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纸蜂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294发布日期:2019-06-05 23:2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纸蜂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纸蜂窝。



背景技术:

纸蜂窝是根据自然界蜂巢结构的原理制作而成,它是把瓦楞原纸用胶粘结的方法连接成无数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从而形成了一个纸芯受力的整体构件,其具有重量轻、平压强度大和缓冲性能好等优点,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包装运输和农业等领域,但是现有纸蜂窝的耐折性和耐穿透性较差,在对货物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局部的挤压而变形,从而对其内部的货物造成损伤,且其印刷的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现代装饰装潢的需求,进而限制了纸蜂窝在包装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纸蜂窝,具备耐折及耐穿透性好、印刷的适应性强、对货物的保护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纸蜂窝的耐折性和耐穿透性较差,在对货物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局部的挤压而变形,从而对其内部的货物造成损伤,且其印刷的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现代装饰装潢的需求,进而限制了纸蜂窝在包装方面应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纸蜂窝,包括蜂窝纸板,所述蜂窝纸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顶端与防穿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穿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顶端与印刷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蜂窝纸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蜂窝纸板、加强筋板、防穿层、密封层、印刷层和防护层之间均采用的是室温固化粘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板成井字型结构水平的粘接在蜂窝纸板与防穿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印刷层采用的是镭射膜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层采用的是以石蜡和氧化聚乙烯为主要物质组合混合而成的防水涂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采用的海绵材质,且防护层的厚度设为5厘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的纸蜂窝,通过加强筋板及防穿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蜂窝纸板的耐折性及耐穿透性,从而避免了纸蜂窝在对货物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局部的挤压而变形,进而对其内部的货物造成损伤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该蜂窝纸板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2、该新型的纸蜂窝,通过印刷层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的在蜂窝纸板的表面印制各种花纹图案,同时对于防护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缓解蜂窝纸板内的货物因为晃动而造成的摩擦损伤,进一步提高了该蜂窝纸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强筋板的俯视图。

图中:1、蜂窝纸板;2、加强筋板;3、防穿层;4、密封层;5、印刷层;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的纸蜂窝,包括蜂窝纸板1,蜂窝纸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板2,加强筋板2的顶端与防穿层3的底端固定连接,加强筋板2成井字型结构水平的粘接在蜂窝纸板1与防穿层3之间,对于加强筋板2井字型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了蜂窝纸板1的耐折性,同时可以减少加强筋板2的用料,从而降低了蜂窝纸板1的整体重量,防穿层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层4,密封层4的顶端与印刷层5的底端固定连接,密封层4采用的是以石蜡和氧化聚乙烯为主要物质组合混合而成的防水涂层,对于密封层4上防水涂层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的水汽进入到蜂窝纸板1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的货物造成损伤的问题,印刷层5采用的是镭射膜结构,蜂窝纸板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层6,蜂窝纸板1、加强筋板2、防穿层3、密封层4、印刷层5和防护层6之间均采用的是室温固化粘接的方式连接,对于温室固化粘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该蜂窝纸板的牢固性及密封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蜂窝纸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间隙的问题,防护层6采用的海绵材质,且防护层6的厚度设为5厘米。

工作原理,在使用蜂窝纸板1时,可以利用印刷层5在蜂窝纸板1的外表面印刷任何需要的花纹图案,同时在加强筋板2及防穿层3的作用下,可以防止蜂窝纸板1被尖锐的物体刺穿,且密封层4的作用下,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蜂窝纸板1中,同时在防护层6的作用下减缓了蜂窝纸板1内腔中货物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