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079发布日期:2019-05-21 21:06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擦窗机,即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窗户和外墙清洗、维修等作业的常设悬吊接近设备,其种类较多,现今常用于大厦或写字楼处,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吊船。

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工作吊船普遍面临着当人们在安装吊船时都是直接通过两根吊绳同时悬挂在设备两端,之后在将吊船吊起,这种方式在操作时极易导致羊角臂头重量增加,外型尺寸较大,不美观,且还会造成整机设备重量增加,因吊船悬挂点间距尺寸较大,此种吊船结构固支梁受力不理想,其安全性较差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而这就使得设备在运输或拆卸时必须要反复调试才能放心的投入使用,其操作时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其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的活动范围较小,一旦需要擦吊船两端的玻璃面时,就必须要更换吊船的位置,而这就使得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得设备的工作时间增长,其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人们在安装吊船时都是直接通过两根吊绳同时悬挂在设备两端,之后在将吊船吊起,这种方式在操作时极易导致羊角臂头重量增加,外型尺寸较大,不美观,且还会造成整机设备重量增加,因吊船悬挂点间距尺寸较大,此种吊船结构固支梁受力不理想,其安全性较差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而这就使得设备在运输或拆卸时必须要反复调试才能放心的投入使用,其操作时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其实用性不强;且大多数设备的活动范围较小,一旦需要擦吊船两端的玻璃面时,就必须要更换吊船的位置,而这就使得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得设备的工作时间增长,其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包括吊船悬挂架,所述吊船悬挂架上设置有羊角臂头悬挂架,所述羊角臂头悬挂架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减震框架,所述固定减震框架由减震连杆和滑动连杆组成,所述吊船悬挂架的下方安装有吊船。

优选的,所述吊船的前方外壁安装有转动悬挂轮,所述转动悬挂轮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悬挂轮关于吊船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吊船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吊船悬挂架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吊船悬挂架关于吊船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固定减震框架的高度数值等于吊船的高度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且该设备将吊船悬挂点支架改成门型悬挂支架,使得不改变臂头结构及重量前提下,能够更加稳定安全的将吊船吊起,其操作时,不会增大臂头结构的重量,同时其外形尺寸较小美观性较大同时其不会使设备的重量增大,且其固定时通过四根吊绳固定的,其稳定性更高安全性更强;且该设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其在组装完成后,因设置了四个吊绳,故其无需反复调试,也可使用,其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实用性较强;且该设备设置有门型结构的吊绳,使得设备的活动范围更广,其在移动时较为方便快捷,同时工作的区域更大使得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更高,其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减震框架主视截面图。

图中:1-吊船悬挂架、2-固定减震框架、3-滑动连杆、4-减震连杆、5- 吊船、6-转动悬挂轮、7-羊角臂头悬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方便擦窗机操作人员在工作吊船内通过的门型结构装置包括吊船悬挂架1,吊船悬挂架1上设置有羊角臂头悬挂架7,羊角臂头悬挂架7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减震框架2,固定减震框架2由减震连杆4和滑动连杆3组成,吊船悬挂架1的下方安装有吊船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吊船5的前方外壁安装有转动悬挂轮6,转动悬挂轮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悬挂轮6关于吊船5的中心线对称,是为了使设备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转动悬挂轮6防止吊船5剐蹭玻璃,使得玻璃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两个转动悬挂轮6还使得设备固定的更稳定,且其还可作为小型的悬挂点使用,其功能更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吊船5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转动块,是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使得设备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吊船悬挂架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吊船悬挂架1 关于吊船5的中心线对称,是为了使吊船5在固定时其固定的力更加稳定,使得吊船5不会轻易发生侧翻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减震框架2的高度数值等于吊船5的高度数值,是为了使固定减震框架2的强度足够,若固定减震框架2的高度数值较小则设备上的吊绳极易被扯断,同时,一旦固定减震框架2受到冲击,滑动连杆3便会带动减震连杆4移动,其移动时使得设备受到缓冲使得冲击力减轻,使得设备不会轻易晃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臂头与吊船悬挂架1连接,之后再将吊船悬挂架1与羊角臂头悬挂架7固定连接,然后再将吊船悬挂架1 与固定减震框架2连接,之后使用者便可调试一至三次,待调试完成后便可正常使用设备,该设备将吊船悬挂架1改成了门型悬挂支架,其固定时调试设置了四根吊绳,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吊船二侧2.3米以外位置,使得不改变臂头结构及重量前提下,到达使用功能要求,且当设备使用时一旦固定减震框架2受到冲击,滑动连杆3便会带动减震连杆4移动,其移动时使得设备受到缓冲使得冲击力减轻,使得设备不会轻易晃动,该吊船5的悬挂方式,减小了臂头重量、加强吊船5结构受力,减小设备整机重量,保证设备稳定性、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