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341发布日期:2019-08-21 00: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产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新型外用贴敷材料都要先使基质部分成型附着在底衬上,再经离型纸覆盖后经外形成型制得。实际操作中基质部分成型是采用小型气缸冲压方式进行,借助气缸释放压力时的冲力,基质成型模具使得固定形状的基质与药卷发生分离,坠落在底部的底衬上。但是这种基质成型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气压不稳定、底部胶片的移动速率、基质胶的粘性和垂直降落速度等因素,会导致基质最后在外用贴敷彩料中放置的位置不一致,外形模切时就会产生废品,甚至有可能基质在冲力作用下外溢,粘贴在模具刀口,造成后续成型过程冲力不足,进一步增大废品率,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解决了原技术操作中存在基质在外用贴敷彩料中放置的位置不一致而产生废品,甚至有可能基质在冲力作用下外溢,粘贴在模具刀口,造成后续成型过程冲力不足,进一步增大废品率,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成型基质速率与底辊运行速率呈线性关系,使得基质位置固定,基质外形光滑,胶体边缘无溢出,具有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模切刀辊,所述模切刀辊两侧设有变向轮,所述模切刀辊另一侧设有送料辊,模切刀辊下方设有无纺布底衬传送装置,所述无纺布底衬传送装置下端设有底纸收卷辊,所述模切刀辊和送料辊下端均设有底辊,所述底辊的两端与其下方的变速齿轮连接,所述模切刀辊与下端的底辊以及送料辊与下端的底辊之间设有药卷;所述底辊包括辊芯、辊体以及呈圆环形的限位环,所述辊体为由呈圆环形结构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组合成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构件的前端设有向前凸起的倾斜部,所述第一构件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倾斜部相匹配的斜槽;所述辊芯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呈圆环形的限位件,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限位环内壁上的内螺纹部配合螺纹连接,所述辊芯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方形键的键槽,所述第一、第三构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方形键相互卡合的卡槽。

所述第二构件的后端设有向后凸起的倾斜部,所述第三构件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倾斜部相匹配的斜槽。

所述限位环的后端设有用于若干与限位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构件的前端顶紧,所述第三构件的尾端与所述限位件的前端顶紧。

所述模切刀辊上与所述底辊相对应的径向另一侧设置有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包括压持架、平行架设在所述压持架上的两个压辊以及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持架上的压力调节栓,所述压力调节栓可轴向移动调节向所述模切刀辊所在的一侧顶持所述压持架,所述压持架上的两个压辊平行的径向挤压在所述模切刀辊上。

所述压持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压辊相连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装于所述压辊两端外部的呈环形结构的连接环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设有凸键,所述凸键的形状与设置于所述压辊两端外壁上的第二键槽形状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持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的顶部相连,所述压辊的两端设有与其外壁螺纹连接的呈环形结构的第二限位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冲压方式导致废品大量的产生,模具刀口需要经常清理,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使成型胶片速率与底辑运行速率呈线性关系,且胶片位置固定,外切形状稳定、光滑无毛边,胶体边缘无溢出,具有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辊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辊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构件后端具有倾斜部、第三构件前端具有斜槽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 1-5 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作更为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用贴敷材料圆压式滚切基质成型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有模切刀辊2,所述模切刀辊2两侧设有变向轮4,所述模切刀辊2另一侧设有送料辊3,模切刀辊2下方设有无纺布底衬传送装置8,所述无纺布底衬传送装置8下端设有底纸收卷辊10,所述模切刀辊2和送料辊3下端均设有底辊6,所述底辊6的两端与其下方的变速齿轮7连接,所述模切刀辊2与下端的底辊6以及送料辊3与下端的底辊6之间设有药卷5;所述底辊6包括辊芯61、辊体62以及呈圆环形的限位环63,所述辊体62为由呈圆环形结构的第一构件620、第二构件621以及第三构件622组合成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构件621的前端设有向前凸起的倾斜部623,所述第一构件620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倾斜部623相匹配的斜槽624;所述辊芯61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呈圆环形的限位件611,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部612,所述外螺纹部612与所述限位环63内壁上的内螺纹部631配合螺纹连接,所述辊芯6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方形键632的键槽633,所述第一、第三构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方形键632相互卡合的卡槽64,药卷5通过送料辊3与送料辊3下端的底辊6相互作用传送至模切刀辊2下端,再经模切刀辊2在药卷5上滚动,模切出的基质通过模切刀辊2下端的底辊6转动送出,药卷废料则经变向轮4变向后回收,送出的基质则间距均衡的附着在无纺布底衬传送装置8传送过来的无纺布底衬上运往下一个工艺程序,而无纺布底衬底纸则由底纸收卷辊10回收处理,本装置能够使的成型基质速率与底辊运行速率呈线性关系,基质位置固定,产出的基质外形光滑,胶体边缘无溢出;同时,由于辊体62由第一、第二构件之间的倾斜部623以及斜槽624联接结构制成,因此可以防止在轧制时像以前一样产生滑移,并且由于没有对轴施加不合理的张力,所以还可以防止辊芯61的疲劳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方形键632与卡槽64卡合,防止辊体62与辊芯61的周向运动不同步,通过键槽633放置方形键632便于安装与拆卸。

所述第二构件621的后端设有向后凸起的倾斜部623,所述第三构件622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倾斜部623相匹配的斜槽624,使得第二构件621与第三构件622之间能够更好的防止产生滑移。

所述限位环63的后端设有用于若干与限位螺栓65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65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构件620的前端顶紧,所述第三构件622的尾端与所述限位件611的前端顶紧,通过拧动限位螺栓65使其轴向位移,移动到适合的位置顶紧第一构件620与限位件611相配合顶紧辊体62使其形成圆柱形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所述模切刀辊2上与所述底辊6相对应的径向另一侧设置有压持组件11,所述压持组件11包括压持架12、平行架设在所述压持架12上的两个压辊13以及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持架12上的压力调节栓14,所述压力调节栓14可轴向移动调节向所述模切刀辊2所在的一侧顶持所述压持架12,所述压持架12上的两个压辊13平行的径向挤压在所述模切刀辊2上,进而保证了模切压力。

所述压持架1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压辊13相连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装于所述压辊13两端外部的呈环形结构的连接环91以及连接杆92,所述连接环91的内壁上设有凸键93,所述凸键93的形状与设置于所述压辊13两端外壁上的第二键槽94形状相匹配,所述连接杆92的一端与所述压持架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91的顶部相连,所述压辊13的两端设有与其外壁螺纹连接的呈环形结构的第二限位环95,通过连接环91套装于压辊13上便于连接机构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凸键93与第二键槽94配合卡合,确保连接环91不会发生轴向位移,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后通过第二限位环95对连接环91的轴向进行限制。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