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379发布日期:2019-01-29 18:2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薄片件收纳箱,具体讲是一种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金属薄片件(如轮架、滑轮上的薄型板件)在冲剪完成后,还需要经过冲孔、折弯、整形等几道冲压工序,最终制得成品。目前,在对金属薄片件进行加工冲压时,大多都是由人工将上一冲压完成的金属薄片件搬运至下一工序冲压机旁,并手工倒入送料箱内,继续进行冲压加工。显而易见,这种由人工搬运及倒料的方式劳动强度非常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包括箱体、底座以及焊接在底座底部四个边角处的支撑腿,所述箱体为矩形结构,由钢板制成,顶部和底部均敞口,所述底座顶面的前侧边沿、左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均焊接有高度为5cm的竖直凸沿,从而使底座的右侧边沿形成敞口,所述箱体的底部位于三个竖直凸沿所围腔体内,箱体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紧贴,所述底座左侧边沿焊接的竖直凸沿与箱体左侧面底部边沿铰接,所述箱体的右侧面顶部对称焊接有两个弧形挂钩,两个弧形挂钩用于钩挂在送料箱右部上方的横梁上,所述送料箱的顶面左侧设有用于供底座左侧的两条支撑腿搭设的球形凹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其中,所述底座左侧的两条支撑腿的外壁上均对称设有向内凹的铰接凹槽,所述球形凹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铰接凹槽内的钢球,所述钢球装在送料箱上设置的导向滑道内,钢球与导向滑道的末端装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其中,所述底座右侧的两条支撑腿底面上装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其中,所述箱体的高度为30cm,钢板的厚度为3mm,箱体的内壁和底座的顶面上均设有0.5mm厚的耐磨层。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具有以下优点:在对金属薄片件进行冲压加工的过程中,将当前工序冲压完成的薄片件放入箱体内,待装满后,驱使叉车从箱体与底座的铰接侧插入底座左侧的两条支撑腿之间,然后启动叉车,将本实用新型拖运至送料箱顶部,使两个弧形挂钩钩挂在送料箱右侧上方的横梁上,并确保左侧的两条支撑腿底部分别搭设在球形凹部内,退出叉车;由于箱体的底部位于三个竖直凸沿所围腔体内,且底座左侧的竖直凸沿与箱体的左侧面底部边沿铰接,因此,待叉车退出后,箱体和底座的右侧将以两个弧形挂钩以及两个球形凹部为支点打开,在重力作用下,位于箱体内的金属薄片件自动落入送料箱内,完成本工序金属薄片件的送料作业;送料完成后,将叉车前部的两个货叉再次插入底座底部,取下本实用新型。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剩余薄片件及其余工序薄片件的送料工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减少了人工过多地参与,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个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叉车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到送料箱上,且箱体与底座右侧打开时的纵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底座左侧的支撑腿搭设在送料箱顶部球形凹部内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金属件用叉车移送装料箱,包括箱体3、底座9以及焊接在底座9底部四个边角处的支撑腿5。箱体3为矩形结构,由钢板制成,顶部和底部均敞口;底座9顶面的前侧边沿、左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均焊接有高度为5cm的竖直凸沿11,从而使底座9的右侧边沿形成敞口10;箱体3的底部位于三个竖直凸沿11所围腔体内,箱体3的底面与底座9的顶面紧贴。底座9左侧边沿焊接的竖直凸沿11通过合页与箱体3左侧面底部边沿铰接,箱体3的右侧面顶部对称焊接有两个弧形挂钩4,两个弧形挂钩4用于钩挂在送料箱20右部上方的横梁22上。送料箱20的顶面左侧设有用于供底座9左侧的两条支撑腿5搭设的球形凹部21。

底座9左侧的两条支撑腿5的外壁上均对称设有向内凹的铰接凹槽70,参见图3,球形凹部2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铰接凹槽70内的钢球24,钢球24装在送料箱20上设置的导向滑道23内,钢球24与导向滑道23的末端装有复位弹簧25。当底座9左侧的两条支撑腿5搭设在球形凹部21内后,钢球24将在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插入铰接凹槽70内,从而对底座9一端进行定位,使其平稳转动。

底座9右侧的两条支撑腿5底面上装有橡胶垫56,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底座9转动时,前部的支撑腿5与装料箱20的内壁产生剧烈撞击。

箱体3的高度为30cm,钢板的厚度为3mm,箱体3的内壁和底座9的顶面上均设有0.5mm 厚的耐磨层,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对金属薄片件进行冲压加工的过程中,将当前工序冲压完成的薄片件放入箱体3内,待装满后,驱使叉车从箱体3与底座9的铰接侧(图1左侧) 插入底座9左侧的两条支撑腿5之间,然后启动叉车,将本实用新型拖运至送料箱20顶部,使两个弧形挂钩4钩挂在送料箱20右侧上方的横梁22上,并确保左侧的两条支撑腿5底部分别搭设在两个球形凹部21内,退出叉车;由于箱体3的底部位于三个竖直凸沿11所围腔体内,且底座9左侧的竖直凸沿11与箱体3的左侧面底部边沿铰接,因此,待叉车退出后,箱体3和底座9的右侧将以两个弧形挂钩4以及两个球形凹部21为支点翻转打开,在重力作用下,位于箱体3内的金属薄片件自动从箱体3底部敞口落入送料箱20内,完成本工序金属薄片件的送料作业;送料完成后,将叉车前部的两个货叉再次插入底座9底部,取下本实用新型。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剩余薄片件及其余工序薄片件的送料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