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定量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626发布日期:2019-04-16 23:3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精密定量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输送线上的定量投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精密定量杯。



背景技术:

现有猪用饲料输送系统中所使用的可调定量杯,多是在筒形壳体的一侧内壁设有下料筒,下料筒的上口开在筒形壳体的顶部,下料筒的内侧壁上开有条状的下料口,在下料口的两侧设有竖向滑槽,在下料筒对侧的壳体外壁上也设有竖向滑槽,挠性滑板在下料筒与筒形壳体的滑轨中往复滑动,以通过调整下料口的开度大小达到调整每次下料量的多少。由于下料筒位于筒形壳体的一侧,因而从下料口流出的饲料是斜向下流落到筒形壳体的底部下锥斗中,直到筒形壳体内的饲料顶面的最高端封住下料口为止,从而完成向定量杯中的一次饲料量的投放。当滑板位于下料口的最低位置时,完成一次投放的量即为该定量杯的每次最小投放量,此时的最小投放量是下料筒与下锥斗中的饲料量的总和。这种可调定量杯存在的问题,一是属于粗放性调整,几乎没有每次投放量的调整精度可言;二是每次投料的最小投放量一般都在500克以上,调节精度误差在100克左右,不能满足用户的300克/次的最低投放量的使用需要,也不能满足每次下料量的调节精度在50克以内的调节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精密定量杯,以解决现有定量杯存在的最低投放量过大和料量调节不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密定量杯,包括料筒、内托盘、进料机构、伸缩式下料管以及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在料筒下端开有出料口,在料筒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内托盘位于料筒内,其外侧壁与料筒内壁相贴合,在所述内托盘上开有排料口,在排料口处设置有启闭排料口的阀板;所述进料机构安装在料筒的进料口上,用以将输送管道内的物料传送到所述料筒内;所述伸缩式下料管连接在进料机构的下部,用以向料筒内导入物料,所述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用以调节伸缩式下料管在料筒内的下探高度。

所述内托盘包括上大下小的承料斗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料斗周边的直立侧板,所述直立侧板与料筒内壁相贴合,所述承料斗的下端口即为所述排料口。

所述阀板铰接在所述排料口的底面,在料筒或进料机构上设置有转轮,第一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阀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轮上,通过转动转轮即可控制阀板的启闭。而转轮可以通过环绕其上的支绳与输送线上的主牵拉绳的连接,并在主牵拉绳的往复拉动下,实现经由支绳带动下的往复转动,由此实现对定量杯下料的统一集中控制。并且,由于第一拉绳所受的荷载力是由转轮的轮轴所承担,因此,支绳拉动转轮转动的力很小,其无需克服定量杯中物料的荷载力,所以导致主牵拉绳的整体拉力的大幅降低。此举可有效降低主牵拉绳的拉伸长度的改变,避免了输送线上前端定量杯已经开启到极端位而尾端定量杯还没有被打开的情况出现。

在所述内托盘的直立侧板的外壁上开有两列以上竖直排列的若干凹坑,在所述料筒的内壁对应位置上设有凸起,通过所述凸起与不同高度上的凹坑的嵌套配合,即可调节内托盘在料筒中的设置高度。

所述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旋钮和第二拉绳,所述升降旋钮设置接在所述进料机构上,第二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升降旋钮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伸缩式下料管的下部,旋转升降旋钮即可调节伸缩式下料管的下探高度。

在所述伸缩式下料管的下部设有横向平伸的指针,在指针所对的料筒筒壁上标有标高线,用以在调节时通过指针指示伸缩式下料管的下探高度。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底座、左卡盖、右卡盖以及开关板;所述底座下部为上大下小的椭圆锥形壳体,底座上部为水平的半圆形套,所述椭圆锥形壳体的下端口为大径方向与所述半圆形套的轴向一致的椭圆形,在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料筒上的固定板;在所述底座上部的两端分别卡接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左卡盖和右卡盖,左卡盖与右卡盖之间留有空隙;在左、右卡盖与半圆形套的内侧面上开有圆槽,在圆槽内安装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开关板,在所述开关板的外侧设有拨片,所述拨片位于左右卡盖之间的空隙处,通过拨动所述拨片使所述开关板绕其轴线旋转,使所述半圆形套和椭圆锥形壳体之间连通或隔开,以实现所述进料机构的开启和关闭。

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两外侧分别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两条凸棱,所述两条凸棱之间形成燕尾槽;所述左卡盖与右卡盖内侧壁上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凸棱相对应的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燕尾形条棱;通过所述燕尾形条棱与所述燕尾槽的配合以及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之间的配合使所述左卡盖与右卡盖卡接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伸缩式下料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大径方向与所述底座下端口椭圆的大径方向一致。

所述料筒由形状相同的两个壳体扣合而成,两个壳体轴对称布置,两壳体之间通过快速紧固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式下料管的设计和定量杯内托盘的设置,既可实现定量杯内部的中心下料,使每次下料量的调节精度较之侧向下料调节方式可有明显提高;又可通过伸缩式下料管的下探高度距内托盘的配合,消除了定量杯锥斗部分的盛料量,可实现小微投料量的精密调节;还可在伸缩式下料管下探到内托盘之后,实现最小投料量的控制,此时的每次投料量只有伸缩式下料管中的物料量,是最小的投料量。

定量杯中的内托盘能够上下调节,以进一步提高每次投料量的调节精度。由于饲养场在生猪饲养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饲料投放量,这样,只需调节伸缩式下料管的下探高度,即可控制每次饲料投放量的多少,从而满足生猪不同成长时期的食量需要。由于伸缩式下料管位于料筒的中间,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饲料通过伸缩式下料管进入料筒之后,在内托盘上向四周均匀分散,虽然也会形成一定的坡度,但相对于现有定量杯的偏置下料来说,其调节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定量杯壳体上设置了与实际下料量相对应的刻度,并由设置在伸缩式下料管下端的指针予以指示,从而使定量杯能够精准地控制投放量。料筒采用两瓣式的壳体结构,生产时只需一套注塑模具,两壳体之间通过快速紧固机构连接,既可免除使用紧固螺钉紧固连接的繁琐操作,又可提高安装工作效率,加快输送线的整体安装速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精准的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具有较小的最小投放量,并且使用方便,安装快捷。本实用新型定量杯的最低投放量可达到250克/次,调节精度可达20克,满足了用户对最低投放量和调节精度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主绳同步控制转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机构;2、料筒;3、伸缩式下料管;4、内托盘;5、进料口;6、阀板;7、出料口;8、第一拉绳;9、升降旋钮;10、转轮;11、快速紧固机构;12、第二拉绳;13、支绳;14、主牵拉绳;1-1、底座;1-2、开关板;1-21、开关孔;1-22、拨片;1-3、左卡盖;1-4、右卡盖;1-5、固定板;2-1、圆形卡槽;3-1、指针;4-1、直立侧板;4-2、承料斗;4-3、凹坑;4-4、排料口;9-1、转轴;11-1、阶梯孔;11-2、固定钉;11-3、楔形垫片;11-4、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机构1、料筒2、伸缩式下料管3、内托盘4以及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在料筒1的下端开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7,上端开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5。内托盘4位于料筒2内部的下端,且内托盘4的外侧壁与料筒2的内壁贴合,内托盘4的上下位置可调,在内托盘4的底部开有排料口4-4,在排料口4-4处设置有启闭排料口4-4的阀板6。进料机构1用于将输送管道内的饲料送进料筒2,进料机构1安装在料筒2的进料口5上,并且在进料口5处安装有与进料机构1相连通的竖直的伸缩式下料管3,伸缩式下料管3的长度是通过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来调节的。伸缩式下料管3是由依次套接的多根套管组成的,套管的具体数量为四根,在最下端的套管上还设有用于连接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的吊耳。伸缩式下料管3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大径方向与进料机构1底座1-1的下端口的椭圆大径方向一致。

内托盘4包括上大下小的承料斗4-2与设置于承料斗4-2四周的直立侧板4-1,承料斗4-2的下端口即为排料口4-4,直立侧板4-1的外侧壁与料筒2的内壁贴合,在直立侧板4-1的外壁上开有竖直排列的凹坑4-3,在料筒2内壁下端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该凹坑4-3相对应的凸起,通过凸起和不同凹坑4-3的配合来调节内托盘4的高度。

阀板6铰接在排料口4-4的底面,在料筒2或进料机构1上设置有转轮10,第一拉绳8的一端连接在阀板6上,另一端连接在转轮10上,通过转动转轮10即可控制阀板6的启闭。而转轮10可以通过环绕其上的支绳13与输送线上的主牵拉绳14的连接,并在主牵拉绳14的往复拉动下,实现经由支绳13带动下的往复转动,由此实现对定量杯下料的统一集中控制(如图5所示)。并且,由于第一拉绳8所受的荷载力是由转轮10的轮轴所承担,因此,支绳13拉动转轮10转动的力很小,其无需克服定量杯中物料的荷载力,所以导致主牵拉绳14的整体拉力的大幅降低。此举可有效降低主牵拉绳14的拉伸长度的改变,避免了输送线上前端定量杯已经开启到极端位而尾端定量杯还没有被打开的情况出现。

下料管伸缩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旋钮9与第二拉绳12,升降旋钮9安装在进料机构的外壳上,升降旋钮包括有转轴9-1,第二拉绳12一端缠绕在转轴9-1上,另一端系在伸缩式下料管3下部的吊耳上,旋转升降旋钮9通过第二拉绳12带动伸缩式下料管3上下伸缩。

在伸缩式下料管3的下部设有横向平伸的指针3-1,在指针3-1所对的料筒2筒壁上标有标高线,用以在调节时通过指针3-1指示伸缩式下料管3的下探高度,其中料筒2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以便于观察指针高度。

如图2所示,进料机构1包括底座1-1、左卡盖1-3、右卡盖1-4以及开关板1-2;底座1-1下部为上大下小的椭圆锥形壳体,上部为水平的半圆形套,椭圆锥形壳体的下端口为大径方向与半圆形套的轴向一致的椭圆形,在底座1-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料筒2上的圆形固定板1-5。在底座1-1上部的两端分别卡接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左卡盖1-3和右卡盖1-4,左卡盖之1-3和右卡盖1-4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左、右卡盖与半圆形套的内侧面上开有圆槽,在圆槽内安装有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开关板1-2,在开关板1-2的外侧设有凸起1-22,凸起1-22位于左、右卡盖之间的空隙处,通过拨动凸1-22使开关板1-2绕其轴线旋转,以实现进料机构的开启和关闭。为了将左卡盖1-3和右卡盖1-4之间的缝隙密封,开关板1-2的横截面为整圆或接近整圆的弧形,并且在开关板1-2上开有椭圆形的开关孔1-21,开关孔1-21的形状与半圆形套和椭圆锥形壳体交界处的椭圆孔相同,当开关板1-2旋转时,两个椭圆孔重合或错开,以实现开启和闭合的功能。

其中,在底座1-1上端的两个外侧分别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分布的两条凸棱,两条凸棱之间形成燕尾槽;左卡盖1-3与右卡盖1-4内侧壁上相应位置设有与凸棱相对应的两个凹槽,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燕尾形条棱;通过燕尾条棱与燕尾槽的配合以及凸棱与凹槽之间的配合使左卡盖1-3与右卡盖1-4卡接在底座1-1上。

如图4所示,为了使料筒2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使其生产设备成本降低,料筒2采用两瓣式扣合壳体结构。料筒2由形状相同的两个壳体扣合而成,两壳体之间通过快速紧固机构11固定连接在一起。料筒2的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倒锥形斗,料筒的下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斗,进料口5设于倒锥形斗的上端口处,出料口7设于锥形斗的下端口处,在进料口5的内侧壁上开有用于固定进料机构的圆形卡槽2-1,壳体扣合时,直接将送料装置1的固定板1-5放在圆形卡槽2-1内即可将送料装置1固定在料筒2上。

其中,如图6所示,快速紧固机构11包括设在两个壳体贴合面上的凸耳11-4、楔形垫片11-3以及固定钉11-2。在凸耳11-4上开有阶梯孔11-1,该阶梯孔11-1包括同轴心的圆孔与长孔,长孔的长度略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长孔为轴对称形状,长孔可以为长圆孔、椭圆孔或矩形孔等形状。楔形垫片11-3的外侧面为半圆形,内侧面与长孔内壁的形状相同,顶面和底面为平面,在顶面一端设有圆滑的斜面,斜面一端与底面相交,另一端与顶面相交,斜面与顶面之间圆滑过渡。楔形垫片11-3在使用时为两个组合在一起使用,两个楔形垫片11-3轴对称布置在其中一个阶梯孔11-1的圆孔内。固定钉11-2包括头部、尾部以及将头部和尾部连接的连接部,头部的形状与长孔一致且略小于长孔,尾部略小于圆孔,并在尾部的端面上设有便于螺丝刀使用的槽口,槽口可以为十字、一字、内六角、内三角等形状。连接部为圆柱形,且其长度为两个长孔以及一个楔形垫片的总厚度。

其中,楔形垫片11-3与固定钉11-2为注塑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也为注塑件,为了安装方便,可以将楔形垫片11-3与壳体的凸耳11-4设计为一体,在壳体一侧的凸耳11-4内设有楔形垫片11-3,由于壳体轴对称设置,在扣合时将固定钉11-2从没有楔形垫片的阶梯孔11-1穿入,穿过两个阶梯孔11-1后,使用螺丝刀通过槽口旋转固定钉11-2,使其沿着楔形垫片11-3的斜面移动,逐渐将两个壳体压紧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