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3379发布日期:2019-05-15 23:1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封装器件生产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通常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封装,该引线框架在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之前需进行电解、电镀等多个生产工艺。目前引线框架一般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送到钢带电镀线上进行电镀。但人工上料误差会造成片(即一片引线框架) 与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造成引线框架上的镀层不均匀,镀度不一样,影响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人工上料误差会造成片与片之间的间距不一致造成引线框架上的镀层不均匀、镀度不一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机架;

放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夹槽,所述夹槽用于放置片状的原料;

转动机构,其转动时带动所述放料机构向第一方向移动;

拉料机构,其设置在机架上,在所述放料机构移动到位时,所述拉料机构动作,将所述放料机构上的原料一片一片夹出,并将夹出的所述原料向第二方向移动;

夹持送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拉料机构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向上,在所述拉料机构移动到位时,所述原料落到所述夹持送料机构中,所述夹持送料机构夹紧原料,并将原料送到电镀线上。

可所述夹持送料机构包括:

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其包括两组第一辊轮和分别连接在两组第一辊轮外侧的第一皮带,两所述第一皮带之间形成一间隙,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两组所述第一辊轮相向移动使得所述间隙变小以夹紧原料,夹紧所述原料后,两所述第一皮带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并带动所述原料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

第二夹持送料皮带组,其包括两组第二辊轮和分别连接在两组第二辊轮外侧的第二皮带,两所述第二皮带之间形成一夹缝,在所述夹缝的入口处设置有一弹簧,当所述原料从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达到所述第二夹持送料皮带组的夹缝的入口时,所述原料在弹簧的弹力下被拉至所述夹缝中,两所述第二皮带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传动运动,并带动所述原料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

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从动轮和绕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和所述从动轮上的链条;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一链带和设置在所述链带上的多个凸条,相邻两凸条之间形成所述夹槽;所述放料机构位于所述链条上,所述链条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放料机构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放料机构移动的方向上设置有出料槽口,所述出料槽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拉料机构从所述出料槽口中将所述原料从放料机构上夹出。

可选的,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电缸、设置在所述电缸上的滑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的夹具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滑台沿所述电缸向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夹具向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夹具包括夹紧气缸和两夹块,所述两夹块在所述夹紧气缸的驱动下相互靠近以夹紧原料,在夹紧所述原料后,在所述滑台的带动下向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滑台移动的路径上设置有限位传感器,当所述滑台到达所述限位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时,所述限位传感器将产生一报警信号。

可选的,还包括调高机构,所述调高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台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第二固定台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台板上方;

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台板的下方;

丝杆,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台板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且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

第一可调台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台板和第二固定台板之间,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一可调台板,且所述丝杆的螺母与所述第一可调台板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可调台板在所述丝杆转动时随所述螺母做上下直线移动;

第二可调台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台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可调台板上设置有所述拉料机构;

第三可调台板,位于所述第二可调台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可调台板上设置有所述夹持送料机构;

所述第二可调台板和所述第三可调台板通过第一导向轴与所述第一可调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可调台板和所述第三可调台板随所述第一可调台板的运动而运动。

可选的,所述调高机构还包括第四可调台板,所述第四可调台板位于所述第二可调台板和第三可调台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可调台板、所述第三可调台板部分重叠,所述第四可调台板通过第二导向轴与所述第一可调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可调台板上设置有所述放料机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可调台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可调台板上,所述第一导向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台板和第二可调台板,且所述第一导向轴与所述第二可调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固定台板可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高机构还包括从动丝杆,所述从动丝杆通过链条与所述丝杆连接,且所述从动丝杆随着所述丝杆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从动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可调台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侧部固定台板上,所述从动丝杆的螺母与所述第一可调台板连接,在所述从动丝杆和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可调台板带动所述第二可调台板、所述第三可调台板和所述第四可调台板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机架、放料机构、转动机构、拉料机构和夹持送料机构,放料机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用于放置片状原料的夹槽,并且通过转动机构、拉料机构和夹持送料机构实现自动输送,使得原料在上料过程中保持等间距上料和输送,使得原料在后续镀锡的工艺中镀层均匀,并且镀度一致,保证产品的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半自动上料装置100包括机架10、放料机构20、转动机构30、拉料机构40和夹持送料机构50。该半自动上料装置100用于输送片状的原料,例如,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引线框架。

在此,将沿图1中X所指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沿图1中Y所指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

具体的,放料机构20设置在机架10上,该放料机构20包括一链带21和设置在链带21上的多个凸条22,相邻两凸条22之间形成夹槽23。片状的原料可通过人工直立放置在该夹槽23中,且该夹槽23的尺寸稍微略大于一个片状原料的大小。放料机构20的两侧边还设置有挡板24,该挡板24用于防止原料在放料机构20移动的过程中向边侧甩出。

转动机构30包括驱动电机31、从动轮32和绕在驱动电机31输出轴上和从动轮32上的链条33。放料机构20位于该链条33上。链条33在驱动电机31的驱动下绕该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和从动轮32移动,链条33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放料机构20向第一方向移动。放料机构20在移动的过程中将原料向前输送。

在放料机构20移动的方向上设置有出料槽口25,该出料槽口25沿第二方向设置,且该出料槽口25的尺寸稍大于原料尺寸,使得原料能够从该出料槽口 25中竖直地被拉出。放料机构20移动到位时,即放料机构20的夹槽23对准该出料槽口25时,放料机构20停止移动。

拉料机构40将放料机构20夹槽23中的原料从该出料槽口25中拉出。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其为拉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拉料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电缸41、设置在电缸41上的滑台43、设置在该滑台43上的夹具44 和驱动电机42。滑台43在驱动电机42的驱动沿电缸41向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该夹具44向第二方向移动。夹具44用于夹紧原料,其包括夹紧气缸45和两夹块441,两夹块441在夹紧气缸45的驱动下能够相互靠近以夹紧原料。在夹紧原料后,夹具44在滑台43的带动下向第二方向移动,以将原料向第二方向输送。当滑台43将夹紧44输送到位时,即输送至夹持送料机构50的入口时,该滑台43停止移动。

在滑台43移动的路径上设置有限位传感器47,限位传感器47用于滑台43 的移动超出预定位置时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通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报。具体的,该滑台43靠近该限位传感器47的一侧设置有接触臂46,当滑台43到达限位传感器47所在的位置时,接触臂46接触到该限位传感器47,限位传感器47将产生一报警信号并传送至控制中心。

如图2所示,夹持送料机构50包括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51和第二夹持送料皮带组52。

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51包括两组第一辊轮511和分别连接在两组第一辊轮 512外侧的第一皮带512,两第一皮带512之间形成一间隙。当拉料机构40将原料拉出,并移动到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51的入口时,驱动气缸53动作,驱动两组第一辊轮511相向移动(即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彼此之间的间隙变小以夹紧原料。夹紧原料后,两第一皮带511在电机的驱动下传动,并带动夹紧的原料沿第二方向前输送。

第二夹持送料皮带组52包括两组第二辊轮521和分别连接在两组第二辊轮 521外侧的第二皮带522,第二皮带522可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传动。两第二皮带522之间形成一夹缝,该夹缝的大小能够容纳原料通过且能够夹紧原料。在该夹缝的入口处设置有一弹簧(未图示)。当原料从第一夹持送料皮带组51达到第二夹持送料皮带组52的夹缝入口时,原料在弹簧的弹力下被拉至该夹缝中。进入夹缝的原料在两第二皮带522的传动下向第二方向移动,直至到达电镀线上。

上述驱动第一皮带512和第二皮带522运动的电机可以是同一电机,该同一个电机可同时驱动该第一皮带512和第二皮带522传动运动。

进一步,上述半自动上料装置100还包括调高机构60,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原料。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调高机构 60包括第一固定台板61、第二固定台板62、第一可调台板63、第二可调台板 64、第三可调台板65、第四可调台板66、驱动电机67、丝杆68和从动丝杆69。

第一固定台板61和第二固定台板62固定在机架10上,第一固定台板61、第一可调台板63、第二固定台板62、第二可调台板64和第三可调台板65沿机架10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依次排列。

丝杆68的一端贯穿第一可调台板63后固定在第二固定台板62上,另一端与驱动电机67相连。丝杆68在该驱动电机67的驱动下发生转动。从动丝杆69 通过链条681与丝杆68连接。该从动丝杆69随着丝杆68的转动而转动。

丝杆68贯穿第一可调台板63,且丝杆68的螺母与该第一可调台板63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可调台板63在丝杆68转动时随螺母做上下直线移动。

第二可调台板64、第三可调台板65通过第一导向轴601与第一可调台板 63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轴601贯穿第二可调台板64后与该第二可调台板64固定连接。该第一导向轴601贯穿第二固定台板62,且通过轴承602与该第二固定台板62可转动连接,以减少第一导向轴601在上下升降时对第二固定台板62 产生的摩擦。通过该第一导向轴601,第二可调台板64和第三可调台板65可随第一可调台板63做上下直线移动。第二可调台板64上设置有拉料机构40,第三可调台板65上设置有夹持送料机构50,因此,拉料机构40和夹持送料机构 50可随第二可调台板64和第三可调台板65的升降而升降,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原料的拉料和送料。

第四可调台板66位于第二可调台板64和第三可调台板65之间,且该第四可调台板66与第二可调台板64、第三可调台板65部分重叠。从动丝杆6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台板61上,另一端固定在侧部固定台板604上,该从动丝杆 69的螺母与第一可调台板63连接,第一可调台板63在丝杆68和从动丝杆69 转动时做上下升降运动。并且第四可调台板66通过第二导向轴603与第一可调台板63固定连接,因此,第四可调台板66也可随第一可调台板63做上下升降运动。该第四可调台板66用于放置放料机构20,因此,放料机构20的高度也是可调的。

因此,在从动丝杆69和丝杆68转动时,第一可调台板63可带动第二可调台板64、第三可调台板65和所述第四可调台板66上下移动,实现放料机构20、拉料机构40和夹持送料机构50的高度调节,以适用于输送不同高度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机架、放料机构、转动机构、拉料机构和夹持送料机构,且放料机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用于放置片状原料的夹槽,并且采用转动机构、拉料机构和夹持送料机构实现自动输送,使得原料在上料过程中保持等间距上料和输送,使得原料在后续镀锡的工艺中镀层均匀,并且镀度一致,保证产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