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330发布日期:2019-08-03 16:5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



背景技术:

服装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而纺织机是最重要的工业设备。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现有的纺织机在工作过程中多个端口进行走线时,线与线之间随着机械的抖动而发生相互缠绕、断线等故障造成纺织机不能正常工作,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2024324,公开日为2017年7月18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引纱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顶部设有分层式纱线安装板,分层式纱线安装板设有第一固纱装置和第二固纱装置,第一固纱装置中设有第一纱线,第二固纱装置中设有第二纱线,机体的两侧均设有侧板,侧板设有调平架,调平架的顶端设有调平板,调平板之间设有压紧辊,机体的顶部设有张力调整架,张力调整架包括支撑架和手摇柄,支撑架的内侧设有转动板,相邻两块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一张力调整杆和第二张力调整杆。本发明将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进行上下分段进行传送,能同时对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进行张力调整,使得最后输出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互平行,可防止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互缠绕,保证纺织工作顺利进行。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专利虽然能够使得纱线之间相互平行不发生缠绕,但是结构复杂,安装与维修不方便,不适用于多个纱线同时走线,成本较高。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092763.9,公开日为2018年4月13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走线机的疏线装置,所述的用于纺织走线机的疏线装置包含一横向设置的支架,所述的对接孔上方安装有一卡块,所述的卡块与所述的对接孔之间构成一卡槽,且所述的卡块上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的疏线条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的凸起之间构成若干个走线槽。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卡块与梳线条之间通过相匹配的孔进行连接存在一定的制作误差与安装误差,对精准度的要求较高,并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多个端口之间进行走线时线与线之间会发生缠绕、断线,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它确保了走线这个过程能够有序的进行,从而防止发生相互缠绕、断线等现象,走线效率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包括设置在纺织机上的横梁本体,横梁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走线孔,还包括若干个线槽和若干个压块,线槽设置在横梁本体的顶面,每个线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固定在横梁本体顶面上。等距离开设走线孔,线槽进行走线,多个线进行同时走线时不会发生绕线或缠线;压块固定线槽,有效避免了线槽中的线随着机械的抖动而发生断裂的情形,整体的走线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槽为横梁本体顶面的侧边向内凹陷的圆弧,圆弧表面设置有铬层。圆弧形的线槽没有棱角,且表面镀铬,增加表面光滑度,有效避免了挂线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线槽与压块通过卡槽固定,卡槽设置在横梁本体的顶面。卡槽的固定无需另外增加紧固部件,既减轻了横梁本体的负重,又使得线槽与压块之间的连接稳固,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更进一步的,压块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开口,线槽穿过开口与压块通过卡槽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槽与卡槽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圆形的卡扣。进一步加固线槽,使得线槽中的线不会发生剧烈晃动从而损坏,圆形的卡扣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更进一步的,卡槽本体呈“U”形。使得线槽、压块之间的连接更为灵活,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U”形易于加工。

更进一步的,压块上设置有安装孔,紧固装置穿过安装孔将压块与横梁本体固定。加固压块与横梁本体的连接,使得压块不会轻易脱落,避免了多个线发生缠绕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所述走线孔设置在每个线槽相同一端的压块的正下方。使得走线更为顺利,不会发生缠绕等现象,提高走线效率。

更进一步的,走线孔内壁四周设置有密封条。密封防尘,保证出线的质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一定的耐用性与美观性,使得整体横梁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本体侧面等距离开设走线孔,线槽进行走线,使得纺织机在工作时多个线与线之间不会发生相互缠绕,通过压块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随着机械抖动发生线断裂的情形,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槽为横梁本体顶面的侧边向内凹陷的圆弧,线槽为圆弧形没有棱角表面光滑,方便过线;且表面设置有铬层,提高了圆弧表面的光滑度,有效避免了在线槽内挂线,整个走线过程较为顺畅;

(3)本实用新型中线槽与压块通过卡槽进行固定,卡槽设置在横梁本体的顶面,压块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开口,线槽穿过开口与压块通过卡槽固定,卡槽的固定方式使得连接关系更为灵活稳固,在既减轻横梁本体负重情况下又使得压块与线槽连接稳固,为企业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在卡槽内部设置有圆形的卡扣,圆形的卡扣设置在线槽与卡槽连接的地方,进一步紧固线槽,使得线槽中的线不易随着机械抖动发生晃动与断裂;卡槽本体呈U形,使得线槽与压块之间的连接更为灵活,具有一定的活动与调整空间,加工简便,提高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块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紧固螺栓通过安装孔将压块与横梁本体固定,紧固螺栓紧固性能好且结构简单,使得压块的安装与维修更换都较为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

(6)本实用新型中走线孔设置在每个线槽相同一端的压块的正下方,方便走线,提高走线效率,有效避免了发生绕线和缠线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且安装孔内壁周围设置密封条,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纱线中影响出线的质量;

(7)本实用新型中横梁本体由钣金一体成型,避免了因焊接造成强度不够的问题,使得整体的横梁本体具有较高的强度,负重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并且钣金选用不锈钢,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也提高了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线槽与压块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

1、横梁本体;2、线槽;3、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纺织机用装饰横梁,包括设置在纺织机上的横梁本体1,横梁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走线孔,还包括若干个线槽2和若干个压块3,线槽2设置在横梁本体1的顶面,通过在横梁本体1侧面等距离开设走线孔,线槽2进行走线,使得纺织机在工作时多个线与线之间不会发生相互缠绕;每个线槽2的两端均设置有压块3,所述压块3固定在横梁本体1顶面上,通过压块3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随着机械抖动发生线或线槽2断裂的情形,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线槽2为横梁本体1顶面的侧边向内凹陷的圆弧,圆弧表面设置有铬层,线槽2为圆弧形没有棱角表面光滑,方便过线;且表面设置有铬层,提高了圆弧表面的光滑度,有效避免了在线槽2内挂线,使得整个走线过程较为顺畅;通过在所述横梁本体1侧面等距离开设走线孔,线槽2进行走线,使得纺织机在工作时多个线与线之间不会发生相互缠绕,整体走线效率高,且通过压块3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随着机械抖动发生线或线槽2断裂的情形,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上设置有10个安装孔、10个线槽2与20个压块3,该横梁本体1与纺织机连接,在纺织机进行工作时能够实现10条纱线同时走线,且通过压块3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随着机械抖动发生线或线槽2断裂的情形,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其他数量的安装孔、线槽2与压块3均可设置横梁本体1上。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优选的,线槽2与压块3通过卡槽固定,卡槽设置在横梁本体1的顶面,卡槽的固定方式使得压块3与线槽2连接更为简便快捷,在既减轻横梁本体1负重情况下又使得压块3与线槽2连接稳固,无需增加其它的紧固装置,为企业节约成本;压块3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开口,线槽2穿过开口与压块3通过卡槽进行固定,所述线槽2与卡槽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圆形的卡扣,圆形的卡扣设置在线槽2与卡槽连接的地方,进一步紧固线槽2,使得线槽2中的线不易随着机械抖动发生晃动与断裂,且圆形的卡扣安装与更换都较为方便;优选的,卡槽本体呈“U”形,使得线槽2与压块3之间的连接更为灵活,具有一定的活动与调整空间,并且加工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优选的,压块3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紧固装置穿过安装孔将压块3与横梁本体1固定,本实施例所述的紧固装置为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栓,此类紧固件紧固性能好且成本低,结构简单,通过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栓进行压块3与横梁本体1的连接,大大的方便了装饰横梁零部件的拆卸更换,提高了装饰横梁零部件的可更换性,降低了企业的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紧固装置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栓,其他为公众所知的紧固装置均可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

实施例4

基本同实施例1,优选的,所述走线孔设置在每个线槽2相同一端的压块3的正下方,方便走线,提高走线效率,有效避免了发生绕线和缠线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走线孔内壁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纱线中影响出线的质量;且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由钣金一体成型,避免了因焊接造成强度不够的问题,使得整体的横梁本体1具有较高的强度,负重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并且钣金选用不锈钢,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也提高了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