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834发布日期:2019-06-22 00: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清洗消毒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



背景技术: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再次使用前通常会经过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目前通常有人工清洗消毒和机械清洗消毒两种方法,而人工清洗消毒通常采用清洗工作站来完成,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通常包含五个流程:初洗、酶洗、飘洗、消毒、最终漂洗,因此会对应的清洗工作站的五个洗消槽,分别为初洗槽、酶洗浸泡槽、次洗槽、消毒浸泡槽及末洗槽,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在需要浸泡的洗消槽加个槽盖,目前,普遍采用的都是带有一个把手的槽盖,而这样的槽盖有明显的缺陷,因为当用户拿尚未经清洗的医疗器械时,污染源会从未清洗的医疗器械传到手上,之后拿起槽盖盖上时,又把污染源从手传到了槽盖的把手上,当医疗器械清洗完成后,用户不管有没有更换手套,在拿起槽盖时,都有可能把槽盖的污染源传到了手上,之后再去接触已清洗的医疗器械,则有可能引起医疗器械二次污染,同理在消毒前后,也有可能造成同样的结果,这对于再次使用的医疗器械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以确保被污染的槽盖不会通过手的传递,再次污染,确保医疗器械再次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包括槽盖,槽盖上设有污染区把手、隔离区把手、洁净区把手和标识牌粘贴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把手在污染区把手和洁净区把手的中间,所述污染区把手、隔离区把手和洁净区把手下方都有标识牌粘贴区。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区把手、隔离区把手、洁净区把手和标识牌粘贴区与槽盖为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粘贴区在槽盖外表面一侧,可以对把手进行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区把手、隔离区把手、洁净区把手凹进槽盖内表面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当手接触到未清洗或消毒的医疗器械后,可以使用污染区把手对槽盖进行移动,当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完成后,移动槽盖时,可以更换手套后使用洁净区把手移动槽盖,在取出医疗器械时而不会有对其产生二次污染。

为了防止使用人员误操作,槽盖上在每一个把手下方留有标识牌粘贴区,可以粘贴相应标识予以提示,同时在污染区把手和洁净区把手之间设一个隔离区把手,减小交叉污染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槽盖的俯视图。

图2为槽盖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

1-槽盖,2-隔离区把手,3-污染区把手,4-标识牌粘贴区,5-洁净区把手,6-槽盖内表面, 7-槽盖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一种清洗工作站用槽盖,包括槽盖(1),槽盖(1)上设有污染区把手(3)、隔离区把手(2)、洁净区把手(5)和标识牌粘贴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把手(2)在污染区把手(3)和洁净区把手(5)的中间,所述污染区把手(3)、隔离区把手(2)和洁净区把手(5)下方都有标识牌粘贴区(4)。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区把手(3)、隔离区把手(2)、洁净区把手(5)和标识牌粘贴区(4)与槽盖(1)为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粘贴区(4)在槽盖外表面(7)一侧,可以对把手进行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区把手(3)、隔离区把手(2)、洁净区把手(5)凹进槽盖内表面(6)一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