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提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769发布日期:2019-05-17 20:2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瓶提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瓶提起装置。



背景技术:

药瓶是盛装药品的容器,特别是玻璃药瓶,常用来盛装各种液体药品,药瓶的完整性,密封性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更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健康的重要事项。因此一般的药瓶检测都会涉及多检测工序进行多次检测,确保药瓶的检测精度,进一步保证药瓶的出产质量。现有药瓶检测线中,通常不同检测工序在不同的检测线上完成,而不同检测线之间的过渡方法通常是下一检测线对应设于上一检测线下方,当药瓶经过上一检测线检测后,直接掉入下一检测线,或者有机械手推入下一检测线;而这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玻璃药瓶的损坏;另外上一检测线与下一检测线之间采用上下设置的方式连接时,两检测线之间必定会有缝隙,检测药瓶时药瓶容易卡塞在两检测线衔接的地方,进而影响整个药瓶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能够快速将上一检测线药瓶准确的放置在下一检测线上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瓶提起装置,本装置能够解决药瓶在现有药瓶检测装置的不同检测线之间过渡时容易卡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瓶提起装置,包括基座、变距结构、抓取结构、传动结构,变距结构设置于基座上,抓取结构固定设置于变距结构上,传动结构与变距结构连接。

进一步,抓取结构包括若干个抓取件,抓取件包括连接部和吸抓部,连接部与变距结构连接,吸抓部的抓取端设为弧形,吸抓部中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真空吸嘴,真空吸嘴前端设置有吸盘。

较佳的,基座包括第一竖直基板,第一竖直基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左端板和第一右端板,第一左端板中部与第一竖直基板的左端连接,第一竖直基板的中间横向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块。

较佳的,变距结构由若干个第一张开销连接的若干个第一夹头安装块构成,中间两个相邻的第一夹头安装块之间的第一张开销通过螺母安装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竖直基板上;

第一夹头安装块中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端部设有限位板,第一张开销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夹头安装块中部的限位槽内,第一夹头安装块上部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夹头安装块下部与抓取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较佳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设于第一左端板和第一右端板之间,第一丝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分别与变距结构两端的第一夹头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一丝杆位于第一左端板外侧端设有第一大齿轮,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皮带连接。

进一步,基座包括第二竖直基板,第二竖直基板左右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二左端板和第二右端板,第二左端板的中部与第二竖直基板的端面连接,第二竖直基板的后面上设有第二电机安装板;

第二竖直基板的中间横向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滑块,第二竖直基板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分别对称的设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和下方,第二竖直基板中间设有中心定位块。

较佳的,变距结构由若干个组两根连杆交叉连接的若干个第二夹头安装块构成,每根连杆的中部通过螺母连接在第二夹头安装块上部中心处的销轴上,每根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连接在第二竖直基板上方和下方的对应的两处销轴上,

中间两个相邻的第二夹头安装块之间的连杆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中心定位块上,第二夹头安装块上部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夹头安装块下部与抓取件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较佳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设于第二左端板和第二电机安装板之间,第二丝杆上分别设有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分别与变距结构两端的第二夹头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丝杆位于第二电机安装板外侧端设有第二大齿轮,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皮带连接。

进一步,基座包括第三竖直基板,第三竖直基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左端板和第三右端板,第三右端板中部与第三竖直基板的右端连接;

变距结构包括两根第三丝杆,两根第三丝杆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于第三左端板和第三右端板之间,两根第三丝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三丝杆螺母和丝杆导向轴承,位于上方的第三丝杆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依次设有丝杆导向轴承和第三丝杆螺母,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依次设有第三丝杆螺母和丝杆导向轴承;

传动结构包括小带轮和两个互相啮合的第三大齿轮和第三小齿轮,小带轮通过皮带与大带轮连接,大带轮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的右端,第三大齿轮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的左端,第三小齿轮对应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三丝杆的左端;

抓取结构包括固定抓取件和若干个移动抓取件,固定抓取件固定设置在第三丝杆中间,移动抓取件通过成套设置的第三丝杆螺母和丝杆导向轴承连接在第三丝杆上,移动抓取件对称分部在固定抓取件两边。

较佳的,基座后面上设置有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距结构的设计,可以调整上一药瓶加工工序与下一药瓶加工工序的排列距离,使相邻两工序之间药瓶的转接过程更佳快速准确,同时也防止了药瓶从上一加工工序降落至下一工序过程中,瓶子因为摔落而出现损坏的情形,另外还可防止药瓶卡设在两工序衔接之处造成检测器械停止作业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线检查药瓶的效率和药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变距结构和抓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基座和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横”、“纵”、“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7所示,一种药瓶提起装置,包括基座1、变距结构2、抓取结构3、传动结构4和电机5,变距结构2设置于基座1上,抓取结构3固定设置于变距结构2上,电机5与传动结构4连接,传动结构4与变距结构2连接。

抓取结构3包括若干个抓取件311,抓取件311包括连接部和吸抓部,连接部与变距结构2连接,吸抓部的抓取端设为弧形,吸抓部中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真空吸嘴312,真空吸嘴312前端设置有吸盘313。

基座1包括第一竖直基板111,第一竖直基板1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左端板112和第一右端板113,第一左端板112中部与第一竖直基板111的左端连接,第一左端板113的后部上设有电机5,第一竖直基板111的中间横向设有第一固定板114,第一固定板114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块115。

变距结构2由九个第一张开销211连接的十个第一夹头安装块212构成,中间两个相邻的第一夹头安装块212(即第五和第六第一夹头安装块212)之间的第一张开销211通过螺母安装块固定连接在第一竖直基板111上,第一夹头安装块212中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端部设有限位板,第一张开销211的两端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夹头安装块212中部的限位槽内,第一夹头安装块212上部与第一滑块115固定连接,第一夹头安装块212下部与抓取件311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传动结构4包括第一丝杆411,第一丝杆411通过轴承设于第一左端板112和第一右端板113之间,第一丝杆4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螺母分别与变距结构2两端的第一夹头安装块212固定连接,第一丝杆411位于第一左端板113外侧端设有第一大齿轮413,第一大齿轮413与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小齿轮414皮带连接;另外,第一大齿轮和第一小齿轮外设有齿轮罩,第一丝杆外设有丝杆罩;用于防止灰尘和防止员工操作时误伤,同时,基座1后面上设置有安装座6,可通过安装座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生产线上。

本实施例通过电机带动第一小齿轮转动,然后通过第一小齿轮啮合带动第一大齿轮转动,再通过第一大齿轮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与第一丝杆螺母配合,将第一大齿轮的旋转动力转为第一丝杆螺母的水平移动动力;通过第一丝杆螺母带动变距结构移动,变距结构带动抓取结构移动,进而实现药瓶的移动。

实施例2

如图8至10所示,基座1包括第二竖直基板121,第二竖直基板12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左端板122和第二右端板123,第二左端板122的中部与第二竖直基板121的端面连接,第二竖直基板121的后面上设有第二电机安装板126,第二电机安装板126上设有电机5;

第二竖直基板121的中间横向设有第二固定板124,第二固定板124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滑块125,第二竖直基板121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127,滑槽127分别对称的设在第二固定板124的上方和下方,第二竖直基板121中间设有中心定位块128。

变距结构2由十组两根连杆221交叉连接的十个第二夹头安装块222构成,每根连杆221的中部通过螺母连接在第二夹头安装块222上部中心处的销轴上,每根连杆22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连接在第二竖直基板121上方和下方的对应的两处销轴上,螺母与连杆之间均垫设有自润滑垫,可提高连杆变距的灵敏性;中间两个相邻的第二夹头安装块222之间的连杆221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中心定位块128上,第二夹头安装块222上部与第二滑块125固定连接,第二夹头安装块222下部与抓取件311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传动结构4包括第二丝杆421,第二丝杆421设于第二左端板122和第二电机安装板126之间,第二丝杆421上分别设有第二丝杆螺母422,第二丝杆螺母422分别与变距结构2两端的第二夹头安装块222固定连接,第二丝杆421位于第二电机安装板126外侧端设有第二大齿轮423,第二大齿轮423与电机输出端的第二小齿轮424皮带连接;另外,第二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外设有齿轮罩,第二丝杆外设有丝杆罩,用于防止灰尘和防止员工操作时误伤;变距结构外也设有防尘罩;用于防止灰尘。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丝杆带动变距结构移动,由于相邻的第二夹头安装块通过连杆是呈菱形连接,故第二丝杆拉动其中一个角变形,进而带动相邻的第二夹头安装块移动,实现了药瓶在抓取结构上的变距,同样具有变距效果。同时,基座1后面上设置有安装座6,可通过安装座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生产线上。

实施例3

如图11至13所示,基座1包括第三竖直基板131,第三竖直基板1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左端板132和第三右端板133,第三右端板133中部与第三竖直基板131的右端连接,为本实用新型提高基本的支撑;第三右端板133的后部上设有电机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机。

变距结构2包括两根第三丝杆231,两根第三丝杆231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于第三左端板132和第三右端板133之间,两根第三丝杆2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丝杆螺母232和丝杆导向轴承233,位于上方的第三丝杆231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依次设有丝杆导向轴承233和第三丝杆螺母232,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231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依次设有第三丝杆螺母232和丝杆导向轴承233;通过两根丝杆的配合,可将电机的旋转动力转换为第三丝杆螺母水平移动的动力。

传动结构4包括设于电机5输出端的小带轮431和两个互相啮合的第三大齿轮433和第三小齿轮434,小带轮431通过皮带与大带轮432连接,大带轮432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231的右端,第三大齿轮433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三丝杆231的左端,第三小齿轮434对应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三丝杆231的左端;通过传动结构的设计,将电机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大带轮和小带轮的配合传递给第三丝杆丝杆,在通过两根第三丝杆和第三丝杆螺母的配合来实现第三丝杆螺母的水平移动。

抓取结构3包括固定抓取件331和四个移动抓取件332,固定抓取件331固定设置在第三丝杆231中间,移动抓取件332通过成套设置的第三丝杆螺母232和丝杆导向轴承233连接在第三丝杆231上,固定抓取件331两边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移动抓取件332;在抓取结构吸抓药瓶后,由于抓取结构与变距结构固定连接,变距结构有固定连接在第三丝杆螺母上,故使得药瓶跟着丝杆螺母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两根丝杆配合传动,进而实现变距结构的移动,也具有实现药瓶移动的效果。

本具体使用过程,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设置在具体的生产或检测线中,接着启动整个生产或检测线,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通电,然后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应的丝杆结构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转为相应丝杆螺母的水平运动,通过丝杆螺母带动不同的变距结构运动,由于变距结构与吸抓药瓶的抓取结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药瓶的移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 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 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