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065发布日期:2020-01-24 12: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在pcb板的批量生产中,需要将pcb板用流水线皮带进行输送并堆叠放置,而在输送过程中,流水线输送通道的宽度是恒定的,而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pcb板规格各不相同,当小尺寸的pcb板在流水线皮带上运输的时候,pcb板不受流水线两侧挡板的作用通常会发生偏移,这种情况下再对pcb板进行自动堆叠的时候就会发生堆叠不整齐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有必要开发一款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置有驱动电机、第一挡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主动轴和所述第一从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输送带形成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主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水平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通过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驱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同步运动,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后端分别朝外展开设置,形成一限位通道。

其中第二挡板的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支撑部的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带的顶端的高度,第二挡板可以沿着水平设置的支撑臂移动,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小于需要被输送的线路板的宽度,使得第二挡板可以保证能挡住第一输送带上的线路板的同时还能在第一支撑部的上方自由移动,通过调节第二挡板在支撑臂上的位置可以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侧边分别与线路板的边缘相抵,以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以保证用于对线路板进行堆叠操作的堆叠设备在抓取到线路板后再进行堆叠时不会出现堆叠不齐整的情况,其中,堆叠设备用于在固定的位置抓取在输送带上输送的线路板,该固定位置位于本实用新型输送带的某一处。

另外,限位通道用于在线路板输送至本实用新型时将线路板导入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第一输送带的水平高度,则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挡住线路板的同时,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和第一输送带之间在竖直方向上不存在间隙,可以避免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卡入到间隙中,影响线路板的输送。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上套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送带的宽度较窄,输送小尺寸的线路板时,仍可以保证线路板的边缘会超出第一输送带,以保证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能与线路板相抵,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效果。

而输送大尺寸线路板时,当线路板的宽度超出第一输送带较多时,可以将第二输送机构升起,使得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平齐,用以支撑宽度较宽的线路板,此时第二主动轴与第一主动轴驱动连接,第一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且其中支架的顶端的高度要低于第二输送带的顶端的高度,则第二挡板亦可在支架上方自由移动的同时还能挡住第二输送带上的线路板,通过调整第二挡板在支撑臂上的位置,可以使线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抵,以防止线路板在被输送的过程中移位。

其中,第一输送带的右端距离第一挡板的距离的一半大于第二输送带的右端距离第一输送带的右端的距离;因此,当线路板超出第一输送带的宽度未超过线路板宽度的一半时,无需升起第二输送机构对其进行支撑,线路板的中心依然位于第一输送带上,不会掉落出第一输送带,当线路板的宽度超出第一输送带的宽度超过了线路板宽度的一半时,此时升起第二输送机构,由于第一输送带的右端距离第一挡板的距离的一半大于第二输送带的右端距离第一输送带的右端的距离,因此线路板的右端在第二输送机构升起之后会超出第二输送带的右端,可以保证第二挡板能在第二输送带的外侧顺利地与线路板相抵,不会出现第二挡板收到第二输送带阻碍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动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主动轴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所述第二主动轴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轴靠近所述第二主轴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对应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块的连接槽。

其中,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均包括轴体和设置与位于于轴体两端的与轴体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连接部,连接部的直径小于轴体的直径,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均通过连接部与其他结构连接,因此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能在第一支撑部的高度低于输送带的高度时保证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仍然能安装到第二支撑部内的轴承中,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同样如此,连接板和连接块均设置于连接部上。

在需要上升第二输送机构时,转动第二主动轴的角度,使得第二主动轴上的连接板垂直于水平面,然后转动第一主动轴,使得其上的连接槽对齐连接板,第二机构在上升的过程中,连接板会插入到连接槽中,完成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的驱动连接,以使第一主动轴能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其中,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相互驱动连接后,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和用于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的油缸。

油缸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准确地控制油缸的上升高度,保证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对应所述连接臂开设有滑孔,所述第二挡板通过所述滑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臂,所述第二挡板上还设置有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接臂相抵,所述下夹板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下方且与所述连接臂相抵,所述上夹板开设有纵向贯穿所述上夹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栓。

连接臂的两端通过敢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且支撑壁水平设置,第二挡板可以在其上水平的滑动,当第二挡板滑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拧紧固定螺栓可以将第二挡板固定在支撑臂上,防止其滑动;另外,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设置增加了第二挡板与支撑臂的支撑面积,可以有限防止其在支撑臂上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支撑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第一主动轴穿过所述轴承与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第一主动轴的连接部安装于第一挡板内的轴承中,并延伸出所述第一挡板,其延伸出第一挡板的部分安装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置可变的第二挡板,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规格的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的矫正;另外,将第一输送带的宽度设置为较小的宽度,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对于宽度较小的线路板进行输送校正,防止线路板宽度较小而第二挡板无法将移动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而导致无法夹紧线路板,而输送宽度较宽的线路板时,只需要将第二升降机构升起,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形成更宽的输送带即可进行顺利的输送校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第一主动轴,111、711-连接部,112-连接块,1121-连接槽,12-第一从动轴,13-第一输送带,2-驱动电机,3-第一挡板,31-支撑臂,4-第一支撑部,5-第二支撑部,6-第二挡板,61-上夹板,611-固定螺栓,62-下夹板,71-第二主动轴,712-连接板,72-第二从动轴,73-第二输送带,74-油缸,75-基板,7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左右、上下、内外等均以附图1为准。

如图1-5,一种线路板自动整边对位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依次设置有驱动电机2、第一挡板3、第一支撑部4和第二支撑部5,所述第一挡板3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所述第一从动轴12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输送带13形成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主动轴11与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3的上方水平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支撑部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31上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挡板6,所述第二挡板6与所述第一挡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4和第二支撑部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通过升降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板1,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驱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同步运动,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的后端分别朝外展开设置,形成一限位通道。

其中第二挡板6的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支撑部5的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带13的顶端的高度,第二挡板6可以沿着水平设置的支撑臂31移动,第一输送带13的宽度小于需要被输送的线路板的宽度,使得第二挡板6可以保证能挡住第一输送带13上的线路板的同时还能在第一支撑部4的上方自由移动,通过调节第二挡板6在支撑臂31上的位置可以使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的侧边分别与线路板的边缘相抵,以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以保证用于对线路板进行堆叠操作的堆叠设备在抓取到线路板后再进行堆叠时不会出现堆叠不齐整的情况,其中,堆叠设备用于在固定的位置抓取在输送带上输送的线路板,该固定位置位于本实用新型输送带的某一处。

另外,限位通道用于在线路板输送至本实用新型时将线路板导入至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的下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第一输送带13的水平高度,则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挡住线路板的同时,第一挡板3以及第二挡板6和第一输送带1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不存在间隙,可以避免线路板在输送过程中卡入到间隙中,影响线路板的输送。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支架76,所述支架76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所述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上套设有第二输送带73,所述第二输送带73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3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送带13的宽度较窄,输送小尺寸的线路板时,仍可以保证线路板的边缘会超出第一输送带13,以保证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均能与线路板相抵,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效果。

而输送大尺寸线路板时,当线路板的宽度超出第一输送带13较多时,可以将第二输送机构升起,使得第二输送带73与第一输送带13平齐,用以支撑宽度较宽的线路板,此时第二主动轴71与第一主动轴11驱动连接,第一主动轴11带动第二主动轴71转动,且其中支架76的顶端的高度要低于第二输送带73的顶端的高度,则第二挡板6亦可在支架76上方自由移动的同时还能挡住第二输送带73上的线路板,通过调整第二挡板6在支撑臂31上的位置,可以使线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6相抵,以防止线路板在被输送的过程中移位。

其中,第一输送带13的右端距离第一挡板3的距离的一半大于第二输送带73的右端距离第一输送带13的右端的距离;因此,当线路板超出第一输送带13的宽度未超过线路板宽度的一半时,无需升起第二输送机构对其进行支撑,线路板的中心依然位于第一输送带13上,不会掉落出第一输送带13,当线路板的宽度超出第一输送带13的宽度超过了线路板宽度的一半时,此时升起第二输送机构,由于第一输送带13的右端距离第一挡板3的距离的一半大于第二输送带73的右端距离第一输送带13的右端的距离,因此线路板的右端在第二输送机构升起之后会超出第二输送带73的右端,可以保证第二挡板6能在第二输送带73的外侧顺利地与线路板相抵,不会出现第二挡板6收到第二输送带73阻碍的情况。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主动与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主动轴71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712,所述连接板712垂直所述第二主动轴71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轴11靠近所述第二主轴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12,所述连接块112对应所述连接板712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块112的连接槽1121。

其中,第一主动轴11、第二主动轴71、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均包括轴体和设置与位于于轴体两端的与轴体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连接部111、711,连接部111、711的直径小于轴体的直径,第一主动轴11、第二主动轴71、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均通过连接部111、711与其他结构连接,因此第一主动轴11和第二从动轴72能在第一支撑部4的高度低于输送带的高度时保证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仍然能安装到第二支撑部5内的轴承中,第二主动轴71和第二从动轴72同样如此,连接板712和连接块112均设置于连接部111、711上。

在需要上升第二输送机构时,转动第二主动轴71的角度,使得第二主动轴71上的连接板712垂直于水平面,然后转动第一主动轴11,使得其上的连接槽1121对齐连接板712,第二机构在上升的过程中,连接板712会插入到连接槽1121中,完成第一主动轴11和第二主动轴71的驱动连接,以使第一主动轴11能带动第二主动轴71转动;其中,第一主动轴11和第二主动轴71相互驱动连接后,第一主动轴11和第二主动轴7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输送带13和第二输送带73平齐。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75和用于连接所述基板75与所述底板1的油缸74。

油缸74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准确地控制油缸74的上升高度,保证第一输送带13和第二输送带73的平齐。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挡板6对应所述连接臂开设有滑孔,所述第二挡板6通过所述滑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臂,所述第二挡板6上还设置有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所述上夹板61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接臂相抵,所述下夹板62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下方且与所述连接臂相抵,所述上夹板61开设有纵向贯穿所述上夹板61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固定螺栓611。

连接臂的两端通过敢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挡板3和第二支撑板上,且支撑壁水平设置,第二挡板6可以在其上水平的滑动,当第二挡板6滑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拧紧固定螺栓611可以将第二挡板6固定在支撑臂31上,防止其滑动;另外,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的设置增加了第二挡板6与支撑臂31的支撑面积,可以有限防止其在支撑臂31上摆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挡板3和第一支撑部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的两端安装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第一主动轴11穿过所述轴承与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驱动电机2驱动连接。

第一主动轴11的连接部111、711安装于第一挡板3内的轴承中,并延伸出所述第一挡板3,其延伸出第一挡板3的部分安装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2驱动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