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066发布日期:2018-11-20 22:1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



背景技术: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用于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纸制品,餐巾纸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餐巾机的使用,但现有的餐巾机在传输餐巾的过程中,由于餐巾的质地柔软且质量较小,容易出现餐巾漂浮的现象,从而导致餐巾在餐巾机上切割时出现误差,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由于餐巾的运输不稳定,从而导致设备的传输效率降低,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产量化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餐巾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效率高、切割精准且产品合格率高的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原纸开卷支承架、输送机架和折叠机,所述原纸开卷支承架上设置有放卷辊,所述输送机架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导向辊组件、分切组件和挤压传送组件,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若干彼此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辊,所述分切组件包括主动辊和设置在主动辊一侧的用于分切餐巾的分切刀具,所述主动辊内部设置有负压腔室,所述主动辊的侧壁上沿主动辊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该若干吸附孔均与负压腔室连通,所述输送机架上且位于主动辊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沿转轴轴向设置有吸气通道,所述转轴的一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吸气通道与负压腔室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餐巾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原纸开卷支承架上的放卷辊进行放卷,放卷后的餐具经输送机架上的导向辊组件进行导向作用后,分别通过分切组件进行分切后在挤压传送组件的辅助下,稳定的传输到折叠机中进行折叠从而得到餐巾的成品,为了提高餐巾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防止出现餐巾漂浮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分切时产生误差,将分切组件设置为主动辊和设置在主动辊一侧的用于分切餐巾的分切刀具,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其输出端的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至转轴,转轴转动,转轴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吸气管,吸气管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作用下,负压腔室中的气体通过与负压腔室连通的吸气通道进入到吸气管中,从而在负压腔室中形成负压状态,主动辊通过设置在主动辊的侧壁上的若干吸附孔吸取外界空气至负压腔室中,从而对主动辊上的餐巾进行吸附,配合分切刀具进行分切,保证分切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分切的质量,同时稳定了在输送过程中会出现的餐巾漂浮现象,增强了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的效率,为了保证对主动辊表面的餐巾吸附均匀,将该若干吸附孔沿沿主动辊轴向均匀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效率高、切割精准且产品合格率高的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辊和分别设置在传送辊左右两侧的两根挤压辊,该两根挤压辊和传送辊表面接触设置。

优选为:该两根挤压辊通过传动皮带相互传动连接。

优选为:所述挤压辊侧壁上沿挤压辊周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有若干凸起。

优选为:所述挤压辊表面粗糙设置。

优选为:所述主动辊侧壁上设置有呈菱形的滚花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出现漂浮的现象,同时提高餐巾的传输效率,将挤压传送组件设置为传送辊和分别设置在传送辊左右两侧的两根挤压辊,该两根挤压辊和传送辊表面接触设置,使餐巾在输送过程中,在两根挤压辊与传送辊的配合挤压带动下,确保不会出现空转的现象,避免降低分切的效果,提高产品的分切质量;该两根挤压辊通过传动皮带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提高设备传动的稳定,降低了能耗,使设备自动化更完整;为了进一步提高餐巾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挤压辊侧壁上沿挤压辊周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有若干凸起,通过在餐巾输送过程中,该若干凸起对餐巾进行均匀的挤压输送,使输送更加稳定;为了保证挤压传送组件整体的输送效果和输送效率,将挤压辊表面粗糙设置;为了使餐巾在分切时,不会出现漂浮的现象,同时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在主动辊侧壁上设置有呈菱形的滚花纹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切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原纸开卷支承架1、输送机架2和折叠机3,所述原纸开卷支承架1上设置有放卷辊4,所述输送机架2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导向辊组件、分切组件和挤压传送组件,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若干彼此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辊5,所述分切组件包括主动辊6和设置在主动辊6一侧的用于分切餐巾的分切刀具7,所述主动辊6内部设置有负压腔室8,所述主动辊6的侧壁上沿主动辊6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9,该若干吸附孔9均与负压腔室8连通,所述输送机架2上且位于主动辊6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内部沿转轴13轴向设置有吸气通道14,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主动辊6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15连接有吸气管16,所述吸气管16远离转轴13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17,所述吸气通道14与负压腔室8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餐巾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原纸开卷支承架1上的放卷辊4进行放卷,放卷后的餐具经输送机架2上的导向辊组件进行导向作用后,分别通过分切组件进行分切后在挤压传送组件的辅助下,稳定的传输到折叠机3中进行折叠从而得到餐巾的成品,为了提高餐巾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防止出现餐巾漂浮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分切时产生误差,将分切组件设置为主动辊6和设置在主动辊6一侧的用于分切餐巾的分切刀具7,在驱动电机10的驱动作用下,其输出端的驱动轴11转动,驱动轴11转动时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至转轴13,转轴13转动,转轴13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15连接有吸气管16,吸气管16远离转轴13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17,在真空泵17的作用下,负压腔室8中的气体通过与负压腔室8连通的吸气通道14进入到吸气管16中,从而在负压腔室8中形成负压状态,主动辊6通过设置在主动辊6的侧壁上的若干吸附孔9吸取外界空气至负压腔室8中,从而对主动辊6上的餐巾进行吸附,配合分切刀具7进行分切,保证分切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分切的质量,同时稳定了在输送过程中会出现的餐巾漂浮现象,增强了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的效率,为了保证对主动辊6表面的餐巾吸附均匀,将该若干吸附孔9沿沿主动辊6轴向均匀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效率高、切割精准且产品合格率高的具有高稳定性的餐巾机。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辊18和分别设置在传送辊18左右两侧的两根挤压辊19,该两根挤压辊19和传送辊18表面接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该两根挤压辊19通过传动皮带20相互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辊19侧壁上沿挤压辊19周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有若干凸起21。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辊19表面粗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辊6侧壁上设置有呈菱形的滚花纹路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出现漂浮的现象,同时提高餐巾的传输效率,将挤压传送组件设置为传送辊18和分别设置在传送辊18左右两侧的两根挤压辊19,该两根挤压辊19和传送辊18表面接触设置,使餐巾在输送过程中,在两根挤压辊19与传送辊18的配合挤压带动下,确保不会出现空转的现象,避免降低分切的效果,提高产品的分切质量;该两根挤压辊19通过传动皮带20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提高设备传动的稳定,降低了能耗,使设备自动化更完整;为了进一步提高餐巾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挤压辊19侧壁上沿挤压辊19周向彼此等距离间隔设置有若干凸起21,通过在餐巾输送过程中,该若干凸起21对餐巾进行均匀的挤压输送,使输送更加稳定;为了保证挤压传送组件整体的输送效果和输送效率,将挤压辊19表面粗糙设置;为了使餐巾在分切时,不会出现漂浮的现象,同时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在主动辊6侧壁上设置有呈菱形的滚花纹路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