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有效降低大型机械设备运行时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常在设备机脚安装橡胶减振器来降低设备传递到基座的振动。随着隔振技术的提高,将设备集成在统一的公共框架上后再统一减振的技术也逐渐被大量应用。从单台设备到集成减振,随着集成后重量的增大,对减振器的承载能力需求在不断提高;同时为了提高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减振器的固有频率不断向低频发展,减振器的刚度不断降低,额定载荷下变形量不断提高。低刚度大载荷减振器是不断发展的趋势。
随着减振器的发展,当安装于集成隔振公共框架下的多个减振器中某一个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减振器换装的难度和工作量在不断提升。对以前几十公斤承载能力的小载荷减振器,减振器使用状态下压缩变形量很小,只有2mm~5 mm。因此,将设备吊住或支撑住,然后采用螺纹千斤顶顶起几毫米即可将故障减振器取出并更换新减振器。但是对于目前新型的低刚度大载荷减振器,单个减振器承载重量上吨,额定载荷下压缩变形量达到15mm~25mm,载荷大、变形量大,采用传统换装方法需要首先用千斤顶将需要换装减振器位置向上顶升 20mm~30mm,使大载荷低频橡胶减振器恢复原始高度并与基座有一定间隙后,用刚性支撑顶住减振器附近位置,才能将减振器取出并更换新的减振器。顶升的过程影响上方设备及周边连接管路,可能发生设备与管路碰撞干涉,并且管路一般难以变形20mm~30mm,可能发生接头及法兰等位置破坏。同时顶升过程对其他位置减振器产生很大的附加力,尤其是顶升的对角位置减振器变形将大大增加,可能使得减振器超载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低刚度大载荷减振器换装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减振器保持安装高度不变情况下进行原位换装,不影响上方设备与连接管路状态,也不会对其他位置减振器受力情况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底板、固定上板、连接面板、连接螺柱、锁紧螺母、千斤顶Ⅰ、千斤顶Ⅱ、支撑下块以及支撑上块;
固定底板为L型结构,与减振器的边角配合;固定底板的一个端面沿内侧面向外加工有楔角结构,其楔角不大于0.5°,楔角顶点与固定底板内侧面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0mm,便于固定底板装入减振器下安装面板与基座安装面之间以及减振器上安装面板与设备安装面之间;
连接螺柱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
对于拆下与基座安装面以及设备安装面连接的螺栓的减振器,减振器的八个边角分别放置一个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内侧面与减振器边角相邻的两个侧面相接触,固定底板的楔角结构部分置于减振器下安装面板与基座安装面之间或减振器上安装面板与设备安装面之间;固定上板的一端分别与减振器下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固定底板螺栓连接,固定上板位于减振器下安装面板的上方或上安装面板的下方,一个固定底板对应一个固定上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另一端伸出方向相同的两个固定上板对应一个连接面板,接近减振器下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与接近减振器上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通过连接螺柱和锁紧螺母连接,接近减振器下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位于固定上板的下方,接近减振器上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位于固定上板的上方;两个千斤顶Ⅰ分别放置在接近减振器上安装面板的两个连接面板上且使减振器有1mm~2mm压缩量,同时锁紧连接螺柱两端的锁紧螺母,即锁定减振器的高度;支撑下块放置在基座安装面上,支撑上块与支撑下块螺纹连接,通过调控两者之间的连接螺纹可以调整装配后的总高度,使千斤顶Ⅱ能够与设备安装面相接触;千斤顶Ⅱ放置在支撑上块上且与设备安装面相接触,千斤顶Ⅱ对设备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保持设备支撑不动;此时,即可取出减振器进行换装。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套筒,是一个两端开放的回转体结构,内表面上加工有螺纹;固定上板上螺栓的安装孔大于减振器上安装面板及其下安装面板上的安装孔时,将螺栓套筒放在固定上板上螺栓的安装孔内,用于补偿孔直径差距,螺栓套筒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减振器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垫片,螺栓垫片放置在固定上板与固定底板之间,其厚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减振器安装面板。
进一步地,固定上板为阶梯形状,为千斤顶Ⅰ提供安装空间的同时能够缩短安装在减振器上安装面板以及下安装面板上的两个固定上板之间的连接距离,利于连接螺栓的锁紧与固定;固定上板的一个台阶面上加工有螺栓的安装孔,另一个台阶面上加工有连接螺柱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放置在连接面板上的千斤顶Ⅰ的个数与放置在刚性支撑上块上的千斤顶Ⅱ的个数相同,千斤顶Ⅰ的压缩作用力与千斤顶Ⅱ的支撑作用力相同。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能够在保持安装高度不变情况下,对减振器进行原位换装,不影响上方设备以及连接管路状态,也不会影响其他位置减振器的受力情况;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安装孔大小、不同安装面板厚度以及不同安装孔间距的减振器,具有一定通用性,应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安装以及拆装方便,维修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的三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的三维分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的平面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的三维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1-固定底板,2-六角螺栓,3-螺栓套筒,4-螺栓垫片,5-内六角螺栓, 6-固定上板,7-连接面板,8-连接螺柱,9-锁紧螺母,10-千斤顶Ⅰ,11-支撑下块,12-支撑上块,13-千斤顶Ⅱ,14-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减振器辅助换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螺栓套筒3、螺栓垫片4、固定上板6、连接面板7、连接螺柱8、锁紧螺母9、千斤顶Ⅰ10、千斤顶Ⅱ13、支撑下块11以及支撑上块12,如图3所示;
固定底板1为L型结构,与减振器14的边角配合;固定底板1的一个端面加工成楔形结构,其楔角不大于0.5°,楔角顶点与固定底板1内侧面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0mm,便于固定底板1装入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与基座安装面之间以及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与设备安装面之间;固定底板1的一另个端面上加工有螺栓沉孔;
螺栓套筒3是一个两端开放的回转体结构,内表面上加工有螺纹,用于补偿固定上板6上六角螺栓2的安装孔与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及其下安装面板上安装孔的孔直径差距,螺栓套筒3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减振器14安装孔;
螺栓垫片4的厚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减振器14安装面板;
固定上板6为阶梯形状,为千斤顶Ⅰ提供安装空间的同时能够缩短安装在减振器上安装面板以及下安装面板上的两个固定上板之间的连接距离,利于连接螺栓的锁紧与固定;固定上板的一个台阶面上加工有六角螺栓2和内六角螺栓5的安装孔,另一个台阶面上加工有连接螺柱8的安装孔;
连接面板7具有不同的长度规格,可以根据减振器14上安装孔的孔间距进行选择;
连接螺柱8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装置中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如下:对于拆下与基座安装面以及设备安装面连接的螺栓的减振器14,减振器14的八个边角分别放置一个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的内侧面与减振器14边角相邻的两个侧面相接触,固定底板1的楔形结构部分置于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与基座安装面之间或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与设备安装面之间;固定上板6的一个台阶面通过六角螺栓2 与14下安装面板或上安装面板固定连接,同时通过内六角螺栓5与固定底板1 固定连接,固定上板6位于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的上方或上安装面板的下方,一个固定底板1对应一个固定上板6,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另一个台阶面伸出方向相同的两个固定上板6对应一个连接面板7,接近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7与接近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7通过连接螺柱8和锁紧螺母9连接,接近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7位于固定上板6的下方,接近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7位于固定上板6的上方;两个千斤顶Ⅰ10分别放置在接近减振器14上安装面板的两个连接面板7 上且使减振器14相对于承载状态下有1mm~2mm压缩量,同时锁紧连接螺柱8 两端的锁紧螺母9;支撑下块11放置在接近减振器14下安装面板的连接面板7 旁边的基座安装面上,一个连接面板7旁边放置一个支撑下块11,支撑上块12 与支撑下块11螺纹连接,千斤顶Ⅱ13放置在支撑上块12上且与设备安装面相接;
其中,固定底板1、固定上板6、六角螺栓2、螺栓套筒3、螺栓垫片4和内六角螺栓组成固定组件,连接面板7、连接螺柱8、锁紧螺母9和千斤顶Ⅰ10 组成连接施力组件,千斤顶Ⅱ13、支撑下块11和支撑上块12组成刚性支撑件。
采用所述装置进行换装的操作:首先,拆下减振器14与基座安装面以及设备安装面连接的螺栓,再按照图1和图2装配所述装置;各零件装配好后,即可取出减振器14进行换装,并将固定底板1、固定上板6、连接面板7安装到换装后的新减振器14上,且将新减振器14压缩到比安装高度低1mm~2mm后,再锁紧连接螺柱8两端的锁紧螺母9,将新减振器14装入原位置,然后拆卸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并通过螺栓将新减振器14分别与基座安装面以及设备安装面固定连接,即完成减振器14的换装。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