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1635发布日期:2019-07-03 03:0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厢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厢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轿厢保护方式为现场装修的方式,该种方式存在安装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安装精度差、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扰民等不可控因素;不仅现场施工采用一般的装修工人,无专业的电梯技术知识,其施工的结构和施工方式不合理,会造成其装置本身对电梯装饰产生损害,或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而且现场施工取材,一般都直接采用木材作为主材料,等物业装修期结束后,直接拆下,无法重复利用,没有环保意识,照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因为施工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一般施工后只对轿厢的侧壁和底进行了保护,对顶部无法做保护,保护也不全面。

市场上也出现了工厂化生产的轿厢保护装置,但是存在对轿厢扶手、前壁、COP、异形轿壁等难保护等缺点,对轿厢的装潢面的保护不够彻底;常规的轿厢保护装置,安装后容易对装潢壁造成二次损伤;防护板的材质也局限于木材质,成本较高,遇到湿雨天气也不稳定,效果也单一,可选择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底防护板、轿顶防护板、轿壁防护板,所述轿底防护板四周的上表面和轿顶防护板四周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轿壁防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边,所述轿壁防护板上还设置有扶手装置,轿底防护板的深度和宽度方向均小于轿厢的净深和净宽。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防护板包括相互插接的前后两块,所述轿底防护板与进门口连接处的位置上设置有金属包边,所述金属包边的深度为50-200mm。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防护板采用竖向结构,各轿壁防护板之间通过设置在轿壁防护板一侧的L型台阶连接。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包括扶手罩,所述扶手罩与轿壁防护板之间为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防护板的四周边缘处预埋有螺母,用于与轿壁固定。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防护板内侧设置有照明装置。

所述的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防护板的背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置有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简便,安装后对装潢壁无二次损伤;

2)防护系统高度更合理,提高了防护板的标准化程度,同时,降低了成本;

3)解决了异形轿壁,如圆弧转角轿厢的保护壁的安装难题;

4)工厂化的生产,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造成的污染;

5)可实现两次以上的重复利用,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及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轿壁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扶手侧轿壁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扶手罩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轿顶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轿底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轿底与轿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底防护板,2-轿顶防护板,3-轿壁防护板,4-卡槽,5-金属包边,6-L型台阶,7-扶手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轿厢防护系统,包括轿底防护板、轿顶防护板、轿壁防护板,轿底防护板四周的上表面和轿顶防护板四周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卡槽,轿壁防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边,轿壁防护板上还设置有扶手装置,轿底防护板的深度和宽度方向均小于轿厢的净深和净宽,使最后轿壁防护板安装后不轿厢内壁不接触。

如图6所示,轿底防护板包括相互插接的前后两块,轿底防护板的边缘自带卡槽,卡槽由金属或者木线条制成,轿底防护板与进门口连接处的位置上设置有金属包边,以加强该该处的保护,金属包边的深度为50-200mm,轿底防护板与出入口连接处,可以倒斜坡后再用金属保护,或者直接用金属保护。

如图2、7所示,轿壁防护板用金属或木材制成,采用竖向结构,各轿壁防护板之间通过设置在轿壁防护板一侧的L型台阶连接,生产过程中,将轿壁直接稍微做小点,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导致轿厢内壁和防护板的累计误差,而造成防护板装不上的风险,同时,L型台阶的结构,可以解决防护板做小后,安装时出现的露出轿壁的风险和保护不到位的问题。为确保轿壁防护板安装后不直接接触轿壁,在轿壁防护板背面增加相应的加强筋,来保证轿壁防护板的强度和平整度,加强筋材质同轿壁防护板材质,同时,轿壁防护板在安装过程中,加强筋位置最容易与轿壁接触,在加强筋上增加减震垫,防止在轿厢运行或者安装时与轿壁接触,轿壁防护板安装通过轿底防护板上的卡槽可入安装。

轿壁防护板上还设置有扶手装置,扶手装置包括扶手罩,扶手罩与轿壁防护板之间为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如图3-4所示,轿壁当出现扶手时,扶手位置开缺口预留,上下部分的连接通过转角位置的加固,转角位置做了盒体同样能满足了异形转角轿厢的保护;当中间轿壁的竖向轿壁被扶手孔上下分离时,通过扶手的保护罩来固定上下防护板;扶手位置的保护,通过在轿壁防护板上预留缺口,扶手用罩子保护。

如图5所示,轿顶的保护,通过前后2个罩子,罩子四周的边缘预埋螺母,罩子四边朝下,保证上端平整,同时上端与轿厢装饰顶的最下面要保证50Mm以上的间隙,方便安装;轿顶防护板的安装通过轿壁对其支撑,当轿壁安装后通过螺栓与轿顶防护板上预埋的螺母进行紧固;轿顶防护板内侧设置有照明装置,对原先的灯源保护不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前壁和门楣用轿壁同样的方式进行保护,操纵器位置的保护,将按钮和检修位置预留出来,同时安装在操纵器位置的轿壁防护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单独拆卸,不影响其他轿壁防护板,本实用新型对对扶手也进行了保护,使常规轿厢保护忽视扶手保护的问题也被解决;保护壁的材质选择更多,该结构可适用各种木饰面和钢板喷涂材料,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对轿厢内(除轿门、COP的按钮和检修口外)装潢部件全部进行保护,对轿厢装潢的保护更彻底;COP处的保护,可以单独拆卸和安装,方便后期COP的维修和保养使用;轿壁采用竖向结构,材料利用率更高,安装更方便;轿底保护与地坎处采用倒角包铁板处理,解决了防护板与进门处台阶的问题,同时铁皮解决了倒角处理后斜坡的耐用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