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916发布日期:2019-09-13 22:52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



背景技术:

食品饮品在进行制作销售的过程中,为了突显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保持产品的美观性,都会在饮品瓶身外包裹一层印有具有美感的图案和一些饮用方法,以及产品配方等的标签,标签都是采用预先印制好文字和图案的热缩膜,制作成和瓶身相似的形状,套在瓶身上,再通过热收缩炉进行收缩,使标签紧密的和瓶身贴合在一起。

然而,现有的热缩炉在瓶身套取好标签后,再从常温的状态进入高温热缩炉时,先进入热缩炉内的部分,会先接触到高温的环境造成先进入的标签部分就会先收缩,后进入的部分与先进入的部分在收缩的时候,会有一个时间差,往往很容易造成标签受热收缩不均匀,造成图案或文字变形,特别在瓶身变径的部位,如果受热不均匀,同一标签的不同部位温差相差较大,甚至容易形成一定的褶皱,大大的影响了标签收缩后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使标签在进行热收缩的过程中能保持均匀的受热温度,从而使标签收缩后,紧密完美的与瓶身贴合在一起,给产品形象加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包括设有传输通道的热收缩装置、穿过所述传输通道且设置在所述热收缩装置底部的传送装置、以及用于支撑的主支架;

所述热收缩装置包括靠近所述传送装置进口方向一侧设置的涡流控温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内底部两侧的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分隔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蒸汽管、通过金属软管与所述蒸汽管相连的蒸汽分汽包、被所述分隔板分隔而成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排风管线与所述上腔室相连通的排烟风机、以及通过鼓风管线与所述涡流控温装置相连通的涡流气源风机,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沿着所述传输通道的两侧壁体相连通,所述蒸汽分汽包通过管线连通外界蒸汽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的辊轴、环绕所述辊轴设置的环形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辊轴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驱动电机的副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截面为方形,且所述支撑杆中间部位开设有便于所述蒸汽管上下调节的贯通槽,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下腔室内壁两侧均匀分布有12根,且同一侧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一根所述蒸汽管。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截面为方形,所述蒸汽管开设有多个用于蒸汽流出的蒸汽小孔,且所述蒸汽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金属软管的蒸汽进口,所述蒸汽管背向所述蒸汽小孔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用于固定连接并上下调节所述蒸汽管的固定调节螺栓,所述固定调节螺栓与所述贯通槽相配合,实现所述蒸汽管的上小调节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涡流控温装置为“倒U”型的中空封闭装置,且其朝向所述下腔室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均布的用于常温空气流出的空气小孔,所述涡流控温装置的顶部连通所述鼓风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热收缩装置的正面和背面两侧均设有便于调节所述蒸汽管的开关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软管上设有用于开关蒸汽流通的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环形传送带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呈斜向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口处设置一个涡流温控装置,在进行产品热收缩的时候,通过涡流气源风机泵入常温下的空气,与高温蒸汽相混合,高温的蒸汽和低温的空气相混合的时候会产生相对的运移,而常温空气是通过多个排列成“倒U”的空气小孔所吹出,从而使常温空气与高温蒸汽形成涡流从而快速的进行混合,形成一个常温至高温的过渡温控区,这就避免了常温状态下的产品突然进入高温区时所造成的先进部位和后进部位温差太大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热缩膜在进行热收缩时,整个标签的收缩是同步进行的,保证了热收缩的均匀性,从而使产品标签能完美的与瓶身贴合在一起,增加了产品的美观性和完整性,给产品形象加分。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杆开设的贯通槽和蒸汽管所设置的固定调节螺栓相配合进行高度的调节,同时,蒸汽管呈倾斜的设置,从而可以使产品的不同高度受到相同蒸汽温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地保证了产品标签的均匀热收缩。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蒸汽分汽包可以使每一根蒸汽管所流出的蒸汽都能保证相同的温度,避免了蒸汽在不同距离的输送下所造成的温度不同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地保证了产品在热收缩时能均匀受热收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涡流控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蒸汽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主支架,2-传送装置,3-环形传送带,4-传输通道,5-支撑杆,51-贯通槽, 6-蒸汽管,61-蒸汽进口,62-蒸汽小孔,63-固定调节螺栓,7-分隔板,8-排烟风机,81-排风管线,9-涡流气源风机,91-鼓风管线,10-涡流控温装置,101-空气小孔,11-驱动电机,12-副支架,13-蒸汽分汽包,14-金属软管,141-截止阀, 15-管线,16-热收缩装置,17-上腔室,18-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热缩膜涡流控温蒸汽收缩炉,包括设有传输通道4的热收缩装置16、穿过所述传输通道4且设置在所述热收缩装置16底部传送装置2、以及用于支撑的主支架1,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用于传送的辊轴、环绕所述辊轴设置的环形传送带3、用于驱动所述辊轴的驱动电机1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驱动电机11的副支架12,为了增强环形传送带的承压强度,辊轴可设置多个,一端端部的辊轴用于驱动其余辊轴用于增加环形传送带的承压强度。

所述热收缩装置16包括靠近所述传送装置2进口方向一侧设置的涡流控温装置10、设置于所述传输通道4内底部两侧的支撑杆5、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顶部的分隔板7、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上的蒸汽管6、通过金属软管14与所述蒸汽管6相连的蒸汽分汽包13、被所述分隔板7分隔而成的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通过排风管线81与所述上腔室17相连通的排烟风机8、以及通过鼓风管线91与所述涡流控温装置10相连通的涡流气源风机9。

支撑杆5的截面为方形,且支撑杆5中间部位开设有便于蒸汽管6上下调节的贯通槽51,支撑杆5沿着下腔室18内壁两侧均匀分布有12根,且同一侧相邻的两根支撑杆5上固定连接一根蒸汽管6,蒸汽管呈斜向的设置,有利于产品的不同高度均受到蒸汽管所流出的蒸汽的直接作用,为了便于对蒸汽管进行调节,热收缩装置16的正面和背面两侧均设有便于调节蒸汽管6的开关门41。

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沿着传输通道4的内壁两侧相连通,有利于下腔室 18的蒸汽废气在排烟风机8的作用下进入上腔室17,从而被排烟风机8抽出,支撑杆5位于环形传送带3的两侧,保证环形传送带能正常通过热收缩装置。

蒸汽管6截面为方形,蒸汽管6开设有多个用于蒸汽流出的蒸汽小孔62,且蒸汽管6上设有用于连接金属软管14的蒸汽进口61,蒸汽管6背向蒸汽小孔 62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用于固定连接并上下调节蒸汽管6的固定调节螺栓63,固定调节螺栓63与贯通槽51相配合,实现蒸汽管6的上小调节和固定,传送装置2正下方设有蒸汽分汽包13,且蒸汽分汽包13通过金属软管14与蒸汽管6 相连,为了便于蒸汽管蒸汽的控制,金属软管14上设有用于开关蒸汽流通的截止阀141,蒸汽分汽包13通过管线15连通外界蒸汽发生器,优选地,排烟风机 8和涡流气源风机9设置于热收缩装置16的壳体顶面,排烟风机8通过排风管线81与上腔室17相连通,涡流气源风机9通过鼓风管线91与涡流控温装置10 相连通,排烟风机将下腔室内多余的蒸汽废气排出,保证下腔室内保持一个稳定的蒸汽热缩温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