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777发布日期:2019-03-15 20:1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



背景技术:

升降机,升降作业平台是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剪叉式、链条式、装卸平台等,升降机通常被用于救援和装修,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后的产物,1845年,第一台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

原有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大都在楼宇建筑时,顶层可能会出现杂石碎屑从升降机机架上方掉落砸伤施工人员的现象,并且施工时,大都在室外,当温度高太阳长时间照晒工作人员时,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身体出现不适,出现头晕情况,导致从升降机机架上坠落的危险,降低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大都在楼宇建筑时,顶层可能会出现杂石碎屑从升降机机架上方掉落砸伤施工人员的现象,并且施工时,大都在室外,当温度高太阳长时间照晒工作人员时,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身体出现不适,出现头晕情况,导致从升降机机架上坠落的危险,降低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包括机体组件、升降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升降机机体、防护撑杆和护栏,所述升降机机体为金属材质,所述防护撑杆位于所述升降机机体的底端,且与所述升降机机体焊接固定,所述护栏位于所述升降机机体的顶端,且与所述升降机机体螺接固定,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配电箱、提升机、钢缆、安全锁和滑轮支架,所述配电箱位于所述升降机机体的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升降机机体螺接固定,所述提升机位于所述升降机机体的右端内侧,且与所述升降机机体螺接固定,所述钢缆位于所述防护撑杆的底端内侧,且与所述护栏螺接固定,所述安全锁位于所述防护撑杆的内侧,且与所述防护撑杆螺接固定,所述滑轮支架位于所述钢缆的顶端,且与所述钢缆螺接固定,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架、防跌落架和防护网,所述防护架位于所述防护撑杆的顶端,且与所述防护撑杆螺接固定,所述防跌落架位于所述升降机机体的底端外侧,且与所述升降机机体螺接固定,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防护架的内侧,且与所述防护架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由防护架撑杆、撑杆转座、气弹簧和撑杆架锁座组成,所述防护架撑杆位于所述防护撑杆的顶端,且与所述防护撑杆通过所述撑杆转座转动连接,所述气弹簧位于所述防护撑杆的内侧,且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防护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架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撑杆架锁座焊接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撑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撑杆架锁座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架撑杆的底端焊接固定设置有卡轴,卡轴与卡槽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尼龙绳材质编织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防护架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防护撑杆的四周,且若干所述防护架均与所述防护撑杆通过所述撑杆转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防护网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升降机机体的顶端和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升降机机体的四周安装防护撑杆,在防护撑杆上设置防护架,防护架可以自由收缩,不占用空间,不会影响工作,在使用时,可以撑开防护架,利用防护架上的防护网,对升降机机体内的工作人员形成保护,顶部的防护网可阻挡顶部掉落的杂物,并对阳光进行遮挡,具有遮阳降温作用,升降机机体的底部还具有防护网,通过底端的防护网可以避免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的现象,提高升降机机体的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组件;11、升降机机体;12、防护撑杆;13、护栏;20、升降组件;21、配电箱;22、提升机;23、钢缆;24、安全锁;25、滑轮支架;30、防护组件;31、防护架;311、防护架撑杆; 312、撑杆转座;313、气弹簧;314、撑杆架锁座;32、防跌落架; 33、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包括机体组件10、升降组件20和防护组件30,机体组件10包括升降机机体11、防护撑杆12和护栏13,升降机机体 11为金属材质,防护撑杆12位于升降机机体11的底端,且与升降机机体11焊接固定,护栏13位于升降机机体11的顶端,且与升降机机体11螺接固定,升降组件20包括配电箱21、提升机22、钢缆 23、安全锁24和滑轮支架25,配电箱21位于升降机机体11的底端内侧,且与升降机机体11螺接固定,提升机22位于升降机机体11 的右端内侧,且与升降机机体11螺接固定,钢缆23位于防护撑杆 12的底端内侧,且与护栏13螺接固定,安全锁24位于防护撑杆12 的内侧,且与防护撑杆12螺接固定,滑轮支架25位于钢缆23的顶端,且与钢缆23螺接固定,防护组件30包括防护架31、防跌落架 32和防护网33,防护架31位于防护撑杆12的顶端,且与防护撑杆 12螺接固定,防跌落架32位于升降机机体11的底端外侧,且与升降机机体11螺接固定,防护网33位于防护架31的内侧,且与防护架31卡合固定。

进一步的,防护架31由防护架撑杆311、撑杆转座312、气弹簧 313和撑杆架锁座314组成,防护架撑杆311位于防护撑杆12的顶端,且与防护撑杆12通过撑杆转座312转动连接,气弹簧313位于防护撑杆12的内侧,且气弹簧313的一端与防护撑杆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护架撑杆311转动连接,撑杆架锁座314焊接固定安装在防护撑杆12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防护架31由防护架撑杆311、撑杆转座312、气弹簧313和撑杆架锁座314组成,防护架撑杆311位于防护撑杆12的顶端,且与防护撑杆12通过撑杆转座312转动连接,气弹簧313位于防护撑杆12的内侧,且气弹簧313的一端与防护撑杆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护架撑杆311转动连接,撑杆架锁座314焊接固定安装在防护撑杆12的底端,用于防护架31的组装和撑起更加方便,且通过气弹簧313和撑杆架锁座314使防护架31的使用更加稳定,提高防护网33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撑杆架锁座314的内侧开设有卡槽,防护架撑杆311 的底端焊接固定设置有卡轴,卡轴与卡槽的横截面积相等。

本实施例中,撑杆架锁座314的内侧开设有卡槽,防护架撑杆311的底端焊接固定设置有卡轴,卡轴与卡槽的横截面积相等,用于防护架撑杆311的使用更加方便稳定,卡轴和卡槽的互相卡合固定,使防护架撑杆311在不使用时的收起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防护网33为尼龙绳材质编织结构。

本实施例中,防护网33为尼龙绳材质编织结构,用于增强防护网33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的,防护架31的数量为若干,若干防护架31分别对称分布在防护撑杆12的四周,且若干防护架31均与防护撑杆12通过撑杆转座31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护架31的数量为若干,若干防护架31分别对称分布在防护撑杆12的四周,且若干防护架31均与防护撑杆12通过撑杆转座312转动连接,用于防护网33可以通过防护架31安装在升降机机体11的顶端和底端,使防护网33的安装更加稳定方便。

进一步的,防护网3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防护网33分别对称分布在升降机机体11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施例中,防护网3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防护网33分别对称分布在升降机机体11的顶端和底端,用于增强升降机机体11的使用安全性,通过顶端的防护网33可以防止施工时有杂石碎屑掉落,砸伤施工人员,通过底端的防护网33可以避免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的现象,提高升降机机体11的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在升降机机体11的四周安装防护撑杆12,在防护撑杆12上设置防护架31,防护架31可以自由收缩,不占用空间,不会影响工作,在使用时,可以撑开防护架31,利用防护架上的防护网33,对升降机机体11内的工作人员形成保护,顶部的防护网33可阻挡顶部掉落的杂物,并对阳光进行遮挡,具有遮阳降温作用,升降机机体11的底部还具有防护网33,通过底端的防护网33可以避免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的现象,提高升降机机体11的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