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特别涉及一种可适用不同型号标签的吸盘。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经常需要吸盘先吸住标签,再把标签贴到产品上。
现有的吸盘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的标签,但经常每条流水线都会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也要应用多种规格的标签;这就要求需要准备多个吸盘,其增加了备件费用以及存放空间;并且更换标签规格时也要更换吸盘,其浪费生产时间,影响自动化的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型号标签吸附要求的吸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适用不同型号标签的吸盘,吸盘包括:
一吸盘主体,吸盘主体的内部设有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和右空腔不导通,吸盘主体的左侧设有左真空发生器接头,吸盘主体的右侧设有右真空发生器接头,左、右真空发生器接头的一端均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左真空发生器接头的另一端与左空腔导通,右真空发生器接头的另一端与右空腔导通;吸盘主体的底部设有左腔体和右腔体,左腔体和右腔体不导通,左腔体与左空腔导通,右腔体与右空腔导通;
一吸板,吸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吸盘主体的底部,吸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左腔体和右腔体导通的吸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盘主体的上方设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将吸盘主体固定在流水线设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盘主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和吸板左右两侧均设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气孔上下对称设有两排,每排的吸气孔等间距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真空发生器接头,且两个真空发生器接头可独立工作,这样导致位于左腔体和右腔体下方的吸板的左右两侧吸气孔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当独立工作时,吸板可以吸起面积较小的标签,当同时工作时,吸板可以吸起面积较大的标签;本申请通过控制工作时的真空发生器接头数量来适应不同型号标签的吸取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两个真空发生器接头同时工作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左真空发生器接头工作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吸板的俯视图;
10、吸盘主体 11、左空腔 12、右空腔 13、左真空发生器接头 14、右真空发生器接头 15、左腔体 16、右腔体 20、吸板 21、吸气孔 22、可吸区域 30、螺栓孔 40、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适用不同型号标签的吸盘,吸盘包括吸盘主体10和吸板20。
吸盘主体10的内部设有左空腔11和右空腔12,左空腔11和右空腔12不导通,吸盘主体10的左侧设有左真空发生器接头13,吸盘主体10的右侧设有右真空发生器接头14,左、右真空发生器接头的一端均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外部真空发生器通过左、右真空发生器接头吸气,左、右真空发生器接头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工作;左真空发生器接头13的另一端与左空腔11导通,右真空发生器接头14的另一端与右空腔12导通;吸盘主体10的底部设有左腔体15和右腔体16,左腔体15和右腔体16不导通,左腔体15与左空腔11导通,右腔体16与右空腔12导通;吸板20可拆卸的安装在吸盘主体10的底部,吸板20上设有若干个与左腔体15和右腔体16导通的吸气孔21,吸气孔21上下对称设有两排,每排的吸气孔等间距设置;由于左腔体15和右腔体16的存在,吸板20被分为左右两个可吸区域22,可吸区域22根据标签大小设定;当只有一个外部真空发生器工作时,吸板20一个可吸区域22上的吸气孔21吸气,面积较小的标签40则被吸起,当两个外部真空发生器均工作时,吸板20上的所有吸气孔21均吸气,面积较大的标签40则被吸起;该设计使得本申请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标签吸附,减少了更换吸盘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吸盘主体10的上方设有螺栓孔30,螺栓穿过螺栓孔30将吸盘主体10固定在流水线设备上,便于吸盘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吸盘主体10的底部左右两侧和吸板20左右两侧均设有螺栓孔30,螺栓穿过螺栓孔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当吸板有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时,只需拆下螺栓即可进行吸板20的更换。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盘的通用性,吸盘内的空腔、腔体还可以设置更多个,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此处不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外部真空发生器工作,陆续通过真空发生器接头、空腔、腔体、吸气孔开始吸气,最终将标签吸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