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包装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491发布日期:2019-08-03 16:3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包装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包装秤。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定量包装,进而保证所包装的散料重量保持一致,满足客户的需要,传统的作业方式主要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采用人工作业工作效率低,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每次称量的精度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需要开发设计一种能够精确控制供给量并提高工作效率的定量包装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包装秤,自动称量并下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包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定量包装秤,包括进料装置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连通设置的称料装置和包装秤,所述称料装置包括储料罐和称重模块,所述储料罐的体积大于包装秤的体积,所述储料罐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包装秤连通,所述进料口与进料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称重模块为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罐两侧的两个重量传感器,两个重量传感器用于称量储料罐及其内部物料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和风力输送机,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料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风力输送机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称重模块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储料罐及其内部物料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储料罐的出料口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和所述称重模块均电性连接有一个控制器。

优选的,该定量包装秤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称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包装秤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称料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称料装置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为橡胶减震垫、弹簧减震垫或橡胶空气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包装秤上加装称料装置,既能起到暂时储存物料的作用,减少操作员因为等待上料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又能通过称重模块定量的将物料输送至包装秤,提高包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称料装置;11、储料罐;12、称重模块;2、包装秤;3、进料管;4、风力输送机;5、电动阀门;6、固定架;7、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一种定量包装秤,包括进料装置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连通设置的称料装置1和包装秤2,所述称料装置1包括储料罐11和称重模块12,所述储料罐11的体积大于包装秤2的体积,所述储料罐11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包装秤2连通,所述进料口与进料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包装秤2上加装称料装置1,既能起到暂时储存物料的作用,减少操作员因为等待上料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又能通过称重模块12定量的将物料输送至包装秤2,提高包装精度。在包装秤2的上方设置称料装置1,不需要额外的输送装置,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即可输送至包装秤2中,并通过称重模块12控制物料的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包装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模块12为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罐11两侧的两个重量传感器,两个重量传感器用于称量储料罐11及其内部物料的重量,两个重量传感器通过支撑所述储料罐11的侧壁称量储料罐11及其内容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3和风力输送机4,所述进料管3的一端与所述储料罐1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管3的另一端与风力输送机4的输出端连通。

通过风力输送机4将待包装物料通过进料管3输送至储料罐11中,进行储存,减少操作员因为等待上料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使操作人员可以实现连续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模块12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储料罐11内物料的重量。

通过显示屏可以直观的看见储料罐11中剩余物料的重量,方便操作人员开启输送装置向储料罐11中输送物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罐11的出料口设置有电动阀门5,所述电动阀门5和所述称重模块12均电性连接有一个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和称重模块12协同作用,精确控制包装物料的重量,达到定量的效果,具体的,控制器根据称重模块12反馈的物料重量控制电动阀门5的开合,使得包装秤2包装的物料的量达到定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该定量包装秤还包括固定架6,所述称料装置1安装于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所述包装秤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6的底部并位于所述称料装置1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料装置1与所述固定架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7,所述减震装置7为橡胶减震垫、弹簧减震垫或橡胶空气弹簧。

在称料装置1与固定架6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7,可以尽量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震动,防止称重模块12的重量结果产生偏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减震装置7。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