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在对钢结构施工时,需要将钢结构放置于指定位置,进而对钢结构进行施工安装,由于室内空间较小,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装置对钢结构进行固定,因此在室内钢结构安装时,需要使用大量人力对钢结构进行固定后再去施工,导致安装人员工作压力大、安装成本较高。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725738.X提出的“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固定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X轴运动机构包括X轴导轨和第一运动模块,第一运动模块安装在X轴导轨上,所述X轴导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Y轴运动机构包括Y轴导轨和第二运动模块,所述Y轴导轨与第一运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运动模块安装在Y轴导轨上,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第二运动模块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升降装置、液压夹,所述升降装置一端固定在第二运动模块上,所述液压夹固定在升降装置的另一端;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固定机构、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相连。”,虽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效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特点;
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装置采用直线运动模块、液压缸、液压夹等执行元件作为装置驱动装置,外形笨重,工作时必须外部供电和外部液压驱动设备,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而且在建筑施工场所使用容易造成电器元件因积尘、碰撞等原因导致故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采用直线运动模块、液压缸、液压夹等执行元件作为装置驱动装置,外形笨重,工作时必须外部供电和外部液压驱动设备,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而且在建筑施工场所使用容易造成电器元件因积尘、碰撞等原因导致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并排设置有万向轮和支撑脚,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四组并呈矩形分布,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位于四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的中心处,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限位机构;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设于支撑底板顶部的下固定螺套和固设于支撑顶板底部的上固定螺套,所述下固定螺套与上固定螺套之间设置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固定螺套和下固定螺套相螺接,所述双头螺杆的中部横向穿插设置有调节转杆;
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固设于支撑底板顶部的下固定螺杆和固设于支撑顶板底部的上固定螺杆,所述下固定螺杆和上固定螺杆上下错位设置,所述下固定螺杆和上固定螺杆的末端侧壁分别固接有下限位套环和上固定套环,所述下限位套环活动套设于上固定螺杆的外壁,所述上固定套环活动套设于下固定螺杆的外壁,所述下固定螺杆和上固定螺杆的外壁分别螺接有下限位螺母和上限位螺母,所述下限位螺母抵接于上固定套环的底部,所述上限位螺母抵接于下限位套环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顶板顶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通过转销与容置槽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供钢架构与限位块接触的让位豁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钝角三角形块,所述钝角三角形块的重心位于转销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底板螺纹连接,且支撑脚的螺杆上设置有与支撑底板地面相抵接的定位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机采用纯机械结构,工作无需外界供电和外界液压设备,结构简洁,耐灰尘,抗碰撞,能够适应施工场地,不易出现故障;
2、本实用新型支撑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并排设置有万向轮和支撑脚,万向轮和支撑脚交替使用,自由切换安放状态或者移动状态,便于调整位置和搬迁。
3、本实用新型支撑顶板的顶部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中设置有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在受压时中部下陷,两侧翘起,即起到可利用钢结构自重对自身进行限位作用,并可同时适用于方形或者圆形的钢结构,防止钢结构在支撑过程中偏移打滑,增加装置支撑稳固性;
4、本实用新型采用升降调节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相配合对支撑顶板进行支撑,可将钢结构下压重力分散传递,避免装置单点局部受力,从而导致局部结构变形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底板,2-支撑顶板,3-万向轮,4-支撑脚,5-升降调节机构,51-下固定螺套,52-上固定螺套,53-双头螺杆,54-调节转杆,6-辅助支撑机构,61-下固定螺杆,62-上固定螺杆,63-下限位套环,64-上固定套环,65-下限位螺母,66-上限位螺母,7-限位机构,71-容置槽,72-限位块,73-转销,8-让位豁口,9-圆形钢结构,10-方形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上下平行设置,支撑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并排设置有万向轮3和支撑脚4,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5和辅助支撑机构6,辅助支撑机构6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四组并呈矩形分布,升降调节机构5位于四组辅助支撑机构6的中心处,支撑顶板2的顶部等间距并排设置有若干限位机构7;升降调节机构5包括固设于支撑底板1顶部的下固定螺套51和固设于支撑顶板2底部的上固定螺套52,下固定螺套51与上固定螺套52之间设置有双头螺杆53,双头螺杆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固定螺套52和下固定螺套51相螺接,双头螺杆53的中部横向穿插设置有调节转杆54;辅助支撑机构6包括固设于支撑底板1顶部的下固定螺杆61和固设于支撑顶板2底部的上固定螺杆62,下固定螺杆61和上固定螺杆62上下错位设置,下固定螺杆61和上固定螺杆62的末端侧壁分别固接有下限位套环63和上固定套环64,下限位套环63活动套设于上固定螺杆62的外壁,上固定套环64活动套设于下固定螺杆61的外壁,下固定螺杆61和上固定螺杆62的外壁分别螺接有下限位螺母65和上限位螺母66,下限位螺母65抵接于上固定套环64的底部,上限位螺母66抵接于下限位套环63的顶部;
其中,限位机构7包括开设于支撑顶板2顶部的容置槽71,容置槽71的内腔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72,限位块72的中部通过转销73与容置槽71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容置槽71的前后两侧开设有供钢架构与限位块72接触的让位豁口8,限位块72为钝角三角形块,钝角三角形块的重心位于转销73的正下方,在受压时中部下陷,两侧翘起,即起到可利用钢结构自重对自身进行限位作用,并可同时适用于方形或者圆形的钢结构,防止钢结构在支撑过程中偏移打滑,增加装置支撑稳固性,万向轮3与支撑底板1固定连接,支撑脚4与支撑底板1螺纹连接,且支撑脚4的螺杆上设置有与支撑底板1地面相抵接的定位螺母,万向轮3和支撑脚4交替使用,自由切换安放状态或者移动状态,便于调整位置和搬迁。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使用时,旋松支撑脚4螺杆上的定位螺母,旋动支撑脚4上升与地面脱离,使万向轮3单独与地面接触,推动装置至工作地点,调整好位置后,旋动支撑脚4下降与地面接触,再旋紧支撑脚4螺杆上的定位螺母加以固定,接着旋动每组下固定螺杆61和上固定螺杆62上的下限位螺母65和上限位螺母66,使下限位螺母65和上限位螺母66远离上固定套环64和下限位套环63,使得下固定螺杆61和上固定螺杆62能够跟随升降调节机构5调节上下相对移动,接着旋转调节转杆54,使下固定螺套51和上固定螺套52间距拉开,即使支撑顶板2上升,直至支撑顶板2上的限位机构7与被支撑的钢结构抵接接触,在旋转一定角度加以紧固,接着,将下限位螺母65和上限位螺母66重新旋动至与上固定套环64和下限位套环63抵接并加紧,这样支撑顶板2上的重力除了升降调节机构5以外,四组辅助支撑机构6也同时分摊受力,可将钢结构下压重力分散传递,避免装置单点局部受力,从而导致局部结构变形损坏的问题,钢结构一般为圆形钢结构圆形钢结构9或者方形钢结构方形钢结构10,当钢结构放置于两组限位块72之间时,将两组限位块72内侧下压至与容置槽71底部接触,此时,两组限位块72外侧端扬起,两组限位块72呈V字状结构,钢结构位于两组限位块72之间,可防止钢结构在支撑过程中偏移打滑,增加装置支撑稳固性,并且,由于限位块72为钝角三角形块,钝角三角形块的重心位于转销73的正下方,当钢结构撤走时,限位块72又绕转销73转动至与支撑顶板2顶部平齐状态,实现自动复位,综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稳固牢靠的钢结构施工固定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