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保温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872发布日期:2020-01-14 23:5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保温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保温储罐。



背景技术:

储罐作为大剂量介质的储藏用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使用,然而储罐因其自身的体积较大,以及用户对其内部的容量要求较大,使得储罐在保温这一实际的大需求下,很难通过其自身的结构改变来解决问题,往往是通过在其外部加装保温层和内部电加热、太阳能加热等方式来防止内部介质的结冻以及用户对内部介质温度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还是在其储罐本身的体积较大前提下,会损耗过多的电能或太阳能,与此同时,有时候用户在大剂量使用时,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保温储罐,采用双层套罐的结构,内外罐通过内罐底部的内进料口连通,内罐的作用是主要加热区域和用户储藏输出,外罐为内罐的保温层同时也附带储藏功能,外罐先预热再进入内罐集中加热到用户设定温度后输出,太阳能为主,电加热为备用,储罐更节能,保温性能更优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节能保温储罐,包括外罐、内罐、主进料口、主出料口、内进料口、进水管、出水管、第一加热盘管、第二加热盘管、太阳能加热系统、温控装置和水泵,所述外罐套设在内罐上,主进料口与外罐连通,主出料口与内罐连通,第一加热盘管设在内罐内,第二加热盘管设在外罐与内罐之间,内进料口设在内罐的底部,太阳能加热系统、水泵、进水管、第一加热盘管、第二加热盘管、出水管依次连通,出水管的末端接入太阳能加热系统,温控装置设在外罐上,所述第一加热盘管的导热接触面积比第二加热盘管的导热接触面积大。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的探头设在内罐中。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为温控仪。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保温储罐还设有液位计,液位计用于测量外罐中的液位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盘管、第二加热盘管通过内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罐为双层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罐的双层中空结构中充填有保温棉。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保温储罐还设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与太阳能加热系统相邻的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双层套罐的结构,内罐的作用是主要加热区域和用户储藏输出,外罐为保温并附带储藏功能,配以内罐罐体的双层中空填充保温棉的结构,使得储罐在保温的同时节能效果优越。

2.配以外罐中的液位计,实时准确掌握罐内介质容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保温储罐,包括外罐1、内罐2、主进料口3、主出料口4、内进料口5、进水管7、出水管8、第一加热盘管6、第二加热盘管14、太阳能加热系统13、温控装置10和水泵11,所述外罐1套设在内罐2上,主进料口3与外罐1连通,主出料口4与内罐2连通,第一加热盘管6设在内罐2内,第二加热盘管14设在外罐1与内罐2之间,内进料口5设在内罐2的底部,太阳能加热系统13、水泵11、进水管7、第一加热盘管6、第二加热盘管14、出水管8依次连通,出水管8的末端接入太阳能加热系统13,温控装置10设在外罐1上。所述第一加热盘管6的导热接触面积比第二加热盘管14的导热接触面积大,保证内罐2为主要加热区域。采用双层套罐的结构,内外罐1通过内罐2底部的内进料口5连通,内罐2为主要加热区域和用户储藏输出,外罐1为内罐2的保温层同时也附带储藏功能。当用户在使用储罐时,相当于外罐1先预热再进入内罐2集中加热到用户设定温度后输出。小剂量输出时,外罐1为内罐2充当保温层,大剂量输出时,为用户节约加热时间。

所述温控装置10为温控仪,温控仪的探头设在内罐2中。因为内罐2为罐内介质的出料罐,用温控仪可以方便的掌握用户所需的实际的介质温度。还可以实时监测罐内温度,控制水泵11的开启与关闭,以保证内罐中温度的恒定。

所述节能保温储罐还设有液位计9,液位计9用于测量外罐1中的液位值。液位计9方便用户实时掌握罐内介质的液量。

所述第一加热盘管6、第二加热盘管14通过内进料口5连通。

所述内罐2为双层中空结构,且在双层中空结构中充填有保温棉,在增加内罐2的保温性能同时也避免了内罐2与外罐1之间的热传递。

所述节能保温储罐还设有电加热系统12,电加热系统12与太阳能加热系统13相邻的串联。在太阳能加热不能较好的满足用户对介质温度的要求时,使用电加热系统12对其罐内加热。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