用了卡接件,从而产生实现上盖稳定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进水系统、上胶系统和气动单元三者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进水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用于体现卡接件结构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气动单元;21、储气罐;22、高压增压器;23、气动三联件;3、进水系统;31、进水管;311、三通件;312、进水控制阀;3121、进水口;3122、泄压口;3123、出水口;3124、泄压管;3125、控制旋钮;32、水针高压阀;33、出水管;34、气动阀;35、高压阀柜;4、上胶系统;41、胶箱;411、液位管;412、进胶口;413、铰链;414、上盖;415、插口;416、行程槽;42、喷胶泵;421、调压阀;43、输胶管道;5、卡接件;51、卡接块;511、卡接槽;52、锁紧块;53、第一压缩弹簧;54、驱动件;541、拉紧绳;5411、操作端;542、驱动环;55、容纳槽;56、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造纸机换卷装置用上胶进水一体机,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系统3和上胶系统4,上胶系统4上侧设置有气动单元2,气动单元2能够为进水系统3和上胶系统4提供高压空气,从而驱动进水系统3和上胶系统4正常工作。

如图2所示,进水系统3包括固定在支架1(参见图1)上的高压阀柜35,高压阀柜35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水针高压阀32,水针高压阀32通过固定在高压阀柜35内的气动阀34控制其启闭,气动阀34与气动单元2(参见图1)连通。两个水针高压阀3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与水针喷嘴连接的出水管33,出水管33穿出高压阀柜35的顶壁并向外延伸,从而方便水针喷嘴的连接。两个水针高压阀32之间通过三通件311连接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用于与高压泵站连通,并且在进水管31上还串联有进水控制阀312。

本实施例中进水控制阀312为Swagelok阀组,Swagelok阀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123,底部设置有与出水口3123相通的进水口3121和泄压口3122,泄压口3122上连接有泄压管3124,泄压口3122位于底壁的左侧,进水口3121位于底壁的右侧。Swagelok阀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泄压口3122和进水口3121启闭的控制旋钮3125。在在换卷装置正常工作状态下,两个控制旋钮3125控制,泄压口3122关闭、进水口3121开启;换卷装置停机状态下,泄压口3122开启,进水口3121关闭。

如图1所示,上胶系统4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的胶箱41,胶箱4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观察胶箱41内胶量的液位管411(参见图3)。胶箱41上与液位管41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胶泵42,喷胶泵42与胶箱41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喷胶泵42上固定连接有调压阀421,喷胶泵42的出口连接有用于与喷胶喷嘴连接的输胶管道43。

如图1所示,气动单元2包括固定在胶箱41顶部的储气罐21、固定在储气罐21顶部与储气罐21连接的高压增压器22。储气罐21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有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的气动三联件23,气动三联件23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提高储气罐21内控制的质量。储气罐21与调压阀421之间、储气罐21与气动阀34(参见图2)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如图1所示,胶箱41箱体顶部开设有进胶口412,进胶口412上通过铰链413连接有上盖414,上盖414远离铰链413的一端与胶箱41通过卡接件5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卡接件5包括卡接块51、与卡接块51配合的锁紧块52。卡接块51垂直固定连接在上盖414底壁远离铰链413的一端,并且卡接块51位于上盖414的轴线上,卡接块51背离铰链413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511。胶箱41顶壁开设有供卡接块51嵌入的插口415,插口415的尺寸大于卡接块51的尺寸,从而当上盖414盖合在胶箱41箱体上时,卡接块51能够嵌设在插口415内。插口415远离铰链4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接槽511相向设置的行程槽416,锁紧块52与卡接槽511适配并滑移连接在行程槽416内,锁紧块52与行程槽41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3。第一压缩弹簧5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锁紧块52的滑移方向,当第一压缩弹簧53受力完全压缩时,锁紧块52与卡接块51相互分离,上盖414能够自由的开启闭合;当第一压缩弹簧53正常伸展状态时,锁紧块52嵌设在卡接槽511内,实现对上盖414的锁紧作用,提高上盖414与胶箱41的连接稳固性。

如图4所示,锁紧块52是通过驱动件54驱动的,通过驱动件54实现第一压缩弹簧53的压缩,从而实现上盖414与胶箱41的开合。驱动件54包括固定在锁紧块52远离铰链413一端的拉紧绳541,拉紧绳541沿第一压缩弹簧53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胶箱41,拉紧绳541穿出胶箱41并向外延伸形成操作端5411。为了减少锁紧块52驱动时,拉紧绳541从手部滑脱的现象,在操作端5411固定连接有驱动环542。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上盖414的开启和闭合,在插口415底壁开设有容纳槽55,容纳槽55内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胶箱41顶壁的第二压缩弹簧56。

具体实施过程:将进水系统3、上胶系统4和气动单元2的各部件分布固定在支架1上,组装调试,在换卷装置组装时,仅需将这一上胶进水一体机与其安装连通即可。将两个出水管33与两个水针喷嘴一一对应连通,将输胶管道43与喷胶喷嘴连通,并将气动三联件23接通进气装置,进水管31接通高压泵站。

在需要对胶箱41注胶时,打开上盖414,将可溶胶定量注入胶箱41,用手拉动驱动环542,驱动环542带动锁紧块52收合在行程槽416内,然后将上盖414下压盖合在进胶口412上,卡接块51嵌入插口415,并且第二压缩弹簧56被压缩在容纳槽55内;然后松开对驱动环542的牵引作用,在第一压缩弹簧5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锁紧块52弹入卡接槽511,实现对上盖414的锁定作用。

在需要向胶箱41内再次补充注胶时,用手拉动驱动环542,驱动环542带动锁紧块52收合在行程槽416内,当锁紧块52脱离卡接槽511时,上盖414在第二压缩弹簧56的作用下弹起,从而方便了对上盖414的手持驱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