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8452发布日期:2019-12-24 21:0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皮带线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工作线所不可缺少的的经济型物流输送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外形美观和运行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食品、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零部件组装的输送。

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自动组装输送线(授权公告号:cn205891964u),它包括输送线机架、皮带线、皮带驱动电机、工作托盘和托盘顶升机构,所述皮带线和皮带驱动电机设置在输送线机架上,皮带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皮带线,所述工作托盘设置在皮带线上,所述托盘顶升机构设置在皮带线下方的输送线机架上,所述皮带线包括平移皮带线和弯道皮带线,平移皮带线有四段,四段平移皮带线围成一个长方形设置在输送线机架上,弯道皮带线设置在平移皮带线的拐角处,每两个相邻的平移皮带线之间设有一个弯道皮带线。

上述的输送线机构是由四条平移皮带线和四个弯道皮带线构成的长方形结构,长方形长度方向上的两条平移皮带线为主输送线,长方形宽度方向上的两条平移皮带线是用于将工件从一条主输送线移动至另一条主输送线上,并且还要设计弯道皮带线用于工件的转角,输送线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在车间里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在工件转移时,托盘顶升机构通过工作托盘输送线上的工件向上顶起,使工件脱离输送线,该工件转移方式进一步增加了输送线机构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皮带线循环机构体积的同时提高工件转移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包括机架及并排设置在机架上的皮带线一和皮带线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能够沿垂直于皮带线一方向滑动的搓料板,所述搓料板上开设有定位槽,位于前端的搓料板上的定位槽与皮带线一的出料端对应,位于后端的搓料板上的定位槽与皮带线二的出料端对应,所述机架的前端对应皮带线二的进料端处和机架的后端对应皮带线一的进料端处均设置有推料机构。

本皮带线循环机构用于输送钢针组件,在使用时,将若干个呈方块状的治具放置在皮带线一和皮带线二上,钢针组件放置在治具上,皮带线一输送方向和皮带线二的输送方向相反,皮带线一将治具朝机架的前端输送,皮带线二将治具朝机架的后端输送;当皮带线一将治具输送至机架前端的搓料板上的定位槽内后,机架前端的搓料板朝皮带线二侧滑动使得定位槽与皮带线二的进料端相对应,机架前端的推料机构将搓料板上的治具推向皮带线二的进料端,使得机架前端的搓料板上的治具在机架的前端从皮带线一移动至皮带线二上,皮带线二将治具输送至机架后端的搓料板上的定位槽内后,机架后端的搓料板朝皮带线一侧滑动使得定位槽与皮带线一的进料端相对应,机架后端的推料机构将搓料板上的治具推向皮带线一的进料端,使得机架后端的搓料板上的治具在机架的后端从皮带线二移动至皮带线一上,实现治具和钢针组件在两条皮带线上循环输送。本结构中只有两条皮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皮带线的数量,在皮带线的两端采用搓料板滑动和推料机构配合的方式将治具从一条皮带线移动至另一条皮带线上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皮带线机构两端的输送距离,使得皮带线一和皮带线二能够更加的相互靠近,缩小了皮带线机构的体积,并且结构更加的简单,当治具移动至搓料板的定位槽内后,治具与皮带线脱离,此时可以直接通过机械手转移治具上的钢针组件,搓料板既用来移动治具,又是钢针转移平台,方便治具上的钢针组件的转移,进一步简化皮带线机构的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机架前后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搓料板,两搓料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沿搓料板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两个能够与定位槽对应的让位槽。该结构中,通过两个搓料板来实现转移皮带线上的治具,提高治具在皮带线上的循环效率,而间隔板将两个搓料板隔离开来,使得两个搓料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方便两个机械手同时抓取两搓料板上的钢针组件,使其不发生干涉问题。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机架前后端均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位于搓料板与皮带线一的端部、皮带线二的端部之间,所述过渡板上沿搓料板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两个能够与定位槽对应的过渡槽。该结构中,皮带线一和皮带线二先将治具输送至过渡板上的过渡槽内,然后再从过渡板上移动至搓料板上的定位槽内,过渡板起到过渡缓冲的作用,避免出现卡死现象。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机架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面抵靠在搓料板的外侧壁上并封堵所述的定位槽。该结构中,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治具从搓料板上的定位槽内滑出。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搓料板通过导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固定有驱动搓料板滑动的气缸一。该结构中,通过气缸一来驱动搓料板沿垂直于皮带线一方向滑动。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沿皮带线一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的输送方向布置的滑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的推杆和固定在机架上用于驱动滑块滑动的气缸二,所述推杆与皮带线二的进料端或皮带线一的进料端相对应。该结构中,气缸二驱动滑块沿皮带线一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的输送方向滑动,滑块带动推杆滑动将搓料板上的治具推至皮带线一或皮带线二上。

在上述的一种皮带线循环机构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一侧的支架、沿皮带线一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支架上的导向柱、滑动设置在导向柱上的滑板、固定在滑板上的顶料片和固定在支架上用于驱动滑板滑动的气缸三,所述顶料片与皮带线二的进料端或皮带线一的进料端相对应。该结构中,气缸三驱动滑板沿导向柱滑动,滑板滑动带动顶料片将搓料板上的治具推至皮带线一或皮带线二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皮带线循环机构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中只有两条皮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皮带线的数量,在皮带线的两端采用搓料板滑动和推料机构配合的方式将治具从一条皮带线移动至另一条皮带线上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皮带线机构两端的输送距离,使得皮带线一和皮带线二能够更加的相互靠近,缩小了皮带线机构的体积,并且结构更加的简单,搓料板既用来移动治具,又是钢针转移平台,方便治具上的钢针组件的转移,进一步简化皮带线机构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皮带线一;3、皮带线二;4、搓料板;41、定位槽;5、推料机构;5a、滑轨;5b、滑块;5c、推杆;5d、气缸二;51、支架;52、导向柱;53、滑板;54、顶料片;55、气缸三;6、间隔板;61、让位槽;7、过渡板;71、过渡槽;8、挡板;9、导轨;10、气缸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皮带线循环机构,包括机架1及并排设置在机架1上的皮带线一2和皮带线二3,所述机架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能够沿垂直于皮带线一2方向滑动的搓料板4,所述搓料板4上开设有定位槽41,位于前端的搓料板4上的定位槽41与皮带线一2的出料端对应,位于后端的搓料板4上的定位槽41与皮带线二3的出料端对应,所述机架1的前端对应皮带线二3的进料端处和机架1的后端对应皮带线一2的进料端处均设置有推料机构5。

在使用时,将若干个呈方块状的治具放置在皮带线一2和皮带线二3上,钢针组件放置在治具上,皮带线一2输送方向和皮带线二3的输送方向相反,皮带线一2将治具朝机架1的前端输送,皮带线二3将治具朝机架1的后端输送;当皮带线一2将治具输送至机架1前端的搓料板4上的定位槽41内后,机架1前端的搓料板4朝皮带线二3侧滑动使得定位槽41与皮带线二3的进料端相对应,机架1前端的推料机构5将搓料板4上的治具推向皮带线二3的进料端,使得机架1前端的搓料板4上的治具在机架1的前端从皮带线一2移动至皮带线二3上,皮带线二3将治具输送至机架1后端的搓料板4上的定位槽41内后,机架1后端的搓料板4朝皮带线一2侧滑动使得定位槽41与皮带线一2的进料端相对应,机架1后端的推料机构5将搓料板4上的治具推向皮带线一2的进料端,使得机架1后端的搓料板4上的治具在机架1的后端从皮带线二3移动至皮带线一2上,实现治具和钢针组件在两条皮带线上循环输送。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前后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搓料板4,两搓料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间隔板6,所述间隔板6上沿搓料板4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两个能够与定位槽41对应的让位槽61,所述机架1前后端均设置有过渡板7,所述过渡板7位于搓料板4与皮带线一2的端部、皮带线二3的端部之间,所述过渡板7上沿搓料板4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两个能够与定位槽41对应的过渡槽71。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一端面抵靠在搓料板4的外侧壁上并封堵所述的定位槽41。

如图2所示,所述搓料板4通过导轨9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驱动搓料板4滑动的气缸一10,气缸一10驱动搓料板4沿导轨9滑动;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一侧的支架51、沿皮带线一2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3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支架51上的导向柱52、滑动设置在导向柱52上的滑板53、固定在滑板53上的顶料片54和固定在支架51上用于驱动滑板53滑动的气缸三55,所述顶料片54与皮带线二3的进料端或皮带线一2的进料端相对应,气缸三55驱动滑板53沿导向柱52滑动,滑板53滑动带动顶料片54将搓料板4上的治具推至皮带线一2或皮带线二3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沿皮带线一2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3的输送方向布置的滑轨5a、滑动设置在滑轨5a上的滑块5b、固定在滑块5b上的推杆5c和固定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滑块5b滑动的气缸二5d,所述推杆5c与皮带线二3的进料端或皮带线一2的进料端相对应。该结构中,气缸二5d驱动滑块5b沿皮带线一2的输送方向或皮带线二3的输送方向滑动,滑块5b带动推杆5c滑动将搓料板4上的治具推至皮带线一2或皮带线二3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