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534发布日期:2019-02-12 21: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药系统中的药品下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药瓶。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中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点,使“中药热”在国际风行。但目前在全世界的中药出口量中,中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仍在采用原始生药和手抓、秤称的传统配药方式,在中药发药过程中速度慢,计量误差大,而且很难与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国际市场接轨。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为CN105151339A,授权公开日为2015年12月1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颗粒连续计量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储料瓶、固定在储料瓶上的定量下料盖、接料盒、电子称、操作面板和控制器,定量下料盖包括拨料盘、固定下料盖和下料驱动盖,拨料盘和下料驱动盖之间固定连接且能绕着中心轴线转动,转动时能够使存料孔与计量孔相连通,或者使计量孔和下料孔相连通;在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安装储料瓶的工位和驱动下料驱动盖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接料盒放置在电子称上且位于下料工位下方,旋转驱动装置、电子称、操作面板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密封性好;通过定量下料盖的计量孔进行计量后再落入到接料盒中进行重量校验,能够发现误差并解决,提高定量下料的重量精度。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储料瓶中的药料长久未使用或者吸潮后,容易发生结块现象,拨料盘可能对大块结团药料起拨料和打散作用,但是对于小的结团药料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导致出现下药完成后药孔中药量分配不均匀,计量不准确的现象。

(2)对于粉状药料,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滞料,药料不自动下落,需要在储料瓶外敲打才能使药料重新下落。

(3)对于粉状药料,当储料瓶中只有很少的药料时,吸潮后,容易出现药料不自动下落的情况。

(4)库房中长期没有使用的下药瓶中的药料容易结块,当将其从库房中拿出,放在下药机上时,容易出现因为结块导致药料不下落,或者下落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药瓶,能有效解决药料吸潮结块、不自动下落和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并且不会破坏下料过程中计量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瓶体两端开口,在瓶体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和下瓶盖,所述下瓶盖与瓶体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转动。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上。

所述瓶体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瓶盖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下瓶盖设有凹槽,搅拌轴过盈配合连接在凹槽内。

所述上瓶盖包含驱动件,搅拌轴与驱动件同轴固定连接,驱动件带动搅拌轴转动。

所述上瓶盖包括搅拌器,所述下瓶盖设有凹槽,所述搅拌轴一端过盈配合连接在凹槽内,另一端与搅拌器固定连接,下瓶盖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器转动。

所述搅拌轴与下瓶盖的凹槽之间设置胶条。

所述搅拌件为交错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杆。

所述搅拌件为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由上至下螺旋布置在搅拌轴上。

所述搅拌件为螺旋叶片和交错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杆。

所述下药瓶包括转动件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伸出瓶底与设置在瓶底外的转动件相连接,转动件用于带动搅拌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通过下瓶盖与瓶体相对运动,带动搅拌装置转动,使药料不结团,自然下料,且使用方便。

2、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件转动,将药料打散。

3、瓶体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瓶盖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使得下瓶盖与瓶体能灵活的相对运动,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下瓶盖带动搅拌装置转动,进行药料打散工作。

4、搅拌轴过盈配合连接在凹槽内,使得搅拌轴和下瓶盖可重复装拆,且让搅拌轴固定连接在凹槽内,使用者让下瓶盖与瓶体做相对运动,例如旋转下瓶盖,即可转动搅拌轴,将结团药料打散,使用方便,工艺简单。

5、所述上瓶盖包含驱动件,使得不需要额外再设置驱动件,就可以带动搅拌轴转动,将结团药料打散,搅拌轴与驱动件同轴固定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单,且不会因为增加搅拌轴而影响下料过程中计量的准确性。

6、上瓶盖包括搅拌器,通过下瓶盖的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器转动,实现对药料双重搅拌,使搅拌更彻底。

7、搅拌轴与下瓶盖的凹槽之间设置胶条,避免配合表面产生擦伤,避免削弱连接的紧固性。

8、搅拌件为搅拌杆,交错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件对下药瓶中的药料形成周向的搅动,使药料不结块。

9、搅拌件为螺旋叶片,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件对下药瓶中的药料进行上下扰动,将结块的药料打散。

10、搅拌件同时存在螺旋叶片和搅拌杆,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件对下药瓶中的药料形成上下、周向的搅动,使搅动更彻底,药料打散效果更好。

11、转动件设于瓶底外,搅拌轴伸出瓶底与转动件相连接,使用者旋转转动件即可实现将药料打散的目的,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该实用新型中下瓶盖的详细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中搅拌件为搅拌杆的示意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中搅拌件为螺旋叶片的示意图;

图4为该实用新型中搅拌件为螺旋叶片和搅拌杆的示意图;

图5为该实用新型中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瓶体,2、搅拌装置,3、上瓶盖,4、下瓶盖,5、搅拌轴,6、凹槽,7、搅拌器,8、胶条,9、搅拌杆,10、螺旋叶片,11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能相对运动,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使药料不结团,自然下料。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上瓶盖3和普通瓶子一样,可以旋转打开。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5上。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瓶体1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瓶盖4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当下药瓶中的药料很久没有使用或者在库房中放置很久,使用者可以轻松旋转下瓶盖4,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将下药瓶中结块的药料打散。

上瓶盖3和普通瓶子一样,可以旋转打开。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瓶体1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下瓶盖4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搅拌装置2设于瓶体1上,当下药瓶中的药料很久没有使用或者在库房中放置很久,使用者可以轻松旋转瓶体1,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将下药瓶中结块的药料打散。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5上。

所述下瓶盖4设有凹槽6,搅拌轴5过盈配合连接在凹槽6内,使搅拌轴5与下瓶盖4虽然为固定连接,但是可重复装拆。长期没有使用的下药瓶,容易出现结块现象,放到下药机上时,若通过人工放入,可以在放入时,人工旋转下瓶盖4,带动搅拌轴5旋转,将下药瓶中的药料打散;若通过机械装置放入,可以利用机械装置旋转下瓶盖4,带动搅拌轴5旋转,完成搅拌工作,使用方便。

由于过盈配合容易导致配合表面产生擦伤,削弱连接的紧固性,在搅拌轴5与下瓶盖4的凹槽6之间设置胶条8。

实施例6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5上。

所述下瓶盖4可以设有凹槽6,搅拌轴5一端过盈配合连接在凹槽6内,下药机若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下,下药瓶内的药料容易产生结块现象,每当下药机工作前或者下药机工作完成后,使用者可以手动或者利用机械结构旋转下瓶盖4,带动搅拌轴5旋转,进行搅拌工作,为了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在上瓶盖3中设置搅拌器7,搅拌器7包含搅拌叶片,搅拌轴5另一端与搅拌器7固定连接,当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带动搅拌轴5旋转,搅拌轴5带动搅拌叶片旋转,进一步对上瓶盖3中的药料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加彻底。

由于过盈配合容易导致配合表面产生擦伤,削弱连接的紧固性,可以在搅拌轴5与瓶底的凹槽6之间设置胶条8。

实施例7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5上。

上瓶盖3和普通瓶子一样,可以旋转打开。

所述上瓶盖3也可以用于下药,包含固定壳体、转动壳体、下药板、计量板和出料板,下药板和出料板为带动搅拌轴5转动的驱动件,当进行下药时,转动壳体带动下药板和出料板转动,搅拌轴5与下药板、出料板同轴固定连接,带动搅拌轴5转动,对下药瓶中的药料进行打散,所述下药板、计量板和出料板分别设有下药孔、计量孔和出料孔,打散后的药料下落,落入下料孔,下药板和出料板转动,下料孔中的药料落入计量孔,计量完成,下药板和出料板转动,将计量孔的药料落入出料孔,完成下料。

或者计量板为带动搅拌轴5转动的驱动件,搅拌轴5与计量板同轴固定连接,计量板转动带动搅拌轴5转动,将下药瓶中的药料打散。

所述上瓶盖3还可以包含固定壳体、转动壳体、计量板和出料板,所述计量板或者出料板为带动搅拌轴5转动的驱动件,搅拌轴5与计量板或者出料板同轴固定连接,通过计量板或者出料板的转动带动搅拌轴5转动,将下药瓶中的药料打散。

在上述过程中,没有增设额外的驱动件,整体结构简单,且不会因为增加搅拌轴5而影响下料过程中计量准确性。

实施例8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瓶体1和搅拌装置2,所述瓶体1两端开口,在瓶体1开口处分别设有上瓶盖3和下瓶盖4,所述下瓶盖4与瓶体1相对运动且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

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件,搅拌件固定在搅拌轴5上。

所述搅拌件为交错设置在搅拌轴5上的搅拌杆9。

所述搅拌件可以为搅拌杆9,水平方向上,搅拌杆9可以在同一水平面沿搅拌轴5周向布置多根,也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一根搅拌杆9;竖直方向上,搅拌杆9可以交错布置在搅拌轴5上,也可以沿同一竖直方向布置。

搅拌杆9之间可以有不同的间距,也可以均匀布置。

但不管哪种布置,当搅拌轴5转动时,搅拌杆9可以对下药瓶中的药料形成周向的搅动,使药料不结块。

或者所述搅拌件可以为螺旋叶片10,螺旋叶片10由上至下螺旋布置在搅拌轴5上,或者只是布置在搅拌轴5的局部区域。

当搅拌轴5转动时,可以对下药瓶中的药料进行上下扰动,将结块的药料打散。

或者所述搅拌件为螺旋叶片10和搅拌杆9,二者同时存在,螺旋叶片10由上至下螺旋布置在搅拌轴5上,搅拌杆9交错布置在搅拌轴5上,当搅拌轴5转动时,对下药瓶中的药料形成上下、周向的搅动,使搅动更彻底,药料打散效果更好。

实施例9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下药瓶,包括转动件11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的搅拌轴5伸出瓶底与设置在瓶底外的转动件11相连接,转动件11用于带动搅拌轴5转动。

所述转动件11可以为转动把手,形状为星形、圆形或者条形,使用者转动转动件11,即可对下药瓶中的结团药料打散。

所述转动件11可以来回转动,转动角度可以为任一角度,如360度、90度或者30度等。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