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物件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生活中,卡片的使用十分广泛,现在市面上所使用的非接触式卡片的厚度也是多种多样,从1毫米厚的非接触IC卡到5毫米厚的RFID复合式通行卡,卡片厚度范围差距超过5毫米,如何能同时兼容多种厚度的卡片,是卡片传输机构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的卡片传输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只能传送一种厚度的卡片,使用局限大;2、由于设计时,传送机构对传输卡片厚度有一定限制,当卡片有弯曲、起翘时,容易出现卡卡、卡片打滑等故障,容错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传输卡片机构传输卡片厚度单一,使用局限性大,容错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主动轮组件和浮动轮组件,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主动轮组件和第二主动轮组件,所述浮动轮组件包括第一浮动轮组件和第二浮动轮组件,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对应,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对应,所述浮动轮组件在与所述主动轮组件相贴和相离之间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和第二主动轮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接收动力的同步带轮,另一端均固定设置两个用于摩擦传送卡片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其一端通过轴一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绕轴一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其一端通过轴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绕轴二旋转运动,所述轴一与轴二相邻排列,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通过绕轴一旋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进行相贴或相离的移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通过绕轴二旋转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进行相贴或相离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与第二浮动轮组件在轴一、轴二之间呈钝角,且沿轴旋转的夹角范围为150°到180°。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包括第一浮动支架、第一从动轮组和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浮动支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浮动支架的第一端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一穿过该安装孔将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浮动支架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第一从动轮组,所述第一从动轮组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包括第二浮动支架、第二从动轮组和翘板;所述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浮动支架的第一端部,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浮动支架的第一端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二穿过该安装孔将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浮动支架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第二从动轮组,所述第二从动轮组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绕轴一旋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相离运动时,所述推板下压所述翘板并带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绕轴二旋转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相离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第一浮动轮组件的第一从动轮组侧,且位于靠近第一主动轮组的同步带轮方向。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检测卡片进入到该传送装置的卡片传送通道中的第一传感器,和检测卡片离开该传送装置的卡片传送通道的第二传感器。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通过主动轮组件与浮动轮组件之间的配合及相贴、相离之间的移动,随进入的卡片厚度自动调整二者之间相离的距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厚度的卡片,有效避免卡卡、卡片打滑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中第一浮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中第二浮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卡片准备进入传送通道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卡片进入传送通道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卡片出传送通道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支架;2-主动轮组件;21-第一主动轮组件;22-第二主动轮组件;201-同步带轮;202-滚轮;3-浮动轮组件;31-第一浮动轮组件;311-第一浮动支架;312-第一从动轮组;313-安装孔;314-推板;315-导向板;316-轴一;32-第二浮动轮组件;321-第二浮动支架;322-第二从动轮组;323-安装孔;324-翘板;325-轴二;4-扭簧;5-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卡片;A-第一主从动轮组区域;B-第二主从动轮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
实施列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用于支撑整个传送装置各部件;主动轮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浮动轮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且可绕其一端做旋转运动。所述主动轮组件2包括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二主动轮组件22,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二主动轮组件22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用于接收动力的同步带轮201,另一端均固定设置两个用于摩擦传送卡片的滚轮202。所述浮动轮组件3包括与第一浮动轮组件31和第二浮动轮组件32,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21对应,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22对应;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其一端通过轴一316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并绕轴一316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其一端通过轴二325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并绕轴二325旋转运动,所述轴一316与轴二325相邻排列,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通过绕轴一316旋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21进行相贴或相离的移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通过绕轴二325旋转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22进行相贴或相离的移动。进一步的,在所述轴一316两端安装有扭簧4,扭簧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浮动支架311上;在所述轴二325的两端安装有扭簧4,扭簧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浮动支架321上。在扭簧4的作用下第一浮动轮组件31会产生总是靠向第一主动轮组件21的趋势。常态时,第一从动轮组312会与第一主动轮组件21的滚轮202相贴。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包括第一浮动支架311、第一从动轮组312和推板314;所述推板314设置在所述第一浮动支架311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浮动支架311的第一端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313,所述轴一316穿过该安装孔313将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浮动支架311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第一从动轮组31,所述第一从动轮组3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如图3所示,第二浮动轮组件32与第一浮动轮组件31具有类似的结构,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包括第二浮动支架321、第二从动轮组322和翘板324;所述翘板324设置在所述第二浮动支321的第一端部,并与所述推板314连接,所述翘板324用于接收推板314的推力。所述第二浮动支架321的第一端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323,所述轴二325穿过该安装孔323将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二浮动支架321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第二从动轮组32,所述第二从动轮组3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32与轴二325配合安装在支架1上,并在扭簧4的作用下使其总是靠向第二主动轮组件22。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还包括导向板315,所述导向板315设置在第一浮动轮组件31的第一从动轮21组侧,且位于靠近第一主动轮组21的同步带轮201方向。参见图4,所述导向板315从第一从动轮组312与第一主动轮组21的同步带轮201的贴合面向卡片的传送通道入口处延伸呈展开的斜面,使得卡片7在进入传送装置的卡片传送通道时,卡片与导向板315的斜面滑动配合,从而对第一浮动轮组件31产生导向提升的作用,有利于卡片7的进入。
参见图1、4-6,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检测卡片7进入到该传送装置的卡片传送通道中的第一传感器5,和检测卡片7离开该传送装置的卡片传送通道的第二传感器6。
参见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绕轴一316旋转与所述第一主动轮组件21相离运动时,所述推板314下压所述翘板324并带动所述第二浮动轮组件22绕轴二325旋转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组件22相离运动。
定义由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一浮动轮组件31所组成的上下包围可以用于卡片7传动的区域为第一主从动轮组区域A。卡片7在进入传送装置时,其与导向板315斜面的滑动配合,可对第一浮动轮组件31产生导向提升的作用,有利于卡片7更容易进入第一主从动轮组区域A。第一浮动轮组件31在绕着轴一316轴线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其推板314可以对第二浮动轮组件32产生力的作用。
实施例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传送装置兼容多种卡片厚度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时,本实施例传送装置的第一浮动轮组件31和第二浮动轮组件32在扭簧4的作用力下分别靠向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二主动轮组件22,此时第一从动轮组312和第二从动轮组322分别与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二主动轮组件22的滚轮202相贴。同步带轮201没有可以接收的动力,整个装置处于等待执行动作的状态。
接着,如图4所示,具有足够惯性或者力的卡片7从A处进入该传送机构的传送通道中,当第一传感器5检测到卡片7进入传送装置时,动力传动给同步带轮201,此时主动轮组21和主动轮组227在动力的驱动下同时以逆时针方向以及相同的线速度一起旋转。卡片8在惯性或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并推动第一浮动轮组件31的导向板315,使得第一浮动轮组件31以轴一316为旋转中心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从动轮组312与第一主动轮组件21的滚轮202由相贴状态变成相离状态,其相离状态使得卡片7容易进入第一主从动轮组21区域。当卡片7继续向前运动并进入到第一主动轮组区域时,在扭簧4的作用力下卡片7被第一主动轮组件21和第一从动轮组件312相压紧,其压紧力和第一主动轮组件21旋转运动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足够的摩擦力驱使卡片7以相同的线速度大小向前运动。
在上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以轴一316为旋转中心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其推板315会从一个相对高的位置变成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所述推板314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会与第二浮动轮组件32的翘板324接触并推动翘板32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二浮动轮组件32以轴二325为旋转中心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轮组322与滚轮202由相贴状态变成相离状态,同理使得卡片7容易进入该第二主动轮组区域B。由于第一主动轮组21和第二主动轮组22及卡片87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因此卡片7进入第二主动轮组区域B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当卡片7离开第一主动轮组区域A而没有离开第二主动轮组区域B时,第一从动轮组件31在扭簧4的作用下,其第一从动轮组312会复位至与第一主动轮组件21的滚轮202相贴,推板314与翘板324变成相离状态。最后,卡片7被传送至离开整个传送装置,第二传感器6检测到卡片7离开机构后,同步带轮201失去动力,同时第一从动轮组件312在扭簧4的作用下,所述第二从动轮组322会复位至与第二主动轮组件22的滚轮202相贴。整个传送装置再次处于等待执行动作的状态。
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动轮组件31与第二浮动轮组件32在轴一316、轴二325之间呈钝角,且沿轴旋转的夹角范围为150°到180°。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