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并轴的放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730发布日期:2019-08-31 01:43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纱线并轴的放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供特宽料面织造所需盘头的纱线并轴的放纱装置,不但可提供设备装设长度的缩短,更能克服并轴时纱线卷绕于织布盘头上张力不均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关于面料门幅的标准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同时高支高密面料的特点,是指超过50S纱线,密度超过每平方英寸200根以上就是高支高密面料,也就是面料的支数越大、密度越高,质量就越好。

家用纺织品中高支高密产品布料原料以纯棉为主导,也有与涤纶纤维混纺或与蚕丝交织等花式品种;高级豪华床上用品以采用高支高密面料为基材辅以纹样印染后整理款式等设计,彰显产品高贵奢华精致不落身价,充分体现了纺织科技的产品高附加值的时代潮流。

虽然高支高密面料在现阶段还是属于高档产品,以目前的生产技术来说,品质问题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高支高密面料纱支要求高、密度大,同时若是欲织造特宽幅面料时,其用纱量更大,所以制造的效率也较低,从而导致了面料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最高的甚至能达到普通面料的十几倍,造成了消费范围的局限。

上述宽幅高支高密面料的织造时使用的织轴,是由多支盘头并轴于织布盘头上,纱线并轴品质的良莠,并轴机虽然是主要的关键,但问题并非只有并轴机而已,例如一般整经卷收纱线宽幅的盘头的标准门幅是1780mm,若欲织造门幅3600mm、或甚至更宽幅的高密面料时,势必需由更多支宽幅盘头进行并轴在一织布盘头上,如图1、图2所示,该放置盘头1的放纱装置2,是包括一纱架21上由前而后间隔设有呈渐高而可供该盘头1放置的盘头架22,并在纱架21的最前方设一导纱辊组23,让所有盘头1的纱线导入一经钢筘31整并经各辊轮32而卷绕在一织布盘头4上的并轴机3中,如果该放纱装置2与并轴机3之间的距离D过短时,即会导致纱线张开(斜张)的角度θ过大,造成两边纱线张力过大、中间纱线张力过小的不均的问题,并在纱线并轴时容易发生断纱的问题,同时卷绕在织布盘头4上的纱线紧密度就会无法均匀,进而影响了后续织布作业;所以为了改善并轴时两边纱线张开角度过大的问题,就必需令放纱装置2与并轴机3之间的距离增长,所以通常该距离为7.5米左右,该两边纱线斜张的角度可以缩小而利于并轴,也就是织造业从业者必需有更大的厂房空间,才能供该放纱装置与并轴机的设置使用,对于无长距离空间的厂房的从业者而言,即是一项重大的困境。

于是,就有人开发可缩短放纱装置2与并轴机3之间距离的设计,如CN202786608U所示,是将桨丝盘头的门幅由标准的1780mm增宽为2700mm,让欲并轴成门幅为3600mm的织布盘头时,企图在放纱装置与并轴机之间的距离缩短时,令桨丝盘头两边纱线导入并轴机时的张开角度可以缩减,以防纱线碰到盘头两侧的盘片而发生断头的问题,并缓和两边纱线的张力,让纱线张力控制更容易进行而使并轴作业可以顺利的进行。

但殊不知,上述增宽门幅的盘头,相对在目前整经过程中所使用的盘头,非但不是业界常用的标准门幅,一般标准的整经设备无法适用,而需添购符合该增宽盘头使用的特制整经设备,并非目前从业者的选项,同时更宽门幅的盘头在卷收纱线时,极可能因卷收张力的影响而导致盘头上经轴的弯曲变形,也会造成纱线卷收的张力与紧密度,发生不均的问题,进而影响后续并轴或织造的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为了改善上述已知纱线宽幅并轴时会发生纱线张开角度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该放纱装置的纱架是设两列并排设置,使纱线能更宽幅一起供入并轴机而由织布盘头卷绕,进而让放纱时纱线张开的角度能够缩减至更小,不但可以缩短放纱装置与并轴机之间的距离而可供短窄的厂房使用,更令各纱线卷绕时的张力能够更为平均、且容易控制,同时卷绕后的紧密度也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纱装置的纱架上设有由前而后呈渐高状间隔设置的盘头架,并令纱架的最前方设导纱辊组,同时更令纱架是呈左、右两列并排设置。

上述方案中,该并排的两列纱架上对应的各盘头架之间是呈前后错位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左、右两列并排设置的纱架,让纱架上各盘头的纱线可以一起而更宽幅的导入并轴机中而卷绕于织布盘头上,故宽幅放纱可使纱线张开角度大幅缩小,让放纱装置与并轴机之间的距离可以更为缩短,让窄短的厂房也可以进行纱线宽幅并轴的作业,同时更令纱线卷绕张力能更均匀的控制,提供纱线卷绕紧密度均匀的织布盘头,而更利于后续织布作业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纱线并轴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纱线并轴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并轴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并轴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纱架上的盘头架呈前后错位设置的示意图。

图中:1.盘头,2.放纱装置,21.纱架,22.盘头架,23.导纱辊组,3.并轴机,31.钢筘,32.辊轮,4.织布盘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纱线供入并轴机3的放纱装置2,该并轴机3上主要包括将纱线一条一条分开导入的钢筘31,并令纱线绕经各辊轮32(包括压辊、张力传感辊与导纱辊......等);该放纱装置2是包括两左、右并排对应设置的两列纱架21,各列纱架上由前而后设有呈渐高状间隔设置的盘头架22,令各盘头架22可供盘头1依序放置,且各纱架21的最前端处设有可以导引各纱线依序排列而供出的导纱辊组23。

因此,该放纱装置2的两并排纱架21可供出标准盘头两倍宽幅的纱线,一起通过并轴机3上的钢筘31、再绕经各辊轮而由一特宽幅的织布盘头4卷绕起来,且两并排的纱架21供至并轴机3时,令纱线张开的角度θ1,角度θ2可以大幅度的缩减,让各纱的线卷绕张力更容易控制,并使得两边与中间的纱线各处的张力,更为平均一致,进而卷绕在织布盘头4上的纱线紧密度均匀,令织布盘头4在供纱进行后续织布作业时,让织布过程可以更顺畅的执行。

再者,上述由两并排纱架21所组成的放纱装置2,因提供更宽幅纱线的供出,使得与并轴机3之间设置的距离D可以大幅度的缩减,让窄短厂房也可以执行特宽幅纱线并轴的作业,同时是采用标准而无需特制的盘头即可,令从业者无须更新设备。

其次,如图5所示,该放纱装置2的左、右两并排纱架21上对应的各盘头架22,由原来的同一中心而改变为前后相错设置,令左、右纱架21相邻的纱线之间的距离D,可以更为接近,进而令中间与两边纱线斜张的角度θ1,角度θ2可以更为缩减,让纱线并轴作业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