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拆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975发布日期:2019-08-03 16:3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拆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拆包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拆包机。



背景技术:

拆包机主要使用在各种袋体产品拆包工作上,以前主要使用的半自动拆包机,由人员参与控制拆包、卸料等过程,需要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容易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有时这些拆包机用在拆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产品,如尿素等肥料,由于人体近距离接触会造成一些人体职业病。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几种拆包机,比如螺旋破包机、多刀拆包机、锯片拆包机等。

目前的拆包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单向拆包机上,即在单个方向上设置割袋刀片,这种割袋方式极易造成包装袋褶皱,带来大量的残留堆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小型拆包机,解决了现有拆包机因切割问题造成的物料残留堆积的问题,通过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的双向切割,提升切割效果,有助于提升物料下降,降低物料残留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小型拆包机,具有机架,所述机架分为前中后三段区域,所述机架前段区域固定设置有输送带,后段区域底部设置有废袋收集装置,中段区域设置有位于机架底部的集料装置、位于集料装置上方且靠近输送带的第一割袋装置和位于集料装置上方且靠近废袋收集装置的第二割袋装置,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沿着机架前后移动的抓包装置,所述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机架前端;所述输送带将待拆的料包输送至抓包装置下方,所述抓包装置抓取待拆的料包,运输至第一割袋装置上,割袋装置将料包的包装袋割破,然后抓包装置将包装袋破裂的料包运输至第二割袋装置,第二割袋装置将料包的包装袋二次割破,料包内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下落入集料装置内,抓包装置将包装袋拨至废袋收集装置内。

所述第一割袋装置包括第一电滚筒和第一圆刀刀片,所述第一电滚筒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滚筒的滚动方向与抓包装置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电滚筒两端的轴心柱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圆刀刀片套接在第一电滚筒的中间。

所述第二割袋装置包括无杆气缸、水平滑杆、第二电滚筒和第二圆刀刀片,所述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均与第一电滚筒平行,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电滚筒位于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之间,且所述第二电滚筒两端的轴心柱分别套接在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上,所述第二圆刀刀片套接在第二电滚筒的中间。

所述废袋收集装置包括废袋容置腔和与废袋容置腔相通的废袋压缩器,所述废袋压缩器位于废袋容置腔下方。

所述废袋压缩器正中心水平设置有螺旋搅拌轴,且所述螺旋搅拌轴正对废袋容置腔,所述螺旋搅拌轴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固定在废袋压缩器上,所述螺旋搅拌轴输出端延伸方向上连通有废袋收集筒,且所述废袋收集筒固定在废袋压缩器上。

所述抓包装置包括抓包机构、矩形框架、主动辊、从动辊、行走电机、升降气缸、槽轮和限位柱,所述抓包机构包括抓包框架、抓包气缸、连动机构、推杆、第一转动对轴、与第一转动对轴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二转动对轴、数个抓手和限位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对轴包括第一左轴、第一右轴、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动对轴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对轴的左侧,且包括第二左轴、第二右轴、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抓手包括左抓手和右抓手,所述升降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矩形框架中心,输出端固定在抓包机构的抓包框架中心,所述矩形框架水平设置,且上表面固定有行走电机,中间设置有平行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端均穿出矩形框架,且固定有槽轮,所述行走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主动辊转动,所述矩形框架对角设置有两个限位孔;所述抓包框架内设置有抓包气缸、第一转动对轴、第二转动对轴、固定在第一转动对轴的右抓手和固定在第二转动对轴的左抓手,所述抓包气缸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对轴上方,且固定端固定在抓包框架上,输出端连接推杆,所述推杆与连动机构通过销柱相连,所述连动机构与第一转动对轴的第一左轴和第二转动对轴的第二左轴相接,所述抓包气缸通过推杆驱动连动机构,带动第一左轴和第二左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对轴的第一右轴穿出抓包框架,且端口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右轴的右侧面间隔设置有数个右抓手,所述第一左轴穿出抓包框架,且端口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对轴的第二右轴穿出抓包框架,且端口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左轴穿出抓包框架,且端口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左轴的左侧面间隔设置有数个左抓手,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左抓手和右抓手一一对应,所述抓包框架对角设置有两个限位固定板,两个所述限位固定板上设置有穿过限位孔的限位柱。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拆包机因切割问题造成的物料残留堆积的问题,通过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的双向切割,提升切割效果,有助于提升物料下降,降低物料残留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二圆刀刀片的来回移动,对物料袋形成大范围的二次切割,提升切割距离。

3.本实用新型采用废袋压缩器对废弃包装袋进行压缩,不仅解决了废袋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废袋收集问题。

4.本实用新型以限位柱为连接杆,以升降气缸为拉伸动力,调节抓包机构的升降,大大提高了料包转移的方便性,也解决了现有技术进料装置需要倾斜输送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拆包机的能耗。

5.本实用新型采用连动机构来调节对轴的转动,达到控制抓手抓取料包的作用,以气缸作为动力源,稳固性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袋压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向小型拆包机,具有机架7,所述机架7分为前中后三段区域,所述机架7前段区域固定设置有输送带1,后段区域底部设置有废袋收集装置5,中段区域设置有位于机架7底部的集料装置6、位于集料装置 6上方且靠近输送带1的第一割袋装置3和位于集料装置6上方且靠近废袋收集装置5的第二割袋装置4,所述机架7上方设置有沿着机架7前后移动的抓包装置2,所述输送带1的输入端位于机架7前端;所述输送带1将待拆的料包输送至抓包装置2下方,所述抓包装置2抓取待拆的料包,运输至第一割袋装置3 上,割袋装置3将料包的包装袋割破,然后抓包装置2将包装袋破裂的料包运输至第二割袋装置4,第二割袋装置4将料包的包装袋二次割破,料包内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下落入集料装置6内,抓包装置2将包装袋拨至废袋收集装置5内。

所述第一割袋装置3包括第一电滚筒3-1和第一圆刀刀片3-2,所述第一电滚筒3-1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滚筒3-1的滚动方向与抓包装置2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电滚筒3-1两端的轴心柱固定在机架7上,所述第一圆刀刀片 3-2套接在第一电滚筒3-1的中间。

所述第二割袋装置3包括无杆气缸4-1、水平滑杆4-2、第二电滚筒4-3和第二圆刀刀片4-4,所述无杆气缸4-1和水平滑杆4-2均与第一电滚筒3-1平行,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无杆气缸4-1和水平滑杆4-2的两端均固定在机架7上,所述第二电滚筒4-3位于无杆气缸4-1和水平滑杆4-2之间,且所述第二电滚筒 4-3两端的轴心柱分别套接在无杆气缸4-1和水平滑杆4-2上,所述第二圆刀刀片4-4套接在第二电滚筒4-3的中间。

所述废袋收集装置5包括废袋容置腔5-2和与废袋容置腔5-2相通的废袋压缩器5-1,所述废袋压缩器5-1位于废袋容置腔5-2下方。

所述废袋压缩器5-1正中心水平设置有螺旋搅拌轴5-11,且所述螺旋搅拌轴5-11正对废袋容置腔5-2,所述螺旋搅拌轴5-11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5-12,且驱动电机5-12固定在废袋压缩器5-1上,所述螺旋搅拌轴5-11输出端延伸方向上连通有废袋收集筒5-14,且所述废袋收集筒5-14固定在废袋压缩器 5-1上。

所述抓包装置2包括抓包机构2-1、矩形框架2-2、主动辊2-3、从动辊2-4、行走电机2-5、升降气缸2-6、槽轮2-8和限位柱2-7,所述抓包机构2-1包括抓包框架2-11、抓包气缸2-12、连动机构2-13、推杆2-14、第一转动对轴2-15、与第一转动对轴2-15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二转动对轴2-18、数个抓手2-16和限位固定板2-17,所述第一转动对轴2-15包括第一左轴2-151、第一右轴2-152、第一主动齿轮2-153和第一从动齿轮2-154,所述第二转动对轴2-18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对轴2-15的左侧,且包括第二左轴2-181、第二右轴2-182、第二主动齿轮2-183和第二从动齿轮2-184,所述抓手2-16包括左抓手2-161和右抓手 2-162,所述升降气缸2-6的固定端固定在矩形框架2-2中心,输出端固定在抓包机构2-1的抓包框架2-11中心,所述矩形框架2-2水平设置,且上表面固定有行走电机2-5,中间设置有平行的主动辊2-3和从动辊2-4,所述主动辊2-3 和从动辊2-4的两端均穿出矩形框架2-2,且固定有槽轮2-8,所述行走电机2-5 通过同步带驱动主动辊2-3转动,所述矩形框架2-2对角设置有两个限位孔 2-21;所述抓包框架2-11内设置有抓包气缸2-12、第一转动对轴2-15、第二转动对轴2-18、固定在第一转动对轴2-15的右抓手2-162和固定在第二转动对轴 2-18的左抓手2-161,所述抓包气缸2-12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对轴2-15上方,且固定端固定在抓包框架2-11上,输出端连接推杆2-14,所述推杆2-14与连动机构2-13通过销柱相连,所述连动机构2-13与第一转动对轴2-15的第一左轴 2-151和第二转动对轴2-18的第二左轴2-181相接,所述抓包气缸2-12通过推杆2-14驱动连动机构2-13,带动第一左轴2-151和第二左轴2-181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对轴2-15的第一右轴2-152穿出抓包框架2-11,且端口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2-154,所述第一右轴2-152的右侧面间隔设置有数个右抓手2-162,所述第一左轴2-151穿出抓包框架2-11,且端口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2-153,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153和第一从动齿轮2-154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对轴2-18的第二右轴2-182穿出抓包框架2-11,且端口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2-184,所述第二左轴2-181穿出抓包框架2-11,且端口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2-183,所述第二左轴2-181的左侧面间隔设置有数个左抓手2-161,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183和第二从动齿轮2-184相啮合,所述左抓手2-161和右抓手2-162一一对应,所述抓包框架2-11对角设置有两个限位固定板2-17,两个所述限位固定板2-17上设置有穿过限位孔2-21的限位柱2-7。

输送带将待拆的料包输送至抓包装置;抓包装置抓取待拆的料包,运输至第一割袋装置上,并且通过第一割袋装置的第一电滚筒对料包的包装袋进行切割;然后抓包装置将料包的包装袋运输至第二割袋装置,并且通过第二割袋装置的第二电滚筒对料包的包装袋进行二次切割,此时包装袋底部形成十字形切割痕迹;物料包内的物料在自身重力条件下下降至集料装置内,且废包装袋通过抓包装置输送至废袋收集装置;废袋收集装置对产生的废袋进行集中收集;输送带输出端与集料装置齐平,能够快速输送至抓包装置下方;抓包装置能够将料包抓取,并提拉至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形成十字形切割,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集料装置;物料下落后的物料袋经由抓包装置转移至废袋收集装置,该过程完成一个料包的拆包卸料,解决了拆包机物料残留严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拆包效率。

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对物料的包装袋进行十字形切割,能够达到大面积切割效果,采用圆刀能够保证刀片运转过程中无缺陷,解决了圆弧刀片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圆刀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刀尖与包装袋之间的阻力,能够提升切割效果。无杆气缸与水平横杆的配合能够带动第二电滚筒移动,提升了切割面积与切割范围。

抓包装置通过行走电机与两侧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来实现抓包装置在废袋收集装置框架上的移动,行走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主动辊的转动,主动辊两端位于框架上的槽轮也随着主动辊转动而滚动,从动辊两侧的槽轮也跟着在滚道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抓包装置的移动;抓包装置下方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孔来限制抓包机构的位置,并通过抓包机构上的升降气缸来调节抓包机构的高度,在抓取过程中,抓包机构在提拉过程中以及移动过程会造成抓包机构左右转动以及倾斜,使得升降气缸连接处出现压迫性受力,造成断裂,限位柱能够防止抓包机构左右转动以及倾斜,只能进行上下的移动,减少了升降气缸连接处的压迫性受力,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抓包机构采用抓包气缸带动对轴之间的转动,达到抓手收紧的目的,实现抓手对料包抓取的目的,两组对轴之间采用连动机构能够保证两组对轴能够同时抓取,提高了抓取过程中的牢固性,对轴本身的主动轴与被动轴通过齿轮卡接的方式连接,来实现抓手在转动过程中的收紧抓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拆包机因切割问题造成的物料残留堆积的问题,通过第一割袋装置和第二割袋装置的双向切割,提升切割效果,有助于提升物料下降,降低物料残留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杆气缸和水平滑杆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二圆刀刀片的来回移动,对物料袋形成大范围的二次切割,提升切割距离。

3.本实用新型采用废袋压缩器对废弃包装袋进行压缩,不仅解决了废袋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废袋收集问题。

4.本实用新型以限位柱为连接杆,以升降气缸为拉伸动力,调节抓包机构的升降,大大提高了料包转移的方便性,也解决了现有技术进料装置需要倾斜输送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拆包机的能耗。

5.本实用新型采用连动机构来调节对轴的转动,达到控制抓手抓取料包的作用,以气缸作为动力源,稳固性好,效率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