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872发布日期:2019-03-22 20: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一种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将进入5G时代。目前,主流的手机外壳材质主要是金属,由于5G走的是毫米波,对金属很敏感,5G手机使用金属机壳会直接屏蔽信号。也就是说,进入5G时代后,手机的玻璃后盖将全面替代现在的铝后盖。与5G息息相关的手机玻璃将迎来巨大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如何提高平板玻璃片的加工效率,是人们一直致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本申请提出一种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其能够夹持各种尺寸的多块平板玻璃片,以便将代加工的玻璃片批量运送给相应的加工设备对其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

相互背离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

呈矩形分布的左侧边、右侧边、前侧边和后侧边;

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并且所述上表面处开设有:

自所述左侧边向内延伸的左凹槽,

自所述右侧边向内延伸的右凹槽,

自所述前侧边向内延伸的前凹槽,以及

自所述后侧边向内延伸的后凹槽;

所述左凹槽、右凹槽、前凹槽和后凹槽的槽底处均开设有向下延伸的螺纹孔,且左凹槽、右凹槽、前凹槽和后凹槽中均分别布置一根竖直向上伸出、且其底部带有连接孔的挡臂,所述挡臂借助穿入所述连接孔的螺丝与所述螺纹孔锁紧固定,而且所述左凹槽和前凹槽中的螺纹孔均分别设置有至少三对,而且所述左凹槽中的各对螺纹孔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前凹槽中的各对螺纹孔自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左凹槽和前凹槽中设置的所述挡臂,其上设置的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

所述左侧边和右侧边的长度大于所述前侧边和后侧边的长度。

所述左凹槽中共设置有四对所述螺纹孔,并且该左凹槽处每对中的两个所述螺纹孔沿着所述左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前凹槽中共设置有七对所述螺纹孔,并且该前凹槽处每对中的两个所述螺纹孔,沿着所述前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左凹槽、右凹槽和后凹槽均分别设置有两条,两条左凹槽沿着所述左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条右凹槽沿着所述右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条后凹槽沿着所述后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左凹槽、右凹槽、前凹槽和后凹槽均为矩形槽。

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处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其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定位销孔的导正板,并且所述导正板外缘边位于所述底板外缘边的内侧。

所述导正板为钢质的矩形板,并且其底面为平面。

所述挡臂外设置有包胶防护层。

本申请的优点是:

本申请的夹具采用两侧靠边固定,对应挡边均采用长条孔加均布螺丝孔组合,能根据玻璃片外形的大小来调整,快速方便,实用性强。夹具可根据产品规格以及叠放层数的不同,自主对四面挡臂进行加高和形状更改,方便人员与机械部件抓取。底部的导正板可引导该夹具滑入相应的配合工件(比如AGV机器人),并借助配合工件上设置的销钉插入定位销孔中,实现该夹具在配合工件上的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101-左凹槽,102-右凹槽,103-前凹槽,104-后凹槽,105-螺纹孔,2-挡臂,201-连接孔,3-螺丝,4-导正板,401-定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图1示出了本申请多尺寸平板玻璃叠片快换夹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在图1中水平放置的底板1,该底板1具有相互背离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呈矩阵分布的四条侧边——分别是相互平行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以及相互平行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并且左侧边和前侧边垂直布置。底板1大致呈矩形,其左侧边和右侧边的长度大于前侧边和后侧边的长度。该底板1的上表面为平面,并且该上表面处开设有自底板的外缘边处向内延伸的多条凹槽,这些凹槽包括:自左侧边向内延伸的左凹槽101、自右侧边向内延伸的右凹槽102、自前侧边向内延伸的前凹槽103、自后侧边向内延伸的后凹槽104。

上述左凹槽101、右凹槽102、前凹槽103和后凹槽104的槽底处均开设有向下延伸的螺纹孔105,且而且左凹槽101、右凹槽102、前凹槽103和后凹槽104中均分别布置一根竖直向上伸出、且其底部带有连接孔201的挡臂2。挡臂2借助穿入前述连接孔201的螺丝3与底座1的螺纹孔105锁紧固定,从而实现了各根挡臂2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而且,左凹槽101中的螺纹孔105共设置有四对,这四对螺纹孔105在左凹槽101中自左向右均匀间隔分布。前凹槽103中的螺纹孔105共设置有七对,这七对螺纹孔105在前凹槽103中自左向右均匀间隔分布。

实际应用时,根据玻璃外形的大小尺寸调整左凹槽101和前凹槽103中挡臂2的连接位置——通过调节挡臂2与不同螺纹孔105的连接实现。将待处理的多个玻璃片层叠平铺于底板1上、并由挡臂2接触限位。

因为左凹槽101和前凹槽103中螺纹孔105间的距离为固定值,其只能够按固定尺寸逐档调节挡臂2的连接位置。对于那些尺寸特殊的玻璃片,无论将挡臂2与哪一对螺纹孔相连接,也不能够使各挡臂2间的距离刚好与玻璃片匹配,也就不能够保障玻璃片在该夹具中的夹持稳定性。对此,本实施例将左凹槽101和前凹槽103中挡臂2底部的连接孔201设置为长条孔调节,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长条孔结构连接孔201与螺丝3的锁紧位置,实现挡臂2在凹槽中连接位置的微调。

并且,上述左凹槽101、右凹槽102和后凹槽104均分别设置有两条。其中,两条左凹槽101沿着左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条右凹槽102沿着右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条后凹槽104沿着后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就可以在底板1的左侧边、右侧边和后侧边分别设置两根挡臂2,以提升玻璃片在该夹具中的位置稳定性。

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挡臂2擦伤被夹持的玻璃片,本实施例在挡臂2外设置了柔性的包胶防护层。

上述左凹槽101、右凹槽102、前凹槽103和后凹槽104均为矩形槽,槽底为平面。挡臂2为L型结构,其底部共开设有两个所说的连接孔201。

此外,底板1的下表面处设置有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导正板4,导正板4其上贯通开设有多个定位销孔401,而且导正板4外缘边位于底板1外缘边的内侧。导正板4的作用在于:引导该夹具滑入相应的配合工件(比如AGV机器人),并借助配合工件上设置的销钉插入定位销孔401中,实现该夹具在配合工件上的定位。

导正板4为钢质的矩形板,并且其底面为平面,以方便其滑移。

底板1采用塑钢材质,导正板4采用钢质材料,起到保护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对塑钢底板进行有效的防护。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