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条码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397发布日期:2019-03-30 09:3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贴条码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条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条码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与进步,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在电子器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电路板,因此电路板的生产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产工艺。在电路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贴条码作业,以对电路板的型号、规则等属性参数进行标记。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电路板等工件进行贴条码作业时,先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搬运工件,将其放置于工作台上,然后人工依次进行扫条码,确认条码的完整性以及正确性,待确认无误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剥落条码,然后再粘贴条码,粘贴完成后再放入周转箱内完成整个贴条码流程。

然而,此种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贴条码作业,其作业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的方式贴条码而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贴条码机装置,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箱体、主箱体以及后置箱体,在所述前置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一前置传送组件,所述前置传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前置主杆以及第二前置主杆,在所述第一前置主杆与所述第二前置主杆之间设有一用于传送工件的前置传送链条,在所述前置箱体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用于拾取所述工件的上料装置,在所述主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一主传送链条,在所述主传送链条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夹取所述工件的机械手装置,在所述主箱体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条码剥离装置以及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械手装置的后部,在所述CCD检测装置的后部还设有一下料装置,在所述后置箱体上设有一后置传送组件;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前置传送组件进行传送工件,经所述上料装置送至所述机械手装置进行贴条码作业,当所述CCD检测装置检测到贴条码区域正确时,经所述下料装置传送至所述后置传送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在实际工作时,首先通过前置传送组件将电路板工件进行输送,上料装置拾取电路板工件,然后传送带主箱体上的主传送链条上,经主传送链条传送至机械手装置的位置,该机械手装置吸取条码剥离装置剥离后的条码之后,移动至CCD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条码粘贴的区域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该机械手装置移动至工件的正上方,将吸取的条码贴在工件上。在粘贴完成后若扫码判定通过,则通过下料装置将电路板工件传送至后置传送组件,若扫码判定不通过,则下料装置将电路板工件传送至NG工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可实现自动贴条码作业,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前置箱体的上方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前置传送链条横向位置的第一横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横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横向调节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杆一端的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杆依序贯穿所述第一前置主杆、所述前置传送链条以及所述第二前置主杆。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一移动气缸、设于所述移动气缸上表面的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板的自由末端的伸缩气缸,在所述伸缩气缸的底端设有第一吸嘴组件,所述第一吸嘴组件包括第一吸嘴固定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吸嘴固定件上的上料吸嘴。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在所述主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一固定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支撑组件包括一固定板、相对垂直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柱均与一滑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所述移动气缸,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侧均设有加强块。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X轴机械臂、沿所述X轴机械臂移动的Y轴机械臂以及设于所述Y轴机械臂一端的Z轴机械臂,所述X轴机械臂的一端与一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固定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上表面,所述条码剥离装置与所述Y轴机械臂相对设置。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X向下料轴、设于所述X向下料轴一端的Y向下料轴以及设于所述Y向下料轴上的Z向升降气缸,所述Y向下料轴设于所述主箱体上表面的一侧,在所述X向下料轴上设有一可移动的扫码枪,在所述Y向下料轴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设有所述Z向升降气缸,在所述Z向升降气缸的底部设有第二吸嘴组件。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吸嘴组件包括第二吸嘴固定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吸嘴固定件上的多个下料吸嘴。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前置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依序贯穿所述第一前置主杆、所述前置传送链条以及所述第二前置主杆。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所述后置传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后置主杆以及第二后置主杆,在所述第一后置主杆与所述第二后置主杆之间设有后置传送链条,所述后置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依序贯穿所述第一后置主杆、所述后置传送链条以及所述第二后置主杆。

所述贴条码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后置箱体的上方还设有第二横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横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横向调节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杆一端的第二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贴条码机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贴条码机装置中“M”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贴条码机装置中“N”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贴条码作业,其作业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贴条码机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箱体11、主箱体20以及后置箱体30。

对前置箱体11而言,在前置箱体11的上表面设有一前置传送组件12,其中该前置传送组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前置主杆121以及第二前置主杆122。此外,在第一前置主杆121与第二前置主杆122之间设有一用于传送工件的前置传送链条13。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工作时,上述的前置传送链条13可进行横向位置的调节,以与电路板工件的规格相匹配,便于实际传送。具体的,在前置箱体11的上方设有第一横向调节装置14,该第一横向调节装置14包括第一横向调节杆141以及设于第一横向调节杆141一端的第一手轮14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上述的第一横向调节杆141依序贯穿第一前置主杆121、前置传送链条13以及第二前置主杆122。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手动转动上述的第一手轮142,带动第一横向调节杆141进行转动,便可对前置传送链条13进行横向调节。前置传送组件12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3以及设于第一驱动电机123输出端的第一转轴120,第一转轴120依序贯穿第一前置主杆121、前置传送链条13以及第二前置主杆122。可以理解的,上述的第一驱动电机123以及第一转轴120主要用于提供驱动力。

与此同时,在前置箱体11的上表面还设有一用于拾取工件的上料装置15。请参阅图2,该上料装置15包括一移动气缸151、设于移动气缸151上表面的连接板152以及设于连接板152的自由末端的伸缩气缸153。从图2中可看出,上述的连接板152的形状为“7”字形。在伸缩气缸153的底端设有第一吸嘴组件154,该第一吸嘴组件154包括第一吸嘴固定件1541以及设于第一吸嘴固定件1541上的上料吸嘴1542。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移动气缸151可实现Y轴方向上的移动,伸缩气缸153可实现Z轴方向上的移动。上述的伸缩气缸153带动第一吸嘴组件154进行上下运动,上述的上料吸嘴1542可实现对工件的吸取。

对主箱体20而言,在该主箱体20的上表面设有一主传送链条21,在该主传送链条21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夹取工件的机械手装置22,在主箱体20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条码剥离装置25以及CCD检测装置23,CCD检测装置23设于机械手装置22的后部,在CCD检测装置23的后部还设有一下料装置24,在后置箱体30上设有一后置传送组件31。

请参阅图4,在主箱体20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一固定支撑组件27,该固定支撑组件27包括一固定板270、相对垂直设于固定板270两侧的第一支撑柱271以及第二支撑柱272,第一支撑柱271以及第二支撑柱272均与一滑轨15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滑轨150上安装有移动气缸151,在第一支撑柱271以及第二支撑柱272的内侧均设有加强块273。

请参阅图1,机械手装置22包括X轴机械臂221、沿X轴机械臂221移动的Y轴机械臂222以及设于Y轴机械臂222一端的Z轴机械臂223。其中,X轴机械臂221的一端与一立杆224固定连接,立杆224固定设于主箱体20的上表面,条码剥离装置25与Y轴机械臂222相对设置。如上所述,上述的X轴机械臂221、Y轴机械臂222以及Z轴机械臂223之间相互配合,可实现X、Y、Z三个方向上的自由移动,可将条码贴至电路板器件的任意部位。

下料装置24包括X向下料轴241、设于X向下料轴241一端的Y向下料轴242以及设于Y向下料轴242上的Z向升降气缸244。其中,Y向下料轴242设于主箱体20上表面的一侧,在X向下料轴241上设有一可移动的扫码枪240。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扫码枪240主要用于贴完条码之后的电路板中,所贴的条码是否在正确的条码区域。此外,在Y向下料轴242上设有一滑块243,滑块243的底部固定设有Z向升降气缸244,在Z向升降气缸244的底部设有第二吸嘴组件245,该第二吸嘴组件245包括第二吸嘴固定件2451以及设于第二吸嘴固定件2451上的多个下料吸嘴2452。

对设于后置箱体30上的后置传送组件31而言,该后置传送组件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后置主杆311以及第二后置主杆312,在第一后置主杆311与第二后置主杆312之间设有后置传送链条32。此外,后置传送组件31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3以及设于第二驱动电机33输出端的第二转轴331,第二转轴331依序贯穿第一后置主杆311、后置传送链条32以及第二后置主杆312。可以理解的,上述的第二驱动电机33以及第二转轴331用于提供传送的动力。此外,在后置箱体30的上方还设有第二横向调节装置34,第二横向调节装置34包括第二横向调节杆341以及设于第二横向调节杆341一端的第二手轮342。上述的第二手轮342以及第二横向调节杆341用于相互配合,以调节后置传送链条32的横向位置。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前置传送组件12将电路板工件向前进行传送,经上料装置15吸取后,该上料装置15将电路板工件传送至主箱体10上的主传送链条21上,经主传送链条21继续向前传送。与此同时,上述的条码剥离装置25对条码进行剥离,机械手装置22移至条码剥离装置25的位置,进行吸条码,再移至CCD检测装置23的位置,通过CCD检测装置23对条码位置进行纠正,条码校正完成后,机械手装置22移至电路板工件的上方,等待贴条码,再通过CCD检测装置23对电路板工件进行条码区域的判定,机械手装置22下降,粘贴条码,待粘贴完成后通过扫码枪240进行扫码判定,若合格,则由下料装置24进行拾取,并正常进入到后置传送组件31中;若不合格,则由下料装置24移送到NG位26,再由人工查看返回重新贴条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在实际工作时,首先通过前置传送组件将电路板工件进行输送,上料装置拾取电路板工件,然后传送带主箱体上的主传送链条上,经主传送链条传送至机械手装置的位置,该机械手装置吸取条码剥离装置剥离后的条码之后,移动至CCD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条码粘贴的区域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该机械手装置移动至工件的正上方,将吸取的条码贴在工件上。在粘贴完成后若扫码判定通过,则通过下料装置将电路板工件传送至后置传送组件,若扫码判定不通过,则下料装置将电路板工件传送至NG工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贴条码机装置,可实现自动贴条码作业,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