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090发布日期:2019-04-30 18:4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切片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



背景技术:

在聚酯切片(颗粒状物料)的生产过程中,切片的存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料仓内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都会影响切片的色相和色值。现有料仓无法调节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切片长期存储在料仓内会导致色相和色值指标下降。

同时,现有料仓的高度有限,当需要存储大量切片时,往往通过增加料仓直径的方式来扩充料仓容积,如此,料仓会占用更多的安装场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包括上封头、仓体、下锥壳,所述上封头、下锥壳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上、下两端,以与所述仓体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封头上设有切片进口,所述下锥壳上设有切片出口,所述仓体由至少两段第一筒体拼焊而成;

所述上封头上还设有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进口与高压氮气源通过管路连接;

还包括裙座、安装架,所述裙座包括第二筒体、环板、若干筋板和盖板,所述第二筒体上侧边缘与仓体下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环板与所述第二筒体的下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平行设置于所述环板上方,若干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二筒体外周间隔均匀排布,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筋板与所述盖板一一对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环板之间,所述盖板上设有螺孔,以通过贯穿所述螺孔的螺栓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层叠设有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仓体由12段第一筒体拼焊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氮气进口导入高压氮气,氮气在容置空间中流动,最终由氮气出口流出,氮气气流可以带走水汽和热量,将容置空间内的温度、湿度调节为较低水平,且采用氮气替换容置空间内的空气,降低含氧量,可以使切片保持优质的色相和色值,同时,仓体采用多段第一筒体拼焊而成,且设有裙座,有益于扩展料仓的高度,进而扩充料仓容积,有益于节省安装场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裙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裙座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4,一种大容积裙座式切片料仓,包括上封头1、仓体2、下锥壳3,所述上封头1、下锥壳3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2上、下两端,以与所述仓体2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封头1上设有切片进口4,所述下锥壳3上设有切片出口5,所述仓体2由至少两段第一筒体21拼焊而成;

所述上封头1上还设有氮气进口6和氮气出口7,所述氮气进口6与高压氮气源(未图示)通过管路连接;

还包括裙座8、安装架9,所述裙座8包括第二筒体81、环板82、若干筋板83和盖板84,所述第二筒体81上侧边缘与仓体2下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环板82与所述第二筒体81的下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盖板84平行设置于所述环板82上方,若干所述盖板84沿所述第二筒体81外周间隔均匀排布,所述盖板84与所述第二筒体81固定连接,所述筋板83与所述盖板84一一对应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84和所述环板82之间,所述盖板84上设有螺孔,以通过贯穿所述螺孔的螺栓与所述安装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9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颗粒状的切片物料由切片进口4进入料仓,并堆积在容置空间中。取用切片时,切片由切片出口5输出。

高压氮气源中的氮气由氮气进口6输入,在容置空间中循环流动后最终由氮气出口7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84上层叠设有垫板85。垫板85的作用相当于螺栓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仓体2由12段第一筒体21拼焊而成。

进一步的,仓体2上间隔设有若干角钢圈1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氮气进口6导入高压氮气,氮气在容置空间中流动,最终由氮气出口7流出,氮气气流可以带走水汽和热量,将容置空间内的温度、湿度调节为较低水平,且采用氮气替换容置空间内的空气,降低含氧量,可以使切片保持优质的色相和色值,同时,仓体2采用多段第一筒体21拼焊而成,且设有裙座8,有益于扩展料仓的高度,进而扩充料仓容积,有益于节省安装场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