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980发布日期:2019-05-11 01:1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螺杆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杆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参见说明书附图1,瓶输送线D广泛的应用于针对瓶操作的各类应用设备中,例如灌装机、验渣机、贴标机、封口机等,这些应用设备普遍位于瓶输送线D的一侧,如图1中所示的上侧。瓶B在瓶输送线D的排列并不均匀,而例如灌装机,受灌装机上回转盘所载置灌装机头的均匀设置,要求瓶B输送到灌装机上时需要相邻瓶B之间保持符合灌装机要求的间距,如此一来,在应用设备前的瓶输送线D一侧需要设置螺杆输送机构A,利用螺杆输送机构上进瓶螺杆的导程将瓶B均匀的分隔开,然后再配合拨瓶星轮C向给定的应用设备上料。

在图1中位于进瓶螺杆最右端的瓶B需要与进瓶螺杆的螺杆弧以及拨瓶星轮C的轮槽(也叫拨瓶星轮弧)相配合,因此,同一应用设备对不同的瓶型进行操作时,需要更换进瓶螺杆,更换后需调整进瓶螺杆与拨瓶星轮C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在此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进瓶螺杆的更换便捷性问题,另一则是所述配合状态的调整问题,下面先就配合状态调整问题进行说明。

图2和3所示系已知的一种螺杆输送机构,该种螺杆输送机构被称为支架式。图2中,进瓶螺杆3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活动支架2上,右端通过花键轴配合轴承安装在固定支架组件5上,花键轴通过万向节组件6与驱动机构7连接。更换进瓶螺杆3时,若进瓶螺杆3上的弧与轮槽不对齐,需要将进瓶螺杆3与花键4分离,在对进瓶螺杆3旋转一定角度,插入花键,再观察弧与轮槽是否对齐,若对齐后方可紧固,若还不对齐则需重新调整。整个过程非常繁琐,对调整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此外,对于支架式,更换螺杆还需要用于活动支架组件2锁紧的锁紧螺栓1松开,并使活动支架组件2与固定支架组件5分离,装好进瓶螺杆3后再进行组装。如此拆下的零件存放、取用、装拆均不方便,工作量偏大。

图4和5所示为已知的另一种螺旋输送机构,该种螺杆输送机构通常被称为摆动式,摆动式通过活动支架组件2构件一个摆动架,进瓶螺杆3一端通过轴承装在活动支架组件2的一端,另一端通过花键轴配合轴承安装在活动支架组件2的另一端,花键轴通过链轮组件被驱动。摆动式更换进瓶螺杆3在调整进瓶螺杆3与拨瓶星轮C的位置时,需先将进瓶螺杆3与花键4分离,进而将进瓶螺杆3旋转一定角度,再插入花键4后观察弧与轮槽是否对齐,若对齐方可紧固,若不对其还需重新调整,过程非常繁琐。

另外,摆动式在更换进瓶螺杆3时,活动支架组件2的锁紧螺栓1松开,会存在与支架式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方便,且调整相对容易的螺杆输送机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杆输送机构,其包括:

机架;

轴座,安装在机架上,并配有一对;

进瓶螺杆,该进瓶螺杆的一端为动力端,另一端为调整端;

伸缩部件,该伸缩部件具有导向于一轴座座孔的基体和与基体间构成转动副的头部,其中转动副与进瓶螺杆共轴线,并与调整端周向联接;

动力轴总成,转动地安装在另一轴座上,并与动力端周向连接;该动力轴总成在轴向具有分体的两部分,两部分间形成转动连接或能够周向调整;

第一锁紧部件,用于伸缩部件在座孔内调整到位后的锁紧;以及

第二锁紧部件,用于动力轴总成两部分间调整到位后的锁固;

其中,相对设置的伸缩部件和动力轴总成用于进瓶螺杆在其轴向的限位。

上述螺杆输送机构,可选地,动力端与动力轴总成间采用平键联接、销联接或齿间啮合联接。

可选地,采用销联接时,联接的结构配置为:

提供一定位盘,该定位盘具有一中心定位头,并在中心定位头的旁边设有连接销;

相应地,调整端开有与中心定位头配合的中心定位孔,以及位于中心定位孔旁边的连接销孔。

可选地,伸缩部件与调整端间的采用平键联接、销联接、齿间啮合联接、径向的顶丝紧固连接或法兰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体为一与座孔配合的杆件;

在座孔侧面开有顶丝孔,提供一顶丝,通过该顶丝孔锁固基体。

可选地,顶丝头端配有调节手柄。

可选地,基体与头部间通过轴承装配。

可选地,动力轴总成的两个部分构造如下:

第一构造:两部分其一具有侧面开有顶丝孔的配合孔,另一个具有配合轴,轴孔配合后使用顶丝紧固;

第二构造:两部分其一具有固定盘,另一具有调整盘,其中调整盘用于与固定盘连接的螺栓孔或者螺钉孔为弧形孔而具有周向调整空间。

可选地,两轴座位于一摆架上,该摆架通过转轴安装在机架上,并为该摆架设置锁紧装置,以将摆架锁固在机架上。

可选地,轴座位于摆架所对应摆臂的末端,摆臂为固定板,且两摆臂共用一根转轴。

可选地,与固定板适配连接的机架部分为固定座,该固定座为板件,固定座上开有轴孔,并在轴孔的外侧设有锁定孔;

相应地,固定板上也开有与锁定孔对位的被锁定孔;

提供螺栓或者螺钉用于通过锁定孔和被锁定孔连接固定板与固定座。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轴,构成动力轴总成的动力轴或与动力轴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平行,通过同步带机构、齿轮机构或者链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连接;

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垂直,通过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连接。

可选地,第三传动轴上的锥齿轮位于第二传动轴轴向的中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拨瓶星轮与螺杆输送机构之间存在机构上的相关性,即拨瓶星轮动,则螺杆输送机构也会动,这就会导致在进瓶螺杆装在螺杆输送机构后,为适配拨瓶星轮的周向调整不被允许,这是当前更换螺杆困难的主要原因。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更换时,只需要从伸缩部件所在的一端解除第一锁紧部件的锁紧,轴向移动伸缩部件,使进瓶螺杆的两端相应与伸缩部件和动力轴总成脱开。然后选定新的进瓶螺杆,凭经验确定与拨瓶星轮的对位关系,在伸缩部件与动力轴总成间安装新的拨瓶星轮,锁紧第一紧固部件。如果进瓶螺杆与拨瓶星轮对位不理想,松开第二锁紧部件,使进瓶螺杆与动力源脱开,换言之断开进瓶螺杆与拨瓶星轮的传动关联性,然后在线调整进瓶螺杆与拨瓶星轮对位,对位合乎给定的要求后,紧固第二锁紧部件。由于不必频繁拆下进瓶螺杆以进行对位,更换拨瓶螺杆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利用动力轴总成进行微调,远比凭经验直接装配的对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杆输送机构在分瓶装置中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一种螺杆输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支架式)。

图3为相应于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已知的另一种螺杆输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摆动式)。

图5为相应于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杆输送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相应于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A.螺杆输送机构,B.瓶,C.拨瓶星轮,D.瓶输送线。

1.锁紧螺栓,2.活动支架组件,3.进瓶螺杆,4.花键,5.固定支架组件,6.万向节组件,7.驱动机构,8.支架组件,9.齿轮,10.挡杆组件,11.传动组件,12.链轮组件。

13.固定座,14.固定板,15.调节手柄,16.固定座,17.伸缩套,18.传动盘,19.摆动支杆,20.固定盘,21.调节盘,22.调节长槽,23.调节螺栓,24.传动轴,25.固定座,26.圆柱齿轮,27.锥齿轮,28.传动轴,29.固定座,30.传动轴,31.输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为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先从更换进瓶螺杆3的拆装工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杆输送机构A从更换进瓶螺杆3角度所依赖的结构或构造。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拆装工艺是基于螺杆输送机构A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非涵盖了全部的实施例。

由于瓶B多种多样,其直径普遍也不相同,针对不同的瓶型,往往需要更换具有不同R参数的进瓶螺杆3。可以理解的是,进瓶螺杆3的螺旋槽不是普通螺杆上的牙型槽,而是弧形槽,弧形槽的半径记为前述的R参数。

有鉴于此,针对某些螺杆输送机构A的实施例,参见说明书附图6和7,可以采用的进瓶螺杆3的拆装工艺具有以下步骤:

1)松开锁紧螺栓1,并将锁紧螺栓1调节至使其与固定座13脱开(图中左端,图中右端类同),固定板14获得转动自由度。松开调节手柄15,解除对伸缩套17的约束,向左移动伸缩套17,取下进瓶螺杆3。

2)根据编号选择对应R参数的进瓶螺杆3,先将进瓶螺杆3的右端插入调节盘21所在侧的传动销,再将进瓶螺杆3的左端与从动盘18配合好锁紧调节手柄15,其中从动盘18载置在伸缩套17上。

3)将拨瓶星轮C的轮槽转动至与进瓶螺杆3右端相对应的地方,再将所更换的瓶B放在拨瓶星轮C对应的轮槽内,将进瓶螺杆3向瓶B所在侧摆动至与瓶接触。若不对应,则松开调节螺栓23,利用调节长槽22(调节长槽22为以调节盘21的轴线为轴的弧形槽或者说弧形孔)进行微调,直至对正,再将调节螺栓23锁紧,进而锁紧螺栓1紧固。

4)先点动开关,进行慢速试验,观察瓶B在各交接处的过渡是否平稳,若不平稳,则重新进行调整。

5)调整好后停机备用。

下面针对上面的拆装工艺对螺杆输送机构A做详尽的说明:

首先,关于机构,在机械领域被定义为构件的集合,其至少具有一个活动构件,对于机构中构件的最大数没有限制,因此,在下文的叙述中,螺杆输送机构A可以包含其中的部分结构,也可以全部包含。

作为机构,其包含机架,机架是指机构中相对静止的部件,相对静止并非是绝对静止,而是在指定的最小集合中是相对静止的构件。

图6中,固定座13是螺杆输送机构A的机架,图中仅示例性的给出机架的一种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机架除了满足相对静止外,再就是需要满足与其他构件处于确定的连接关系,从而能够实现相应的机械运动。除基本功能实现外,对机架的结构或构造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图6中,进瓶螺杆3是最终的输出构件,其基本运动形式是绕自身轴线的自转,需要为其提供旋转支撑,旋转支撑是机械领域最基础的支撑之一,在概括的表示中,根据支撑自身是否可动而降将旋转支撑定义为固定铰支座或活动铰支座。在此以轴座表示提供进瓶螺杆3旋转支撑的部件。

轴座安装在机架上,如图6所示的固定座13,可以理解的是,进瓶螺杆3是两端旋转支撑的部件,对轴座的最基本要求仅仅体现在两端旋转支撑,且不能与瓶输送线D和拨瓶星轮C产生运动干涉。

相应地,轴座需要配置一对,其一位于进瓶螺杆3的一端,另一位于进瓶螺杆3的另一端,如图6中所示的进瓶螺杆3的左右两端。

相应地,关于进瓶螺杆3,其一端用于引入动力,作为动力端,另一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要用于保证进瓶螺杆3易于拆装,定义为调整端。可以理解的是,关于术语名称主要用来区分不同的技术特征,例如前述的调整端,其具体结构受对其的具体描述和与其它的部件间的构造所限定。

在调整端设置伸缩部件,在此处,所谓伸缩是指在进瓶螺杆3轴向具有给定调整量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最小调整量需要满足进瓶螺杆3恰好能够被取下,一般而言,所需要的调整量应大于最小调整量,以保证拆装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具体地,伸缩部件的调整量与动力端和调整端的装配方式直接相关,由于进瓶螺杆3可以基于两端的对夹实现轴向位置的限定,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要阐述进瓶螺杆3两端的周向连接。相应地,周向定位只需要满足例如伸缩部件探入到进瓶螺杆3内的深度,具备周向连接结构,例如型面联接。

进一步地,调整端的调整有赖于调整端所对应轴座座孔基于轴孔配合所形成的调整,具体是伸缩部件具有导向于调整端轴座座孔的基体,基体一旦被锁定,其自由度被约束,因此提供一与基体间构成转动副的头部,头部与进瓶螺杆3的调整端形成联接。

相应地,上述转动副与进瓶螺杆3共轴线,并与调整端周向联接,而使进瓶螺杆3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

为伸缩部件提供第一锁紧部件,用于伸缩部件自由度的约束或解除约束,当伸缩部件在所述座孔内调整到位后约束伸缩部件,其轴向自由度被约束。若需拆除进瓶螺杆3,则解除约束,使伸缩部件与进瓶螺杆3脱开。

在进瓶螺杆3的动力端提供动力轴总成,用于驱动进瓶螺杆3的转动,相应地,动力轴总成需要转动地安装在另一轴座上,其与进瓶螺杆3之间联接的目的首先表现在扭矩的输出上,即通过周向连接以传递扭矩。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可知,进瓶螺杆3在螺杆输送机构A上装配后,即粗定位后,需要再进行微调,即精确定位。有鉴于此,通过断开进瓶螺杆3与拨瓶星轮C的传动关联性,从而可以在进瓶螺杆3处于轴向被定位的条件下单独对进瓶螺杆3的周向进行微调。其中,前述的轴向被定位,用于保证进瓶螺杆3与拨瓶星轮C保持初始的在进瓶螺杆3轴向的定位状态,周向调整不影响轴向定位精度。

具体地,动力轴总成在轴向具有分体的两部分,两部分间形成转动连接或能够周向调整,其中转动连接,例如轴套配合结构,对于周向调整结构,例如法兰连接,一法兰上的孔为弧形孔,开有弧形孔的法兰位于动力轴总成所在侧。

微调也提供一个调整空间,在调整空间内,所配合的两个件之间在周向没有干涉,不会产生约束。在例如轴套配合中,相配合的两个件可以无限制的进行相对转动。

有鉴于此,提供第二锁紧部件,用于动力轴总成两部分间调整到位后的锁固,约束两个部分间的相对转动。显然,解除约束时,两个部分间具备相对转动的自由度。显然,该种微调方式远比拆下进瓶螺杆3后重新对位要简单的多。

在前述的内容中主要描述进瓶螺杆3两端的周向配合方面,对于其轴向,则基于对其两端的轴向抵压即可实现定位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若轴向力足够,即便是例如车床上所使用的尾座顶尖也可以实现扭矩的传递。如前所述,由于存在单独的周向约束结构,为此,对于单纯的轴向限位和定位,可以使用例如盘型件实现,具体是利用盘型件的端面与进瓶螺杆3的端面配合实现定位和限位。

动力轴总成中的动力轴与动力端的连接在前述的内容中指出需要实现周向连接,在机械领域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是平键连接,例如在动力轴上开键槽,设置平键,在图6中进瓶螺杆3的右端开轴孔,轴孔内对位地开键槽,使用插装即可实现联接。平键连接结构简单,在所连接的两个件间装配时非常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销进行连接,相比于键连接其成本更低,并且对自身精度要求也相对较低。由于进瓶螺杆3工作扭矩非常小,仅仅是利用螺旋升力推动瓶B在进瓶螺杆3的轴向推进,使用销联接满足进瓶螺杆3工作扭矩传递要求。

另外,进瓶螺杆3的材质一般是尼龙,自身具备一定的强度,销孔孔壁满足载荷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齿间啮合的方式实现周向联接,即在动力端设有齿,在动力轴与动力端齿间相对的位置齿,利用两部件间齿在齿间的嵌入实现接合。

对于销联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其配置为:

提供一定位盘,该定位盘除了作为周向定位结构的基体外,其本身还可作为轴向定位的结构,如图6中所示的固定盘20,一方面利用端面对进瓶螺杆3的右端进行轴向定位,而在该固定盘20与进瓶螺杆3相对的端面设有周向定位结构,该周向定位结构包含一形成在定位盘上的中心定位头,以用于对中,进而在中心定位头的旁边设有连接销,以提供扭矩。

相应地,调整端开有与中心定位头配合的中心定位孔,以及位于中心定位孔旁边的连接销孔。

对于伸缩部件与调整端间的周向连接除了采用平键联接、销联接、齿间啮合联接外,还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径向的顶丝紧固连接或法兰连接。

为实现轴向定位,在伸缩部件上还可以设置如图6中所示的从动盘18。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轴向定位,单纯的使用例如固定盘20即可满足定位要求,然后利用轴向的压力实现限位,例如对伸缩套17向右的顶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独立的用于施加伸缩套17轴向力的部件,例如在图6左边的固定板14上的轴座的左端设置顶紧螺钉,在手动调整使伸缩套17上的从动盘18与进瓶螺杆3接合后,再调整顶紧螺钉的预紧力,使其作用于伸缩套17中周向相对静止的部分,使顶紧螺钉具备确定的预紧力(可以使用力矩扳手掌控)。然后再使用调节手柄15锁紧伸缩套17。

图6中位于左端的轴座的座孔为阶梯孔,小径部分可以配装所述顶紧螺钉,还可以是包含于伸缩部件的杆件,杆件的右端为图6中所示的伸缩套17,伸缩套17可以提供轴承座,用于图中从动盘18的转动装配。

如前所述,进瓶螺杆3所需扭矩比较小,约束例如伸缩套17转动的力并不需要太大,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直接使用顶丝实现其周向锁定和轴向锁定。

相应地,在与伸缩套17配合的座孔上开径向螺纹孔,使用顶丝紧固伸缩套17。

另外,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顶丝头端配有调节手柄15,以方便手动操作。

关于动力轴总成,其构成一个总成结构,至少包含两个可分离的部分,显然,这种分离建立在可拆连接的基础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第一构造:在第一构造中两部分其一具有侧面开有顶丝孔的配合孔,类同于前述的伸缩套17的锁固结构。相应的,两部分中的另一个具有配合轴,轴孔配合后使用顶丝紧固。这种结构进瓶螺杆3可调量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记为第二构造,该第二构造参见说明书附图6,图中,两部分其一具有固定盘20,另一具有调整盘21,其中调整盘21用于与固定盘20连接的螺栓孔或者螺钉孔为弧形孔而具有周向调整空间,弧形孔为表示在图6中的调节长槽22。

在第二构造中,受弧形孔对应圆心角有限的限制,调整量相对较小,不过如前所述,使用弧形孔所进行的调整属于微调,是在经验对位后的调整,经验对位后的误差不会特别大,属于可使用微量调整的应用。

在图6和图7所示的螺杆输送机构A,其整体上属于摆动式,相应地,两轴座位于一摆架上,摆架所配摆架轴为图6中所示的摆动支杆19或者位于摆动支杆19两端的各一个轴头。

相应地,摆架通过例如摆架轴或者如图6所示的摆动支杆19安装在机架上,如图中所示的固定座13上。

在本领域可以理解的是,摆架在摆动到位后需要锁紧,以满足进瓶螺杆3与拨瓶星轮C间位置的可靠性。

相应地,为摆架设置锁紧装置,以将摆架锁固在机架上。

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固定板14构成摆架,与固定板14适配连接的机架部分为固定座13,该固定座13为板件,固定座13上开有轴孔,并在轴孔的外侧设有锁定孔。

相应地,固定板14上也开有与锁定孔对位的被锁定孔。

提供螺栓或者螺钉用于通过锁定孔和被锁定孔连接固定板14与固定座13,如图6中所示的锁紧螺栓1。

图6中所示的固定板14与固定座13的锁固结构比顶丝结构所提供的锁紧力大,而且不会损伤被锁固构件。

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轴座位于摆架所对应摆臂的末端,摆臂为前述固定板14,且两摆臂共用一根转轴,如摆动支杆19,可以使螺杆输送机构整体的结构可靠性相对较好。

下面就螺杆输送机构A附加的部分进行说明,首先是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是对进瓶螺杆3的驱动,基于前述的描述可知,其应当配装在进瓶螺杆3的动力端。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轴,如图6中所示的传动轴24,该传动轴构成动力轴总成的动力轴或者作为独立的轴而与动力轴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

图6中还包括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其中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平行,如图6中所示的传动轴28,其通过图6中右端所示的同步带机构、齿轮机构或者链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连接。

关于第三传动轴,如图6中所示的传动轴30,该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垂直,通过锥齿轮27与第二传动轴连接。

锥齿轮27所实现的传动属于刚性传动,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在出现卡瓶时,不容易失效。

另,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第三传动轴上的锥齿轮27位于第二传动轴轴向的中间。在此结构中,第二传动轴,如图6中所示的传动轴28能够形成两端支撑,支撑可靠性比较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