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琴弦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扭珠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琴弦扭珠是钢丝琴弦上必不可少的物件,其功能是卡在琴桥上,固定琴弦的一端,另一端上在位准上的弦轴,由于琴弦一端被扭珠固定在琴桥上,通过旋转位准的的弦轴来调整琴弦拉力来达到琴弦要求的声音。
目前,对琴弦的加工过程中,扭珠输送的常用方法是将扭珠放置于震动盘上,通过震动的方式将扭珠震至输送带上,由于震动导致扭珠散落至除了输送带外的其他地方,且落至输送带上扭珠的数量时多时少,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珠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台和存放罐,所述固定台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输送道,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电机、转动轮、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轮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轮通过一传送带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存放罐具有空腔,且所述存放罐的一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输送道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穿设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存放罐的一端设置一圆转盘,所述圆转盘与所述存放罐固定连接,所述圆转盘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块,若干所述凸起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圆转盘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存放罐的形状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圆轮,所述第一圆轮和所述第二圆轮均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圆轮和所述第二圆轮均与所述存放罐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轮,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圆轮,所述第三圆轮和所述第四圆轮均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圆轮和所述第四圆轮均与所述存放罐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电机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转动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圆轮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三圆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道的一面上开设有输送槽,且具有所述输送槽的一面上设置有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台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一进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存放罐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扭珠放至存放罐内,通过启动电机,电机驱动转动轮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使得圆转盘随着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且带动整个存放罐转动,通过圆转盘内的若干凸起块对扭珠的搬运,进而将扭珠不断地转至输送道上,使得输送道能不断地输送扭珠,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震动盘输送扭珠时,由于震动导致扭珠散落至除了输送带外的其他地方,且落至输送带上扭珠的数量时多时少,难以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扭珠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存放罐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圆转盘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扭珠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台100和存放罐200,所述固定台100具有一倾斜面110,所述倾斜面110上设置有输送道300,具体地,所述存放罐200的形状为圆柱形。且输送道300与倾斜面110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输送道300与所述倾斜面110螺纹连接,例如,所述输送道300与所述倾斜面110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道300还可以通过其它现有技术与所述倾斜面11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也就是说,当扭珠的直径不同时,可选取不同的输送道300装于倾斜面110上用于对扭珠的输送。所述固定台100的一侧设置有一固定片400,具体地,所述固定片400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台100上。也就是说,存放罐200也倾斜设置,且存放罐200倾斜方向与固定台100的倾斜面110倾斜方向相反,进而很好地避免存放罐200内的扭珠从存放罐200内掉出来。所述固定片400上设置有电机410、转动轮420、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图未示),具体地,所述电机410为步进电机410,且所述电机41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410与所述转动轮420驱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电机41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轮420驱动连接,也就是说,通过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轮420转动,所述转动轮420通过一传送带44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30和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所述存放罐200具有空腔,且所述存放罐200的一面上开设有开口210,所述开口210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输送道300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210穿设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存放罐200的一端设置一圆转盘220,所述圆转盘220与所述存放罐200固定连接,所述圆转盘220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块221,若干所述凸起块22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杆430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圆转盘220转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转动能带动圆转盘220转动。
具体地,将扭珠放至存放罐200内,通过启动电机410,电机410驱动转动轮420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440带动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转动,使得圆转盘220随着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且带动整个存放罐200转动,通过圆转盘220内的若干凸起块221对扭珠的搬运,进而将扭珠不断地转至输送道300上,使得输送道300能不断地输送扭珠,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震动盘输送扭珠时,由于震动导致扭珠散落至除了输送带外的其他地方,且落至输送带上扭珠的数量时多时少,难以控制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杆4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轮43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圆轮432,所述第一圆轮431和所述第二圆轮432均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3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圆轮431和所述第二圆轮432均与所述存放罐20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圆轮450,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圆轮(图未示),所述第三圆轮450和所述第四圆轮均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圆轮450和所述第四圆轮均与所述存放罐200转动连接。具体地,通过在第一转动杆430的两端连接第一圆轮431和第二圆轮432,在第二转动杆的两端连接第三圆轮450和第四圆轮,且第一圆轮431和第三圆轮450均开设有两条凹槽(图未示),对应的,所述存放罐200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圈连接块(图未示),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于第一圆轮431和第三圆轮450的一凹槽内,传送带440套于第一圆轮431和第三圆轮450的另一凹槽内,且套于转动轮420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轮432和所述第四圆轮也开设有一所述凹槽,所述圆转盘220的外侧面也设置有一圈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转动设置于第二圆轮432和第四圆轮的凹槽内,通过电机410驱动转动轮420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440带动第一圆轮431和第三圆轮450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转动,也就是说,第二圆轮432和第四圆轮也跟着转动,通过第一圆轮431、第二圆轮432、第三圆轮450和第四圆轮转动,同时带动整个存放罐200转动,既使得存放罐200转动更流畅,又通过第一圆轮431、第二圆轮432、第三圆轮450和第四圆轮使得存放罐200的放置更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电机410、第一转动杆430和第二转动杆与固定片400的连接更稳固,所述固定片400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图未示)、第二连通口(图未示)和第三连通口(图未示),所述电机410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转动轮42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30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圆轮431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三圆轮45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道300的一面上开设有输送槽(图未示),且具有所述输送槽的一面上设置有挡块(图未示)。也就是说,扭珠从输送槽往外输送,且通过在输送道300上设置挡块,且挡块设置于输送道300位于存放罐200内的一端上,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挡块,很好地挡住扭珠在转动时掉落至输送道300上,使得输送道300上能保持扭珠不重叠,进而避免扭珠重叠地输送出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进料斗(图未示),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图未示),且所述进料口与一进料管(图未示)连通,所述进料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存放罐200内。具体地,进料管与输送道300穿设于存放罐200内的一端间隔设置,也就是说,从进料管里掉落下来的扭珠不会落至输送道300上。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进料斗,使得工作人员仅需将扭珠倒至进料斗内就能将扭珠倒至存放罐200内,避免工作人员直接将扭珠倒至存放罐200内时,扭珠掉至输送道300上导致输送道300上的扭珠发生重叠而影响接下去的工作流程。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