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886发布日期:2019-03-19 21:4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的变排量压缩机的离合器用于将来自汽车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排量压缩机,离合器包括皮带轮总成、驱动盘总成、过载装置,过载装置与皮带轮总成、驱动盘总成同轴,过载装置与驱动盘总成两者之间间隙配合;汽车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将动力传递给过载装置,过载装置与驱动盘间隙配合,将扭矩通过过载装置传递给驱动盘,驱动盘带动压缩机的主轴,使得压缩机工作,当压缩机内部出现故障或者是出现超过离合器设定的扭矩时,过载装置变形,这时与其间隙配合的驱动盘停止旋转,然而这种过载装置大都采用塑料制成,存在着过载装置在驱动盘上旋转受力不均匀,会出现压缩机未出现超过离合器设定扭矩,过载装置便断裂的现象,给汽车空调实际运转带来不便。

中国专利CN201320857018.4描述了一种蹄铁与刹车片连接用自动铆接机,包括底座、横梁;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工作台,其中,工作台上设置有回转工作台和旋转分油器,旋转分油器驱动回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旋转,回转工作台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工件托架,工件托架的一侧设置有快夹,另一侧设置有的挡块,快夹与挡块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装入蹄铁;右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右立柱滑轨,右立柱滑轨上的内侧设置有右滑板,右滑板上装配有右油缸,右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丝杆连接板,丝杆连接板上设置有丝杆,丝杆与右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右伺服电机输出轴驱动丝杆进而推动右滑板在右立柱滑轨上Y轴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铆接速度快,失误率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进行铆接前的工件采用手工将蹄铁放置入刹车片的安装孔内,该方式工作效率低,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通过设置圆帽铺放机构进行三角底盘上圆帽的自动连续铺放,同时配合三角底盘推送机构在圆帽铺放机构进行圆帽铺放的同时进行三角底盘的送料和推料,代替原有手工配合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包括三角底盘传输轨道,还包括:

圆帽铺放机构,所述圆帽铺放机构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的中间位置上,该圆帽铺放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圆帽下料组件;以及

三角底盘推送机构,所述三角底盘推送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且该圆帽铺放机构位于所述圆帽铺放机构的下方,该三角底盘推送机构包括推送驱动组件及推送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圆帽下料组件包括:

输送筒,所述输送筒数量为三组且为圆周阵列设置,且圆周阵列的中心位置与经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传输至圆帽下料组件下方的三角底盘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为扇叶状设置,且该下料板包括三片扇叶,该下料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端固定连接,各扇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输送筒内,且扇叶周向与输送筒内壁周向为相切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筒包括:

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输送筒朝向中心位置的一侧圆筒壁上,该滑动槽与所述下料板配合设置;

圆帽进料孔,所述圆帽进料孔沿所述输送筒筒壁周向开设,该圆帽进料孔位于所述下料板初始位置的下方,且该圆帽进料孔为弧长为输送筒弧长二分之一的环形孔,该圆帽进料孔外接圆帽输送轨道。

作为改进,所述下料板下方还设置有止挡板,该止挡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输送筒内壁内,该止挡板于与所述圆帽进料孔间断接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驱动组件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端上;

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数量为两组,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圆帽下料组件上且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设置,该传动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a和传动齿轮b,所述驱动齿条与传动齿轮a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组件包括:

推料架,所述推料架滑动设置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该推料架包括三组推料块,三组推料块分别与位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不同工位的三角底盘接触设置;

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推料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该从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b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推料架还包括:

推料块安装座,所述推料块安装座数量为两组且对称滑动安装于所述推料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所述推料块固定安装于该推料块安装座上,且该推料块包括推料块a和推料块b,推料块a和推料块b对称设置于所述推料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

滑动限位柱,所述滑动限位柱数量为若干个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推料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上,推料块安装座滑动安装于该滑动限位柱上,且在推料架侧壁与推料块安装座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圆帽铺放机构还包括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圆帽下料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该矫正组件位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宽度方向的两侧,三角底盘与该矫正组件间断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配合装置,通过设置圆帽铺放机构,三组沿中心阵列设置的输送筒在下料板的控制下实现向位于圆帽下料组件下方的底料上进行圆帽的下料输送,使得圆帽落入到三角底盘的对应圆柱孔内,同时在下料板进行圆帽的下料过程中,与下料板联动设置的推送组件进行三角底盘在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的向下一工位的推送,实现三角底盘的自动向前输送及圆帽向三角底盘的自动连续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

(2)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配合装置,通过在推料架上设置推料块安装座,推料块安装座通过滑动限位柱滑动安装,且在推料架侧壁与推料块安装座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由于推料块a和推料块b之间的距离小于三角底盘底边的长度,且由于复位弹簧的弹性力支撑使得推料块a和推料块b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在初始位置时推料块a和推料块b与三角底盘底边进行接触带动三角底盘向前移动,而当推料架进行回复时,推料块a和推料块b分别与前一工位的三角底盘斜边进行接触,实现推料块安装座向推料架宽度方向两端的撑开,使得在回复过程中推料块a和推料块b在与三角底盘接触过程不产生推料方向上的力,实现三角底盘的始终向前传输;

(3)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配合装置,通过在圆帽铺放机构上设置矫正组件,经推料架推送至三组输送筒下方的三角底盘在矫正组件的矫正下实现三角底盘上的安装孔与三组输送筒的下料孔实现对齐,确保圆帽可快速下料至三角底盘的安装孔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配合高效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帽铺放机构和三角底盘推送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帽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帽下料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送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筒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9所示,一种汽车电磁离合器用吸盘自动配合装置,包括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还包括:

圆帽铺放机构2,所述圆帽铺放机构2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的中间位置上,该圆帽铺放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及圆帽下料组件22;以及

三角底盘推送机构3,所述三角底盘推送机构3滑动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且该圆帽铺放机构2位于所述圆帽铺放机构2的下方,该三角底盘推送机构3包括推送驱动组件31及推送组件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装配产品包括三角底盘10以及圆帽20,该装配产品的具体装配方式为,将圆帽20的凸起部201朝上放置在三角底盘10的三个角上的圆柱孔101内,使得圆帽20凸起部201超出底料10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帽下料组件22包括:

输送筒221,所述输送筒221数量为三组且为圆周阵列设置,且圆周阵列的中心位置与经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传输至圆帽下料组件22下方的三角底盘10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下料板222,所述下料板222为扇叶状设置,且该下料板222包括三片扇叶,该下料板22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驱动组件21驱动端固定连接,各扇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输送筒221内,且扇叶周向与输送筒221内壁周向为相切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圆帽铺放机构2,三组沿中心阵列设置的输送筒221在下料板222的控制下实现向位于圆帽下料组件22下方的三角底盘10上进行圆帽20的下料输送,使得圆帽20落入到三角底盘10的对应圆柱孔101内,同时在下料板222进行圆帽20的下料过程中,与下料板222联动设置的推送组件32进行三角底盘10在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的向下一工位的推送,实现三角底盘10的自动向前输送及圆帽20向三角底盘10的自动连续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筒221包括:

滑动槽2211,所述滑动槽2211开设于所述输送筒221朝向中心位置的一侧圆筒壁上,该滑动槽2211与所述下料板222配合设置;

圆帽进料孔2212,所述圆帽进料孔2212沿所述输送筒221筒壁周向开设,该圆帽进料孔2212位于所述下料板222初始位置的下方,且该圆帽进料孔2212为弧长为输送筒221弧长二分之一的环形孔,该圆帽进料孔2212外接圆帽输送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板222下方还设置有止挡板2221,该止挡板2221滑动设置于所述输送筒221内壁内,该止挡板2221于与所述圆帽进料孔2212间断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料板222向上进行移动进行圆帽20向三角底盘10的对应圆柱孔101内进行铺放时,输送筒221内为单个圆帽依次输送,值得一提的是,在输送筒221下方的一侧上开设有圆帽进料孔2212,通过外接的输送轨道向圆帽进料孔2212进行圆帽的输送,其中,输送轨道外震动盘,震动盘在通过不断的震动向圆帽进料孔2212内进行圆帽的输送,且在该下料板222的下方还设置有止挡板2221,该止挡板2221在下料板222向上进行圆帽的铺放时,止挡板2221将圆帽进料孔2212关闭,而当下料板222下移至初始位置时,止挡板2221从圆帽进料孔2212上移开,圆帽20从输送轨道进入到圆帽进料孔2212内后由下料板222向上进行再次的铺放。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驱动组件31包括:

连杆311,所述连杆311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21驱动端上;

驱动齿条312,所述驱动齿条312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杆3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传动齿轮313,所述传动齿轮313数量为两组,所述传动齿轮313转动设置于所述圆帽下料组件22上且与所述驱动齿条312啮合设置,该传动齿轮313包括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a和传动齿轮b,所述驱动齿条312与传动齿轮a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组件32包括:

推料架321,所述推料架321滑动设置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该推料架321包括三组推料块3211,三组推料块3211分别与位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不同工位的三角底盘10接触设置;

从动齿条322,所述从动齿条322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推料架321宽度方向的两端上,该从动齿条322与所述传动齿轮b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架321还包括:

推料块安装座3212,所述推料块安装座3212数量为两组且对称滑动安装于所述推料架321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所述推料块3211固定安装于该推料块安装座3212上,且该推料块3211包括推料块a和推料块b,推料块a和推料块b对称设置于所述推料架321宽度方向的两端上;

滑动限位柱3213,所述滑动限位柱3213数量为若干个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推料架32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上,推料块安装座3212滑动安装于该滑动限位柱3213上,且在推料架321侧壁与推料块安装座3212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321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推料架321上设置推料块安装座3212,推料块安装座3212通过滑动限位柱3213滑动安装,且在推料架321侧壁与推料块安装座3212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3214,由于推料块a和推料块b之间的距离小于三角底盘10底边的长度,且由于复位弹簧3214的弹性力支撑使得推料块a和推料块b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在初始位置时推料块a和推料块b与三角底盘10底边进行接触带动三角底盘10向前移动,而当推料架321进行回复时,推料块a和推料块b分别与前一工位的三角底盘10斜边进行接触,实现推料块3211安装座向推料架321宽度方向两端的撑开,使得在回复过程中推料块a和推料块b在与三角底盘10接触过程不产生推料方向上的力,实现三角底盘10的始终向前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圆帽铺放机构2还包括矫正组件23,所述矫正组件23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圆帽下料组件22宽度方向的两侧,该矫正组件23位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宽度方向的两侧,三角底盘10与该矫正组件23间断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圆帽铺放机构2上设置矫正组件23,经推料架321推送至三组输送筒221下方的三角底盘10在矫正组件23的矫正下实现三角底盘10上的圆柱孔101与三组输送筒221的下料孔实现对齐,确保圆帽20可快速下料至三角底盘10的圆柱孔101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将三角底盘10放置在三角底盘传输轨道1上,圆帽铺放机构2上的圆帽下料组件22进行向下移动,将三组输送筒221内的圆帽20同时向位于圆帽下料组件22下方的三角底盘10进行圆帽20的铺放,同时在进行圆帽20的推送铺放时,推送组件32同步进行三角底盘10的向前推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