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340发布日期:2019-08-03 16:5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是用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在一些工地,远距离供电等均需要敷设电缆来完成,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的工地电缆敷设电缆时,工作人员将卷扬机的钢丝绳端头与电缆卷材的首端连接,然后使用卷扬机收卷,对电缆进行牵引,在牵引的过程中,电缆线桥的线路比较复杂,经常遇到需要进行转向的位置,在转弯的位置设置有立杆,电缆通过立杆来进行换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转向的过程中,因为电缆受到的牵引力较大,而且电缆在换向的位置与立杆滑动抵接,电缆与立杆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会导致电缆的表面破损,而且因为摩擦力较大,导致在敷设电缆过程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达到了减少电缆在转向位置的表面磨损,提高电缆敷设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包括焊接成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水平设置,第二框架竖直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承接辊,承接辊与第二框架所在平面垂直,在承接辊的两侧设置有竖直的转向辊,在转向辊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固定板与转向辊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转向型电缆滚轮放置在电缆线桥的转弯内侧的位置,在敷设电缆的过程中,电缆与转向辊的周面相抵接,在转向辊之间的位置,电缆会与下方的承接辊抵接,在对电缆进行牵引的过程中,电缆会带动转向辊沿转向辊的中心轴线转动,这样就实现了电缆的换向,而且减少电缆表面磨损,提高电缆敷设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承接辊的两端远离承接辊设置有挡环,挡环的中心与承接辊的轴线重合,在挡环与承接辊之间倾斜设置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承接辊的两端设置有挡环,可以防止如果电缆在转向的位置松弛脱离承接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承接辊在承接辊的周面光滑过渡连接,承接辊通过挡环固定在第一框架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连接杆与承接辊的周面设置为光滑过渡连接,可以进一步减少在转向位置的电缆表面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端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远离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固定板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与转向辊同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上设置把手,既可以防止电缆脱离电缆滚轮,又可以使该电缆滚轮便与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周面上设置有防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防磨层,可以减少电缆与把手摩擦时表面的磨损,也可以降低手臂移动电缆滚轮时的受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框架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倾斜加强杆,加强杆设置在靠近第二框架两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防止电缆滚轮因为电缆所受的牵引力过大导致的侧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转向型电缆滚轮,达到了减少电缆在转向位置的表面磨损,提高电缆敷设效率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把手,达到了防止电缆脱离电缆滚轮,又可以使该电缆滚轮便与移动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加强杆,使电缆滚轮不会因为电缆所受的牵引力过大发生侧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型电缆滚轮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第一框架;11、第一把手;2、承接辊;21、挡环;22、连接杆;3、第二框架;31、固定板;32、第二把手;33、加强杆;4、转向辊;5、防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型电缆滚轮,包括焊接成型的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3,第一框架1水平设置,第二框架3竖直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承接辊2,承接辊2与第二框架3所在平面垂直,在承接辊2的两侧设置有竖直的可以转动的转向辊4。将这样的转向型电缆滚轮设置在电缆线桥转向的位置,然后被钢丝绳牵引的电缆在转向辊4的周面完成换向,如果电缆受到的牵引力较小,电缆会因自身重力与下方的承接辊2抵接。

参照图1,在转向辊4的两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板31,转向辊4与固定板31转动连接,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3的一侧。在敷设的过程中,电缆会因为与转向辊4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转向辊4转动,这样就减少了电缆在转向位置处表面的磨损。

参照图1,在第二框架3的固定板侧面还设有第二把手32,第二把手32与转向辊4同侧设置,在第二框架3与第二把手3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加强杆33,加强杆33设置在第二框架3靠近两端的位置。第二把手32可以防止电缆的高度过高,脱离转向电缆转轮;加强杆33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二框架3因为电缆所受到的牵引力过大导致侧翻的现象。

参照图1,在承接辊2的两端远离承接辊2设置有挡环21,挡环21与转筒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2,承接辊2通过两端的挡环21固定在第一框架1的上方,在第一框架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一把手11,第一把手11横跨在挡环21的上方。承接辊2两端的挡环21以及第一把手11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缆脱离转向型电缆滚轮,并且第一把手11还可以为移动电线滚轮提供方便。

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减少电缆在转向位置处的磨损,连接杆22在承接辊2的周面上与承接辊2过渡连接。

参照图1,为了进一步减少电缆在转向位置处表面的磨损,在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32的周面上设置有防磨层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工作人员手提转向型电缆滚轮的第一把手11或第二把手32,将电缆滚轮放置在电缆桥架的转向位置处,在放置的时候,应该保证第二框架3侧面的加强杆33可以以地面抵接,然后工作人员将已经牵引到转向位置处的电缆通过按压等方式,使电缆经过电缆滚轮装置内部然后穿出继续牵引,在电缆经过电缆滚轮装置时,电缆与承接辊2两侧的转向辊4的周面抵接,并且因为电缆与转向辊4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向辊4转动,同时在转向辊4的作用下完成换向,当电缆受到的牵引力较大时,电缆只与转向辊4接触,当电缆受到的牵引力较小时,电缆因为重力下降与下方的承接辊2抵接,因为下方的承接辊2半径较小,所以承接辊2对电缆表面的磨损较小,这样就达到了减少电缆在转向位置的表面磨损,提高电缆敷设效率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