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472发布日期:2019-07-27 10:0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吊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



背景技术:

漏泄电缆在同轴管外导体上开设一系列的槽孔或隙缝,使电缆中传输的电磁波的部分能量从槽孔中漏泄到沿线空间,场强衰减较均匀而无起伏,易为接收设备所接收,在安装漏泄电缆时通常需要用来吊具来对其进行装夹。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170738.1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吊具,其其包括:底座、与该底座一体成型的U形托缆槽、与该U形托缆槽连接的盖板、防脱落插销插孔、卡勾、拆装式铰轴、以及防脱落插销;其中,防脱落插销插孔、卡勾、以及拆装式铰轴均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U形托缆槽一侧设有第一挂钩,所述U形托缆槽另一侧设有第二挂钩,所述拆装式铰轴安装在第一挂钩内;所述卡勾勾住另一个第二挂钩;所述防脱落插销插入所述防脱落插销插孔内。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拆卸型盖板,盖板的拆装式铰轴与底座的挂钩结构连接在一起,盖板可绕铰轴开合。

上述方案主要由盖板和底座组成,在用其对电缆进行装夹时,操作繁琐,而且盖板较容易从底座上弹开,从而可能造成电缆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包括安装板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的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呈U字形的弹性板,其中所述弹性板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均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且呈圆弧状的托线槽;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弹性板的上板部上;所述弹性板的端部还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一端铰接在弹性板的上板部端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螺纹杆上位于锁紧螺母内侧的杆壁上还活动穿设有两个垫片;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垫片之间的杆壁上还套设有弹簧,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垫片相抵触;所述弹性板的下板部端部开设有一个供螺纹杆卡入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弹性板的上板部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内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螺纹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水平活动贯穿所述弹性板的上板部,其中所述固定轴的中间部分位于安装槽口内;所述固定轴的靠近两端的轴壁上具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扳耳。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螺纹杆的杆径且小于垫片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托线槽的槽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凸条。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条为橡胶条,且所有的所述橡胶条的长度方向均沿托线槽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弹性板的上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板。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U形的弹性板,并在弹性板上设置托线槽,同时弹性板上设置由螺纹杆、弹簧、垫片、锁紧螺母组成的锁紧组件,如此在装夹电缆时,只需要通过旋转螺母便可以快速的将电缆装夹在托线槽内,而且装夹稳定,可以防止电缆脱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垫片之间设置弹簧其作用有二,其一,在通过旋转锁紧螺母时,若锁紧螺母旋入过深,则弹性板对电缆的挤压力可能过大,从而可能将电缆压坏,而在两垫片之间设置的弹簧可以提供一个缓冲力,如此便可以减小电缆被压坏的风险;其二,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使用后,弹性板对电缆的夹紧力会减小,如此便会出现夹紧电缆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设置在两垫片之间的弹簧便可以提供一个补偿力,即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带动垫片压紧弹性板,如此便可以提高夹紧电缆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轴是活动穿设在弹性板上的,并且通过安装螺母进行锁紧,如此,一方面可以将整个锁紧组件进行拆装,更换其中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板;2、弹性板;21、托线槽;22、卡槽;23、安装槽口;24、弹性凸条;31、螺杆;32、锁紧螺母;33、垫片;34、弹簧;35、固定轴;36、安装螺母;4、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脱落漏泄电缆吊具,包括安装板1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呈U字形的弹性板2,其中弹性板2 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均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且呈圆弧状的托线槽21;安装板1固定连接在弹性板2的上板部上;弹性板2的端部还设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一端铰接在弹性板2的上板部端部的螺纹杆31,具体的,弹性板2 的上板部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口23;安装槽口23内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35;螺纹杆31的上端部活动穿设在固定轴35上,如此使螺纹杆31的上端部可以沿着固定轴35进行转动。

其中固定轴35水平活动贯穿弹性板2的上板部,其中固定轴35的中间部分位于安装槽口23内;固定轴35的靠近两端的轴壁上具有螺纹段;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36。

螺纹杆3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2;螺纹杆31上位于锁紧螺母32内侧的杆壁上还活动穿设有两个垫片33;螺纹杆31位于两个垫片33之间的杆壁上还套设有弹簧34,其中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垫片33相抵触;弹性板2的下板部端部开设有一个供螺纹杆31卡入的卡槽22,其中卡槽22的宽度大于螺纹杆31的杆径且小于垫片33的半径。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的锁紧组件可以进行分拆,锁紧组件在安装时具体的步骤为:

首先将锁紧螺母32旋到螺纹杆31上,再将第一块垫片33穿到螺纹杆31上,再将弹簧34穿到螺纹杆31上,接着将第二块垫片33穿到螺纹杆31上,完成螺纹杆31部分的装配;

接着将固定轴35穿到弹性板2上,当固定轴35一端伸入到安装槽内时,此时将螺杆的上端穿在固定轴35上,然后继续穿设固定轴35,直至固定轴35的两端均裸露在弹性板2外即可,此时分别将安装螺母36锁紧在固定轴35的两端,完成整个锁紧组件的装配。

锁紧螺母3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扳耳。设置扳耳的目的在于以方便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徒手进行旋转锁紧螺母32。

托线槽21的槽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凸条24,其中弹性凸条24为橡胶条,且所有的橡胶条的长度方向均沿托线槽21的轴向设置设置弹性凸条24额目的在于增加电缆与托线槽21之间摩擦力,以提高电缆装夹的稳定。

安装板1和弹性板2的上板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筋板4。设置加强筋板4的目的在于提高弹性板2与安装板1之间的强度。

实施原理:

安装电缆时,首先将电缆卡入托线槽21内,再向下旋转螺杆,使螺杆卡入卡槽 22内,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垫片33、弹簧34、锁紧螺母32均应处于卡槽22的下方;接着通过扳耳带动锁紧螺母32旋转,使螺母顺着螺杆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锁紧螺母32会不断向上挤推垫片33,同时弹簧34在被不断压缩,最终位于上方的垫片33会挤压弹性板2的下板部,从而使弹性板2将电缆夹紧。

由此可知,通过设置呈U形的弹性板2,并在弹性板2上设置托线槽21,同时弹性板2上设置由螺纹杆31、弹簧34、垫片33、锁紧螺母32组成的锁紧组件,如此在装夹电缆时,只需要通过旋转螺母便可以快速的将电缆装夹在托线槽21内,而且装夹稳定。

通过在两个垫片33之间设置弹簧34其作用有二,其一,在通过旋转锁紧螺母32时,若锁紧螺母32旋入过深,则弹性板2对电缆的挤压力可能过大,从而可能将电缆压坏,而在两垫片33之间设置的弹簧34可以提供一个缓冲力,如此便可以减小电缆被压坏的风险;其二,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使用后,弹性板 2对电缆的夹紧力会减小,如此便会出现夹紧电缆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设置在两垫片33之间的弹簧34便可以提供一个补偿力,即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会带动垫片33压紧弹性板2,如此便可以提高夹紧电缆的稳定性。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