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吨袋包装开袋站。
背景技术:
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固定装置的机械输送设备,主要适用于粉状、颗粒状及小块物料的连续垂直提升,可广泛用于各种规模的饲料厂、面粉厂、米厂、油厂以及粮库、港口码头等散装物料的提升。
现有技术中的斗式提升机在投放物料时,通常采用吊装装置将装满物料的吨袋提升到进料斗的上方,将吨袋的开口打开,使得物料进入到进料斗中,进料斗中的物料顺着进料管进入到提升机中,但是吨袋中部分的物料在落料的过程中容易堆积在吨袋的侧壁上,物料不易全部进入到进料斗中,从而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吨袋包装开袋站,具有使物料不易堆积在吨袋上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吨袋包装开袋站,包括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上滑移连接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的下端吊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吨袋,所述主框架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下料斗的一端与提升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挤料板,且挤料板关于进料斗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挤料板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斗式提升机使用时,首先将填满物料的吨袋固定在固定架上,通过吊装装置提升吨袋,并将吨袋移动到进料斗的上方,使得吨袋的出口位于进料斗的进口。两个挤料板分别与吨袋的两侧接触,松开吨袋出口的捆绑绳,使散装的物料从吨袋出口落入到进料斗中,最后从进料管进入到提升机中,最后启动第一气缸,使得挤料板分别挤压吨袋,将堆积在吨袋侧边的物料挤压到吨袋中部,从而使得吨袋中的堆积物料都进入到提升机中,降低物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关于进料斗轴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位于挤料板的上方,所述挤料板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拍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吨袋内的物料在下降的过程中,第二气缸驱动拍料板拍打吨袋,不仅加快了物料进入到进料斗中的速度,还使得物料不易粘附在吨袋内壁上,降低了物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拍料板朝向吨袋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橡胶垫使得拍料板在拍打吨袋时,吨袋不易破损,从而降低物料洒落,造成物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物料下落到提升机中的流量,从而满足提升机的提升量,降低对提升机的损坏,延长提升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吸风管,所述第一吸风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设有除尘器,所述进料管远离下料斗的一端内侧设有与第一吸风管连通的环形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从吨袋出口下落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粉尘杂质,这些粉尘杂质容易充满整个工作空间,从而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设置除尘器、第一吸风管和环形通道,使得粉尘杂质在除尘器的作用下从环形通道进入到第一吸风管中,从而对灰尘杂质进行收集,减少粉尘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上固定连接有与下料斗上端连接的人工投料仓,且人工投料仓靠近进料斗,所述人工投料仓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处转动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投放量少的吨袋时,可以直接由人工投料,而不需要采用吊装装置。操作工人可以直接从投料口将物料投入到进料斗中,从而使物料进入到提升机中,人工投放量少的吨袋更加快速,节省了吨袋吊装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投料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风管,且第二吸风管远离人工投料仓的一端与除尘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投放吨袋中物料的时候也会存在粉尘杂质,因此粉尘杂质采用第二吸风管和除尘器对粉尘杂质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靠近下料斗的一端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吸风管在使用前,首先要将第二流量控制阀关闭,防止粉尘杂质从进料斗的进口飘散到空气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吊装装置、吨袋、第一气缸、挤料板和进料管,能够起到物料下落的过程中不易堆积在吨袋上的效果;
2.采用了第一吸风管和除尘器,能够起到对粉尘杂质进行收集,减少粉尘污染的效果;
3.采用了第一流量控制阀,能够起到控制物料的流量,降低提升机中因物料量大而损害提升机的效果;
4.采用了人工投料仓、投料口和盖板,能够起到人工投放量少的吨袋,从而节省吨袋吊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提升机、主框架、吨袋、除尘器、进料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人工透料仓、投料口和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体现进料管和环形通道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提升机;11、进料口;2、主框架;21、工字钢;22、电葫芦;221、固定架;23、吨袋;24、连接板;241、挤料板;242、第一气缸;25、进料斗;251、第二流量控制阀;26、下料斗;27、进料管;271、第一流量控制阀;272、环形通道;28、第二气缸;281、拍料板;2811、橡胶垫;29、人工投料仓;291、投料口;292、盖板;3、除尘器;31、第一吸风管;32、第二吸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吨袋包装开袋站,如图1所示,包括提升机1和主框架2,且主框架2固定在提升机1的侧壁上。
如图1所示,主框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字钢21,工字钢21上滑移连接有吊装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吊装装置为电葫芦22。电葫芦22的钩爪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21,固定架221上设有吨袋23。
如图1所示,主框架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设有进料斗25,进料斗25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斗26,下料斗26的下端连接有进料管27,且进料管27远离下料斗26的一端与提升机1的进料口11连接。投料时,首先将装满物料的吨袋23固定在固定架221上,使得吨袋23的出口朝下。通过电葫芦22将吨袋23移动到进料斗25的上方,拆开吨袋23的出口,使得物料进入到进料斗25中,进而顺着进料管27进入到提升机1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连接板24的上方分别转动连接有挤料板241,且挤料板241关于进料斗25的轴线对称设置。连接板2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气缸242,且第一气缸242的活塞杆分别与连接板24远离进料斗25的一侧转动连接。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第一气缸242推动挤料板241转动,从而将堆积在吨袋23侧边的物料向吨袋23的中部挤压,从而将吨袋23夹缝中的物料充分落入进料斗25中,降低物料的浪费。
如图1所示,主框架2的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8,且第二气缸28关于进料斗25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二气缸28位于挤料板241的上方,第二气缸2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拍料板281。拍料板281进一步将粘接在吨袋23内壁上的物料击落到进料斗25中,加快了物料下落的速度。
如图1所示,为了对吨袋23进行保护,降低吨袋23破损,在拍料板281朝向吨袋23的一侧设有橡胶垫2811。
如图1所示,进料管27上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271。第一流量控制阀271可以控制物料的流量,从而满足提升机1的提升量,降低因物料太重而对提升机1造成损坏。
如图2所示,当需要投放量少的吨袋23时,为了节省吊装时间,在主框架2上固定连接有人工投料仓29,且人工投料仓29的下端与下料斗26连通。人工投料仓29远离进料斗25的一侧设有投料口291,投料口291上转动连接有盖板292。量少的吨袋23直接从投料口291将物料投入到进料斗25中,从而使物料沿着进料管27进入到提升机1中。
如图1和图3所示,物料在投放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杂质,因此,在进料管27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吸风管31,第一吸风管31远离进料管27的一端设有除尘器3。进料管27远离下料斗26的一侧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吸风管31连通的环形通道272。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粉尘杂质在除尘器3的作用下从环形通道272进入到第一吸风管31中,从而实现粉尘杂质的收集,减少粉尘污染。
如图1所示,人工投料仓2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风管32,写第二吸风管32远离人工投料仓29的一端与除尘器3连接。第二吸风管32和除尘器3可以降低人工投料时的粉尘杂质。
如图1所示,由于人工投料仓29和进料斗25均与下料斗26连通,因此在人工投料的过程中粉尘杂质容易从进料斗25的进口飘散到空气中,从而污染操作空间。因此,在进料斗25的下端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251。人工投料前,操作工人先将第二流量控制阀251关闭。
具体实施过程:吨袋包装开袋站投放大量的散装物料时,首先将物料装在吨袋23中,将装满物料的吨袋23固定在固定架221上,通过电葫芦22将吨袋23吊装到进料斗25的上方,使得吨袋23的出口朝向进料斗25的进口。启动除尘器3,将吨袋23的出口打开,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进料斗25中,启动第二气缸28,使得第二气缸28的活塞杆反复伸缩,从而使得拍料板281反复拍打吨袋23,不仅加快了物料下料的速度,还使得粘接在吨袋23内壁上的物料落入到进料斗25中,从而使得物料充分进入到提升机1中,降低物料的浪费。当吨袋23中的物料越来越少时,启动第一气缸242,使得挤料板241将堆积在吨袋23侧壁上的物料向吨袋23中部推动,从而使得吨袋23中的物料落料更加充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