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标器件加工检测用双头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4047发布日期:2019-06-29 01: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标器件加工检测用双头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件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非标器件加工检测用双头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市场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DIY定制产品需要也越来越旺盛。这就导致各种非标器件的生产需要越来越多,非标器件生产出来后也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由于非标件种类多,各个非标件之间的检测标准也不相同,传统的标准件检测装置很难满足非标器件的检测要求。现有的检测用的夹持机构都是单头的,一次只能夹取一个工件,而且通常只适用于一类工件,夹取效率低,很难满足非标器件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标器件加工检测用双头夹持机构,其具有两个呈垂直的不同类别的夹持臂,可以适应不同种类工件的夹取,而且可以一次性夹取两个工件,夹取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标器件加工检测用双头夹持机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安装槽的安装座,凸出安装座外沿设置的水平安装部和竖直安装部,以及分别安装在水平安装部和竖直安装部上的水平夹持臂和竖直夹持臂。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夹持臂包括与水平安装部连接、并与安装座呈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气缸,与第一夹持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夹持爪;所述第一夹持爪的上爪和下爪呈镜像设置、并在远端相互靠近、且远端在第一夹持气缸的行程内能相互紧贴。

更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夹持臂包括与竖直安装部侧壁连接的竖向安装板,安装在竖向安装板上、且与安装座呈垂直设置的第二夹持气缸,与第二夹持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夹持爪;所述第二夹持爪的上爪和下爪呈镜像设置、且相向面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双头夹持机构,双头夹持机构设置相互呈垂直的水平夹持臂和竖直夹持臂,并且二者设置不同的夹持爪能适应夹取不同的工件,同时能适应夹取工件的不同的部位,便于对工件进行翻转,甚至能一次夹取两个工件送入不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夹取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检测装置的检测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工件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检测装置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检测操作机构,4-进料机构,5-第一检测机构,6-第二检测机构,7-检测箱,8-转移机构,9-第三检测机构,10-翻转台,11-出料机构,12-工件,301-箱体,302-安装台板,303-挂接板,304-行走轮,305-可调支撑脚,3011-检修门板,3012-散热机构,306-机械臂主体,307-控制面板,308-安装座,309-水平安装部,310-竖直安装部,311-第一夹持气缸,312-第一夹持爪,313-竖向安装板,314-第二夹持气缸,315-第二夹持爪,401-安装框架,402-皮带输送机,403-输送架,404-支撑座,405-横臂,406-横向导轨,407-横向滑座,408-气动杆,409-竖向导轨,410-竖向滑座,411-推动气缸,412-第三夹持爪,413-第三夹持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非标器件加工的检测装置,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台1和第二安装台2,设置在第一安装台1和第二安装台2之间的检测操作机构3,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安装台1上的进料机构4、第一检测机构5、第二检测机构6、检测箱7和转移机构8,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安装台2上的第三检测机构9、翻转台10和出料机构11;第一检测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依次并排在进料机构4的末端,转移机构8设置在第一检测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的前端、并用于将进料机构4送入的待检测加工件12移入第一检测机构5或第二检测机构6;其中,各个检测机构、检测箱7根据不同检测要求而不同,同时根据不同检测要求可增减相应的检测机构,其具体结构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检测操作机构3用于夹取工件12,将工件12送入各个检测机构检测或将检测完的工件12夹取出送入下一个流程,检测操作机构3包括可移动安装台、六自由度机械臂和双头夹持机构;可移动安装台包括箱体301,设置在箱体301顶部的安装台板302,设置在安装台板302两侧的挂接板303,设置在箱体301底部的行走轮304,设置在箱体301底部的可调支撑脚305;挂接板303为四片,分两组均布在安装台板302两侧,挂接板303两端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分别与安装台板302和第一安装台1或第二安装台2连接,将检测操作机构3固定;行走轮304为四个均布在箱体301底部,方便检测操作机构3的移动;箱体301在侧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检修门板3011、且在两对侧侧壁的检修门板3011上设置有散热机构3012,散热机构3012为散热风扇,六自由度机械臂包括安装在安装台板302上的机械臂主体306,设置在箱体301内部、并用于驱动机械臂主体306的机械臂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箱体301前侧的检修门板3011上的控制面板307;双头夹持机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安装槽的安装座308,凸出安装座308外沿设置的水平安装部309和竖直安装部310,以及分别安装在水平安装部309和竖直安装部310上的水平夹持臂和竖直夹持臂,安装座308通过安装槽与机械臂主体306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来说,水平夹持臂包括与水平安装部309连接、并与安装座308呈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持气缸311,与第一夹持气缸31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夹持爪312;第一夹持爪312的上爪和下爪呈镜像设置、并在远端相互靠近、且远端在第一夹持气缸311的行程内能相互紧贴,方便通过夹住工件12的局部来夹取工件12。竖直夹持臂包括与竖直安装部310侧壁连接的竖向安装板313,安装在竖向安装板313上、且与安装座308呈垂直设置的第二夹持气缸314,与第二夹持气缸314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夹持爪315;第二夹持爪315的上爪和下爪呈镜像设置、且相向面相互平行,方便整体夹住工件12。

作为可调支撑脚305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支撑脚为四根四周均布在箱体301底部,可调支撑脚305包括上端与箱体301底部连接的螺纹杆,与螺纹杆下端螺纹连接的调节筒,以及与调节筒下端固定连接的支撑盘,通过调节筒与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来调节支撑脚高度,支撑盘保证了支撑脚的支撑平稳。

为进一步提高进料效率,进料机构4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台1上的安装框架401,并排设置在安装框架401上、且相互呈反向运转的两个皮带输送机402,放置在皮带输送机402的输皮带上的若干输送架403,以及架设在两个皮带输送机402上方、并用于调换输送架403在两个皮带输送机402上的位置的换向机构;皮带输送机402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401内部,换向机构靠近进料机构4的进料末端设置。

具体来说,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框架401任意一侧的支撑座404,设置在支撑座404上、且横置在两个输送机上方的横臂405,沿横臂405设置的横向导轨406,可滑动的设置在横向导轨406上的横向滑座407,固定设置在横臂405上、且输出端与横向滑座407连接、并用于推动横向滑座407沿横向导轨406移动的气动杆408,设置在横向滑座407上的竖向导轨409,可滑动的设置在竖向导轨409上的竖向滑座410,固定设置在横向滑座407上、且输出端与竖向滑座410连接、并用于推动竖向滑座410沿竖向导轨409移动的推动气缸411,设置在竖向滑座410上、并用于夹紧输送架403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竖向滑座410上的第三夹持气缸413,与第三夹持气缸413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夹持爪412;第三夹持爪412用于夹取输送架403。

本实施例还有配套设置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其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其具体组成就不再一一赘述。

进料机构在使用时将放置有待检测工件的输送架放置在送料方向运转的皮带输送机上,将工件送入检测装置,当输送架上的工件被夹取完后,气动杆推动横向滑座沿横向导轨移动,使得第三夹持爪位于空置的输送架正上方,推动气缸推动竖向滑座沿竖向导轨向下移动,第三夹持爪在第三夹持气缸作用下夹紧空置的输送架,推动气缸收缩带动竖向滑座沿竖向导轨向上移动提起该空置的输送架,气动杆反向运动带动横向滑座沿横向导轨移动反向移动,使得该空置的输送架位于反向运转的皮带输送机正上方,推动气缸推动竖向滑座沿竖向导轨向下移动,待输送架放置到输送皮带上后停止,第三夹持爪在第三夹持气缸作用下松开输送架,推动气缸收缩带动竖向滑座沿竖向导轨向上移动提起第三夹持爪,即完成空置的输送架在两个皮带输送机上的位置的调换,空置的输送架被反向运转的皮带输送机送出,周而复始,进行连续进料。同时,工件放错后也可及时通过换向机构换向后送出。

本实施例的各个检测机构均为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台上,方便拆卸,可以根据各检测机构的通用程度,改造利用,以适应各种非标器件的检测要求,检测操作机构通过挂接板和可调支撑脚与第一安装台或第二安装台连接固定,方便拆卸,底部设置行走轮,方便移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