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1772发布日期:2019-02-01 19:3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升降货梯、链条式升降机、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移动式有四轮移动式升降平台、二轮牵引式升降平台、汽车改装式升降平台、手推式升降平台、手摇式升降平台、交直流两用升降平台、电瓶车载式升降平台、自行式升降平台、柴油机曲臂自行式升降平台、折臂式升降平台、套缸式升降平台、铝合金升降平台。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砌墙、粉刷、安装各种设备等工序,需要用到载料平台,传统的载料平台都是搭建而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使用液压式自动升降平台,随着升降平台的增高,整个装置的重心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差,现在一般都会在车体两侧设置支撑杆,通过液压或者手动的方式,使升降平台底部变宽,增大平台底部面积,但是该种装置需要人为的调节,使用起来太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载料平台稳定性调节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包括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滚轮式移动装置,所述支撑平板上部设有升降平台,每个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装置;

所述滚轮式移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支撑平板底部且竖直摆放的第一外支撑筒,所述第一外支撑筒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与第一外支撑筒之间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固接在第一内杆顶端,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外支撑筒内腔顶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内杆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内杆之间设有可调节轮止摩擦片;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倾斜向下设置且固接在支撑平板上的第二外支撑筒,所述第二外支撑筒沿支撑平板宽度方向设置且向外倾斜,所述第二外支撑筒内部设有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内杆与第二外支撑筒之间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固接在第二内杆顶端,所述第二内杆底端通过球铰连接有支撑块;

所述第一外支撑筒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下端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二外支撑筒上端开设有第四气孔、下端开设有第三气孔,所述第一气孔通过气管与第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孔通过气管与第三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平板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竖直摆放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长度等于滚轮式移动装置完全收缩后的总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上下端面均设有锥形圆台。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橡胶块,且橡胶块底面通过螺钉固接有带有摩擦纹路的钢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为折叠式液压升降平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支撑筒、第二外支撑筒均为方形筒。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根据升降平台是否有重物自动控制第二内杆伸缩,自动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由于本装置不需要人为调节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避免工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疏忽没有调节重心造成事故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视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视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弹簧1、第一外支撑筒2、支撑平板3、锥形圆台4、第二活塞5、第二外支撑筒6、第二内杆7、球铰8、支撑块9、第三气孔10、第四气孔11、第一气孔12、第二气孔13、支撑杆14、第一活塞15、第一内杆16、滚轮17、升降平台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供建筑施工使用的载料平台,包括支撑平板3,支撑平板3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滚轮式移动装置,支撑平板3上部设有升降平台18,升降平台18为折叠式液压升降平台,每个滚轮式移动装置均对应设有一个支撑装置;

滚轮式移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支撑平板3底部且竖直摆放的第一外支撑筒2,第一外支撑筒2内部插设有第一内杆16,第一内杆16与第一外支撑筒2之间设有第一活塞15,第一活塞15固接在第一内杆16顶端,第一活塞15与第一外支撑筒2内腔顶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第一内杆16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第一内杆16之间设有可调节轮止摩擦片,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通过可调节轮止摩擦片将滚轮17固定,防止滚轮17滚轮,升降平台18上没有载物或者载人的时候,弹簧1使第一内杆16处于伸长状态,便于移动整个装置的位置,在受到压力的时候,第一内杆16收缩并将第一活塞15向内推送;

支撑装置包括倾斜向下设置且固接在支撑平板3上的第二外支撑筒6,第一外支撑筒2、第二外支撑筒6均为方形筒,第二外支撑筒6沿支撑平板3宽度方向设置且向外倾斜,第二外支撑筒6内部设有第二内杆7,第二内杆7与第二外支撑筒6之间设有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5固接在第二内杆7顶端,第二内杆7底端通过球铰8连接有支撑块9,支撑块9为橡胶块,且橡胶块底面通过螺钉固接有带有摩擦纹路的钢板,当第二内杆7伸长时,通过支撑块9支撑在地面上,由于第二内杆7与支撑块9之间通过球铰8连接,保证支撑块9与地面始终处于面接触;

第一外支撑筒2上端开设有第一气孔12、下端开设有第二气孔13,第二外支撑筒6上端开设有第四气孔11、下端开设有第三气孔10,第一气孔12通过气管与第四气孔11连通,第二气孔13通过气管与第三气孔10连通。

当升降平台18上承载物料或者载人的时候,在压力作用下第一活塞15向内收缩,使第一内杆16上部腔室的气体挤压到第二外支撑筒6的上部腔室内,在气体作用下,推动第二内杆7向外伸出,由于第二外支撑筒6向外倾斜,通过倾斜向外伸出的第二内杆7扩大支撑平板3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使整个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稳定,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当装置不使用的的时候,在弹簧1弹力作用下,使第一内杆16伸长、第二内杆7再次回缩,本装置根据升降平台18是否有重物自动控制第二内杆7伸缩,自动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能,由于本装置不需要人为调节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为了防止滚轮17承受压力过大转轴损坏的缺点,支撑平板3底部固接有若干个竖直摆放的支撑杆14,支撑杆14长度等于滚轮式移动装置完全收缩后的总高度,当第一内杆16收缩到弹簧1压缩的极限的时候,支撑杆14将会支撑在地面上,通过支撑杆支撑整个装置。

为了防止第一活塞15、第二活塞5运动到极限位置处于锁死状态,第一活塞15、第二活塞5上下端面均设有锥形圆台4,便于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