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属于盖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盖带通常是与载带进行配合使用的,用于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而现有的上盖带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缺少防静电设计,导致静电易于电子芯片相接触,从而降低了电子芯片的使用效果,且不便于拆装以及只具有一次密封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防静电的功能,且便于拆装,而且便于多次密封,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包括载带,所述载带上端粘贴双面胶条以及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下端粘贴固定橡胶条,所述橡胶条设置在载带内部,所述双面胶条以及海绵垫均粘贴固定在塑料带下端面,所述双面胶条布置在海绵垫前后两端,所述塑料带上端面涂敷防静电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下端面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橡胶条,所述载带上端面等距开设至少两个开口槽,所述橡胶条放置在开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涂层由防静电剂以及橡胶颗粒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涂层以及双面胶条外端均布置有金属夹条,所述金属夹条设有六个,六个所述金属夹条等距设置在塑料带前后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防静电涂层、塑料带、双面胶条、海绵垫以及橡胶条,该设计便于通过防静电涂层来实现防静电的功能,且便于通过双面胶条进行粘贴固定,也便于通过橡胶条进行二次夹紧,同时也通过海绵垫实现稳定防护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上盖带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缺少防静电设计,导致静电易于电子芯片相接触,从而降低了电子芯片的使用效果,且不便于拆装以及只具有一次密封的功能的问题。
因添加金属夹条,该设计便于将双面胶条与塑料带稳定接触,避免脱离,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防静电的功能,且便于拆装,而且便于多次密封,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中塑料带、海绵垫以及防静电涂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中塑料带、海绵垫以及防静电涂层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带、2-防静电涂层、3-塑料带、4-双面胶条、5-海绵垫、6-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电子芯片进行存放运输的上盖带,包括载带1,载带1上端粘贴双面胶条4以及海绵垫5,海绵垫5下端粘贴固定橡胶条6,橡胶条6设置在载带1内部,双面胶条4以及海绵垫5均粘贴固定在塑料带3下端面,双面胶条4布置在海绵垫5前后两端,塑料带3上端面涂敷防静电涂层2,防静电涂层2的设计实现了对载带1内的电子芯片进行防护,然后使用人员将海绵垫5下端面最左侧的橡胶条6卡入载带1上端面最左侧的开口槽内,然后使用人员自左向右依次将橡胶条6卡入开口槽内,然后向下按压防静电涂层2,从而带动塑料带3向下移动,塑料带3向下移动同时带动双面胶条4以及海绵垫5向下移动,双面胶条4向下移动从而与载带1上端面相接触,进而实现粘贴固定的功能,然后海绵垫5向下移动带动橡胶条6向下移动,从而实现橡胶条6伸入开口槽内,从而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在电子芯片从载带1内取出后,使用人员便于再次将橡胶条6卡入开口槽内,从而实现再次密封的功能,扩大了使用范围。
海绵垫5下端面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橡胶条6,载带1上端面等距开设至少两个开口槽,橡胶条6放置在开口槽内,至少两个橡胶条6的设计扩大了载带1与塑料带3的连接稳定性。
防静电涂层2由防静电剂以及橡胶颗粒混合而成,使用人员便于对防静电涂层2进行稳定握持,橡胶颗粒的设计则提高了握持时的摩擦力。
防静电涂层2以及双面胶条4外端均布置有金属夹条,金属夹条设有六个,六个金属夹条等距设置在塑料带3前后两端,金属夹条便于将双面胶条4与塑料带3进行稳定夹紧,然后在对塑料带3进行向上揭起时,会带动双面胶条4向上移动,避免双面胶条4与塑料带3相分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