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4386发布日期:2019-03-22 20: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H型钢吊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型钢吊梁。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公司作业货种多样化,根据公司现有吊索具,满足不同货种的作业需求,使吊索具在运营生产中充分发挥安全、优质、高效、节能的作用,特针对方坯货种制定H型钢吊梁改造方案。

原始吊装工艺及方案:主要使用H型钢吊梁采用单肢兜装工艺进行钢坯作业(如图1),每次作业只能吊装5-6件钢坯(单肢吊装6件以上由于兜链外力及弯曲程度的影响会使钢坯发生叠层的情况),大约130T/h左右,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H型钢吊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H型钢吊梁,包括:主梁、第一吊耳组件、第二吊耳组件、肢链,所述第一吊耳组件包括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安装在主梁一端的上端面,第二吊耳安装在主梁另一端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吊耳组件包括第一吊耳单元,所述第一吊耳单元包括第三吊耳、第四吊耳、第五吊耳、第六吊耳,所述第三吊耳、第四吊耳、第五吊耳、第六吊耳依次安装在主梁一端的下端面上,所述肢链包括第一肢链、第二肢链,所述第一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三吊耳、第四吊耳连接,所述第二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五吊耳、第六吊耳连接。

所述第二吊耳组件还包括第二吊耳单元,所述第二吊耳单元包括第七吊耳、第八吊耳、第九吊耳、第十吊耳,所述第七吊耳、第八吊耳、第九吊耳、第十吊耳依次安装在主梁另一端的下端面上,所述肢链还包括第三肢链、第四肢链,所述第三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七吊耳、第八吊耳连接,所述第四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九吊耳、第十吊耳连接。

所述主梁下端面上还安装有两个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在主梁上平衡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安装有吊链,所述吊链底部连接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到主梁下端面的距离与第一肢链、第二肢链、第三肢链、第四肢链到主梁底部的距离相近。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耳组件还包括第十一吊耳、第十二吊耳,所述第十一吊耳、第十二吊耳安装在主梁上端面,且第十一吊耳与第一吊耳关于主梁沿长度方向的中性面对称设置,第十二吊耳与第二吊耳关于主梁沿长度方向的中性面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吊耳组件、第二吊耳组件竖直方向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两侧面上安装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一条边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与主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吊耳组件中的每个吊耳均设有卸扣,且肢链通过卸扣分别与第二吊耳组件中的吊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肢链、第二肢链、第三肢链、第四肢链将水平放置的方料装好,然后将肢链通过卸扣安装到第二吊耳组件上,通过起重机上的链条连接到第一吊耳组件,将主梁及方料吊起。在吊装过程,由于肢链两端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方料之间的挤压作用,方料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会产生重叠现象,同时,由于主梁下端设置有四条肢链,吊梁一次吊装的方料数量增加一倍,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及质量,并间接缩减了公司生产作业成本;由于隔离块的存在,避免由于起吊时左右两肢链条由于磕碰造成链条变形或突然断裂,并且可以为左右两肢钢坯中间预留充分空间,以方便抽钩时双肢链条顺利抽出,避免造成链条互相卡死,不能抽出的情况从而影响作业;通过支撑板的设计,可以减少由于磕压对H型钢吊梁底部吊耳的损伤,同时有利于H型钢吊梁的日常放置;吊梁底部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可以减少保养过程中的其它设备的辅助工作,减少工作程序,对日常工作增加便利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H型钢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H型钢吊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H型钢吊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H型钢吊梁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H型钢吊梁中部分结构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H型钢吊梁中部分结构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梁;2-第一吊耳组件;21-第一吊耳;22-第二吊耳;3-第二吊耳组件;31-第三吊耳;32-第四吊耳;33-第五吊耳;34-第六吊耳;35-卸扣;4-肢链;41-第一肢链;42-第二肢链;5-支撑板;51-加强筋板;52-连接孔;6-吊链;7-隔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2-6,一种H型钢吊梁,主梁1、第一吊耳组件2、第二吊耳组件3、肢链4,所述第一吊耳组件2包括第一吊耳21、第二吊耳22,所述第一吊耳21安装在主梁1一端的上端面,第二吊耳22安装在主梁1另一端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吊耳组件3包括第一吊耳单元,所述第一吊耳单元包括第三吊耳31、第四吊耳32、第五吊耳33、第六吊耳34,所述第三吊耳31、第四吊耳32、第五吊耳33、第六吊耳34依次安装在主梁1一端的下端面上,所述肢链4包括第一肢链41、第二肢链42,所述第一肢链41两端分别与第三吊耳31、第四吊耳32连接,所述第二肢链42两端分别与第五吊耳33、第六吊耳34连接;

所述第二吊耳组件3还包括第二吊耳单元,所述第二吊耳单元包括第七吊耳、第八吊耳、第九吊耳、第十吊耳,所述第七吊耳、第八吊耳、第九吊耳、第十吊耳依次安装在主梁1另一端的下端面上,所述肢链4还包括第三肢链、第四肢链,所述第三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七吊耳、第八吊耳连接,所述第四肢链两端分别与第九吊耳、第十吊耳连接;

所述主梁1下端面上还安装有两个支撑板5,若干所述支撑板5在主梁上平衡设置,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连接孔52,所述连接孔52上安装有吊链6,所述吊链6底部连接有隔离块7,所述隔离块7到主梁下端面的距离与第一肢链41、第二肢链42、第三肢链、第四肢链到主梁底部的距离相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耳组件2还包括第十一吊耳、第十二吊耳,所述第十一吊耳、第十二吊耳安装在主梁1上端面,且第十一吊耳与第一吊耳21关于主梁1沿长度方向的中性面对称设置,第十二吊耳与第二吊耳22关于主梁1沿长度方向的中性面对称设置;通过在主梁上对称设置多个吊耳,使吊运过程中主梁移动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5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吊耳组件2、第二吊耳组件3竖直方向的长度,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在吊梁不使用时,支撑板对主梁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对第二吊耳组件造成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5两侧面上安装有加强筋板51,所述加强筋板51的一条边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与主梁1固定连接,通过加强筋板的设置,可以加强支撑板的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耳组件中的每个吊耳均设有卸扣35,且肢链通过卸扣35分别与第二吊耳组件中的吊耳连接,通过卸扣的设置,可以快速方便的将肢链从吊耳上取出,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一肢链、第二肢链、第三肢链、第四肢链将水平放置的方料装好,然后将肢链通过卸扣安装到第二吊耳组件上,通过起重机上的链条连接到第一吊耳组件,将主梁及方料吊起。在吊装过程,由于肢链两端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方料之间的挤压作用,方料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会产生重叠现象,同时,由于主梁下端设置有四条肢链,吊梁一次吊装的方料数量增加一倍,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及质量,并间接缩减了公司生产作业成本;由于隔离块的存在,避免由于起吊时左右两肢链条由于磕碰造成链条变形或突然断裂,并且可以为左右两肢钢坯中间预留充分空间,以方便抽钩时双肢链条顺利抽出,避免造成链条互相卡死,不能抽出的情况从而影响作业;通过支撑板的设计,可以减少由于磕压对H型钢吊梁底部吊耳的损伤,同时有利于H型钢吊梁的日常放置;吊梁底部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可以减少保养过程中的其它设备的辅助工作,减少工作程序,对日常工作增加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