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放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343发布日期:2019-08-03 16:5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放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上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放线机。



背景技术:

线材加工领域,需要放线,而线一般都是绕在线盘上,以往的使用方法是,用过人工将线从线盘绕出,不但效率低,并且拉出的线不均匀,放线的速度或快或慢,影响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放线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放线机,包括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定位柱、用于放置线圈的转盘;所述转盘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且绕其转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支撑杆、调节杆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固定座为U型槽结构,所述调节杆铰接在U型槽内并绕其转动而靠近或偏离所述转盘;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转盘转速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相接的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驱动而实现转动的偏转杆;所述调节杆的侧面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顶着所述偏转杆;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的撑线结构,线圈的线穿过所述撑线结构后送至用线的装置。

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转盘的转速,从而将转速反馈给控制装置;当上线速度过快时,传感器反馈的转速超过控制装置的速度,便控制偏转杆,使得支撑件发生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靠近或偏离转盘,从而对上线速度进行调节。

所述固定座的U型槽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调节杆的转动范围在两限位杆之间。两限位杆的设置,将调节杆的转动范围进行约束,避免调节杆掉落过大的落差距离,导致线折断。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电机,所述转盘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转轴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相接。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的设置,在传感器测到转速较大时,将信息反馈到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调节转盘的转速,实现调节上线。刹紧结构可控制转盘的转动或刹住。

所述撑线结构设置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滚筒,线圈的线从两滚筒之间穿过。滚筒的设置,可对线进行按压,有利于拉直线。

所述转盘外周可拆卸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散在靠近所述转盘外周边缘位置。限位柱的设置,可对线圈的活动范围进行约束,防止放线时候偏移过大。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维护容易,操作简单,可根据上线的需求控制上线速度,避免上线不整齐;也有利于拉直线,提高成品合格率,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固定架;2、定位柱;3、转盘;4、支撑杆;5、调节杆;6、固定座;7、传感器;8、控制装置;9、偏转杆;10、支撑件;11、撑线结构;12、限位杆;13、电机;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滚筒;17、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及图2,为一种自动放线机,包括固定架1,固定在固定架1上的定位柱2、用于放置线圈的转盘3;转盘3套设在定位柱2上且绕其转动;固定架1上设置有支撑杆4、调节杆5和固定座6;固定座6设置在支撑杆4上,固定座6为U型槽结构,调节杆5铰接在U型槽内并绕其转动而靠近或偏离转盘3;固定座6设置有用于检测转盘3转速的传感器7、与传感器7相接的控制装置8、由控制装置8驱动而实现转动的偏转杆9;调节杆5的侧面设置有支撑件10,支撑件10顶着偏转杆9;调节杆5的自由端活动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的撑线结构11,线圈的线穿过撑线结构11后送至用线的装置。

传感器7的设置,可检测转盘3的转速,从而将转速反馈给控制装置8;当上线速度过快时,传感器7反馈的转速超过控制装置8的速度,便控制偏转杆9,使得支撑件10发生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5靠近或偏离转盘3,从而对上线速度进行调节。

固定座6的U型槽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限位杆12,调节杆5的转动范围在两限位杆12之间。两限位杆12的设置,将调节杆5的转动范围进行约束,避免调节杆5掉落过大的落差距离,导致线折断。

固定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3转动的电机13,转盘3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14,电机13转轴设置有与从动齿轮14啮合的主动齿轮15,电机13与控制装置8相接。电机13、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4的设置,在传感器7测到转速较大时,将信息反馈到控制装置8,由控制装置8控制电机13的转速,从而调节转盘3的转速,实现调节上线。刹紧结构可控制转盘3的转动或刹住。

撑线结构11设置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滚筒16,线圈的线从两滚筒16之间穿过。滚筒16的设置,可对线进行按压,有利于拉直线。

转盘3外周可拆卸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柱17,限位柱17分散在靠近转盘3外周边缘位置。限位柱17的设置,可对线圈的活动范围进行约束,防止放线时候偏移过大。

使用时,可根据传感器7测到转盘3的转速,从而判断是否上线过快,超过预定值,则通过控制装置8来控制电机13的转速,从而降低转盘3的转速,并且,可控制偏转杆9的转向,使得支撑件10受挤压而移动,导致调节杆5的角度有变化,从而对拉紧线,或者将线拉直,也能起到调速的作用。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