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1935发布日期:2019-10-29 20:5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



背景技术:

在缓碾结预应力钢绞线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绞线进行涂粘结剂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放线盘对成捆的钢绞线进行收放线,在收放线时由于没有压制力的作用,钢绞线容易偏离放线轨道,容易卡线,这样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而且很多收放线盘都是通过电机驱动,当出现断电时,无法使用,而且收放线盘的收卷半径不能调节,在使用时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调节收卷半径,具有预应力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一端设有收卷装置,另一端设有张紧装置,所述的收卷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架,所述的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穿过支撑架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外部,所述转轴的两端靠近支撑架的外侧分别设有驱动手柄和从动轮,所述的转轴上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套设有收放线装置,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两个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两端均开设有圆柱槽,所述的圆柱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圆柱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设置在圆柱槽内,所述的底座上位于从动轮的下方设有电机座,所述的电机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12个安装孔,且12个安装孔分为两组分别分布在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上,每个同心圆上的安装孔呈均匀圆周分布,这样设计可调节收放线盘的收卷半径,扩大使用范围。

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与其垂直的滚轴,所述滚轴的顶端套设有与其垂直的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上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一销轴,所述的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的支撑板上靠近滚轴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活动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支撑板上靠近滚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的第二销轴上套设有第二滚轮,这样设计起到了张紧的作用,调节收放线时的预应力,防止收放线时钢绞线偏离轨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可调节收卷半径,具有预应力。使用时,将钢绞线一端绕过张紧装置上的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最后缠绕在滚筒上,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收放线装置收线,钢绞线在被收卷过程中钢绞线摩擦第一滚轮从而带动活动板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从而起到张紧预应力的作用,从而防止收放线时钢绞线偏离轨道,当停电时通过转动驱动手柄带动收放线装置收线或放线,让需要可调节收放线盘的收卷半径时,通过安装孔将滑块按下,滑块受力缩进连接杆内,然后取下更换到需要的收卷半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收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收卷装置,2.1、支撑架,2.2、转轴,2.3、驱动手柄,2.4、从动轮,3、张紧装置,3.1、支撑板,3.2、滚轴,3.3、活动板,3.4、第一销轴,3.5、第一滚轮,3.6、固定块,3.7、压缩弹簧,3.8、第二销轴,3.9、第二滚轮,4、收放线装置,4.1、转盘,4.2、安装孔,4.3、连接杆,4.4、圆柱槽,4.5、滑块,4.6、弹簧,4.7、电机座,4.8、电机,4.9、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收放线盘,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一端设有收卷装置2,另一端设有张紧装置3,所述的收卷装置2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个支撑架2.1,所述的两个支撑架2.1之间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两端均穿过支撑架2.1并延伸至支撑架2.1的外部,所述转轴2.2的两端靠近支撑架2.1的外侧分别设有驱动手柄2.3和从动轮2.4,所述的转轴2.2上位于两个支撑架2.1之间套设有收放线装置4,所述的收放线装置4包括套设在转轴2.2上的两个转盘4.1,所述的转盘4.1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4.2,所述的安装孔4.2之间设有连接杆4.3,所述的连接杆4.3两端均开设有圆柱槽4.4,所述的圆柱槽4.4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4.5,所述滑块4.5的一端与圆柱槽4.4底部之间设有弹簧4.6,所述滑块4.5的另一端设置在圆柱槽4.4内,所述的底座1上位于从动轮2.4的下方设有电机座4.7,所述的电机座4.7上设有电机4.8,所述电机4.8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4.9,所述的主动轮4.9与所述的从动轮2.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的转盘4.1上开设有12个安装孔4.2,且12个安装孔4.2分为两组分别分布在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上,每个同心圆上的安装孔4.2呈均匀圆周分布。

所述的张紧装置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中部设有与其垂直的滚轴3.2,所述滚轴3.2的顶端套设有与其垂直的活动板3.3,所述的活动板3.3上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一销轴3.4,所述的第一销轴3.4上套设有第一滚轮3.5,所述的支撑板3.1上靠近滚轴3.2的上方设有固定块3.6,所述的固定块3.6与活动板3.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3.7,所述的支撑板3.1上靠近滚轴3.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销轴3.8,所述的第二销轴3.8上套设有第二滚轮3.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钢绞线一端绕过张紧装置上的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最后缠绕在滚筒上,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收放线装置收线,钢绞线在被收卷过程中钢绞线摩擦第一滚轮从而带动活动板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从而起到张紧预应力的作用,从而防止收放线时钢绞线偏离轨道,当停电时通过转动驱动手柄带动收放线装置收线或放线,让需要可调节收放线盘的收卷半径时,通过安装孔将滑块按下,滑块受力缩进连接杆内,然后取下更换到需要的收卷半径位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