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确保电梯的作业者安全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1197发布日期:2020-09-11 21: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具有确保电梯的作业者安全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确保电梯的作业者安全的功能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被进行运转控制,以使得在作业者位于井道的下部的情况下,对重不会进入井道的下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08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系统中,有时也会产生运转控制的错误。该情况下,对重有时也会进入井道的下部。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作业者是否位于电梯的轿厢的顶棚部;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作业者时,使设置于所述轿厢侧的设备进行动作,以使得在所述电梯的井道的上部,在所述轿厢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设备与设置于所述井道侧的设备接触,由此抑制所述轿厢的上升。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作业者是否位于电梯的井道的下部;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作业者时,使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侧的设备进行动作,以使得在所述井道的下部,在所述轿厢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设备与设置于所述井道侧的设备接触,由此抑制所述轿厢的下降。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作业者是否位于电梯的井道的下部;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作业者时,使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侧的设备进行动作,以使得在所述井道的下部,在所述电梯的对重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设备与设置于所述井道侧的设备接触,由此抑制所述对重的下降。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有:上侧检测装置,其检测位于电梯的轿厢的顶棚部的作业者;轿厢侧上升抑制体,其设置于所述电梯的井道的上部;轿厢侧接触体,其设置于所述轿厢;以及控制装置,其在所述上侧检测装置检测到作业者时,使所述轿厢侧接触体向所述轿厢侧上升抑制体侧突出,以使得在所述井道的上部,在所述轿厢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轿厢侧接触体与所述轿厢侧上升抑制体接触,从而抑制所述轿厢的上升。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有:下侧检测装置,其检测位于电梯的井道的下部的作业者;轿厢侧下降抑制体,其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下部;轿厢侧接触体,其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以及控制装置,其在所述下侧检测装置检测到作业者时,使所述轿厢侧接触体向所述轿厢侧下降抑制体侧突出,以使得在所述井道的下部,在所述轿厢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轿厢侧接触体与所述轿厢侧下降抑制体接触,从而抑制所述轿厢的下降。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有:下侧检测装置,其检测位于电梯的井道的下部的作业者;对重侧下降抑制体,其设置于所述井道的下部;对重侧接触体,其设置于所述电梯的对重;以及控制装置,其在所述下侧检测装置检测到作业者时,使所述对重侧接触体向所述对重侧下降抑制体侧突出,以使得在所述井道的下部,在所述对重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所述对重侧接触体与所述对重侧下降抑制体接触,从而抑制所述对重的下降。

发明效果

根据这些发明,在检测到作业者时,抑制轿厢的升降。此外,抑制对重的下降。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1的电梯系统是无机房的电梯系统。在该电梯系统中,井道1贯穿建筑物的各层。未图示的多个层站分别设置于建筑物的各层。多个层站分别与井道1对置。

曳引机2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绳轮3安装于曳引机2的旋转轴。主绳索4卷绕于绳轮3。

未图示的一对轿厢侧导轨设置于井道1。未图示的一对对重侧导轨设置于井道1。

轿厢5设置于井道1的内部。轿厢5被一对轿厢侧导轨引导。轿厢5支承于主绳索4的一侧。对重6设置于井道1的内部。对重6被一对对重侧导轨引导。对重6支承于主绳索4的另一侧。

上侧检测装置7设置于轿厢5的顶棚部。例如,上侧检测装置7设置成能够通过摄像头检测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的作业者。例如,上侧检测装置7设置成能够通过压力感测垫检测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的作业者。例如,上侧检测装置7设置成能够通过识别嵌入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的作业者的作业服或安全鞋中的检测片来检测该作业者。在通常时,从商用电源向上侧检测装置7供给电力。例如,上侧检测装置7设置成能够通过在位于轿厢5的顶棚的作业者使折叠于轿厢5的顶棚的安全围栏竖起时动作的开关来检测该作业者。在停电时,从电池向上侧检测装置7供给电力。

下侧检测装置8设置于井道1的下部。例如,下侧检测装置8设置成能够通过摄像头检测位于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者。例如,下侧检测装置8设置成能够通过压力感测垫检测位于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者。例如,下侧检测装置8设置成能够通过识别嵌入位于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者的作业服或安全鞋中的检测片来检测该作业者。例如,下侧检测装置8设置成能够通过位于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者使对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进行动作来检测该作业者。在通常时,从商用电源向下侧检测装置8供给电力。在停电时,从电池向下侧检测装置8供给电力。

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例如,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设置于一对轿厢侧导轨中的一方。

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设置于井道1的下部。例如,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设置于一对轿厢侧导轨中的一方。

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设置于井道1的下部。例如,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设置于一对对重侧导轨中的一方。

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设置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的下方。例如,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设置于一对轿厢侧导轨中的一方。

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设置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与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之间。例如,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设置于一对轿厢侧导轨中的一方。

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设置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与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之间。例如,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设置于一对轿厢侧导轨中的一方。

轿厢侧接触体15设置于轿厢5。例如,轿厢侧接触体15设置于轿厢5的上部。

对重侧接触体16设置于对重6。例如,对重侧接触体16设置于对重6的上部。

第1井道侧开关17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1井道侧开关17设置于与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对应的位置。例如,第1井道侧开关17的铅垂方向的位置设定为与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的铅垂方向的位置相同。

第2井道侧开关18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2井道侧开关18设置于与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对应的位置。例如,第2井道侧开关18的铅垂方向的位置设定为与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的铅垂方向的位置相同。

第3井道侧开关19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第3井道侧开关19设置于与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对应的位置。例如,第3井道侧开关19的铅垂方向的位置设定为与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的铅垂方向的位置相同。

控制装置20设置于井道1的上部。控制装置20具有壳体部20a、检测部20b和控制部20c。

壳体部20a构成外廓。例如,壳体部20a形成为矩形状。壳体部20a固定于井道1的壁面。

检测部20b收纳于壳体部20a。检测部20b设置成能够根据上侧检测装置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作业者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检测部20b设置成能够根据下侧检测装置8的检测结果检测到作业者位于井道1的下部。

控制部20c收纳于壳体部20a。控制部20c设置成能够对电梯系统整体进行控制。

在电梯的维护作业时,电梯的模式设定为维护作业的模式。在电梯的模式为维护作业的模式的情况下,当作业者登上轿厢5的顶棚部时,上侧检测装置7检测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的作业者。

此时,在控制装置20中,检测部20b检测到作业者位于轿厢5的顶棚部。控制部20c在检测部20b检测到作业者时,通过未图示的动作机构使轿厢侧接触体15朝向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的方向沿水平方向突出。动作机构是基于电磁铁、电动机、动力缸等的致动器。此外,对重侧接触体16、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和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也具有同样的动作机构。

然后,当作业者利用未图示的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上升到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下部的作业的高度。当轿厢5到达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下部的作业的高度后,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停止。此时,控制部20c使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

然后,作业者将第1井道侧开关17从第1状态操作成第2状态。当第1井道侧开关17成为第2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与轿厢侧接触体15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在该状态下,作业者对控制装置20的下部进行作业。

然后,作业者将第1井道侧开关17从第2状态操作成第1状态。当第1井道侧开关17成为第1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向与轿厢5侧相反的一侧移动。此时,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与轿厢侧接触体15的接触被解除。其结果,解除了对轿厢5的移动的抑制。

然后,当作业者利用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使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无效。然后,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上升到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上部的作业的高度。当轿厢5到达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上部的作业的高度后,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停止。此时,控制部20c使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

然后,作业者将第2井道侧开关18从第1状态操作成第2状态。当第2井道侧开关18成为第2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与轿厢侧接触体15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在该状态下,作业者对控制装置20的上部进行作业。

然后,作业者将第2井道侧开关18从第2状态操作成第1状态。当第2井道侧开关18成为第1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向与轿厢5侧相反的一侧移动。此时,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与轿厢侧接触体15的接触被解除。其结果,解除了对轿厢5的移动的抑制。

然后,当作业者利用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使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无效。然后,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上升到最适合于曳引机2的作业的高度。当轿厢5到达最适合于曳引机2的作业的高度后,控制部20c使轿厢5自动地停止。此时,控制部20c使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

然后,作业者将第3井道侧开关19从第1状态操作成第2状态。当第3井道侧开关19成为第2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与轿厢侧接触体15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在该状态下,作业者对曳引机2进行作业。

然后,作业者将第3井道侧开关19从第2状态操作成第1状态。当第3井道侧开关19成为第1状态后,在控制装置20中,控制部20c通过动作机构使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向与轿厢5侧相反的一侧移动。此时,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与轿厢侧接触体15的接触被解除。其结果,解除了对轿厢5的移动的抑制。

在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的状态下,当轿厢5由于某个理由而上升时,轿厢侧接触体15逐渐接近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然后,当轿厢5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后,轿厢侧接触体15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接触。其结果,机械地抑制了轿厢5的上升。此时,在井道1的顶棚部与轿厢5之间确保了规定的长度、例如在铅垂方向上比作业者的身高等长的安全区域。

在电梯的模式为维护作业的模式的情况下,当作业者进入井道1的下部时,下侧检测装置8检测位于井道1的下部的作业者。

此时,在控制装置20中,检测部20b检测到作业者位于井道1的下部。控制部20c在检测部20b检测到作业者时,通过动作机构使轿厢侧接触体15朝向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的方向沿水平方向突出。控制部20c在检测部20b检测到作业者时,通过动作机构使对重侧接触体16朝向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的方向沿水平方向突出。

在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的状态下,当轿厢5由于某个理由而下降时,轿厢侧接触体15逐渐接近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然后,当轿厢5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后,轿厢侧接触体15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接触。其结果,机械地抑制了轿厢5的下降。此时,在井道1的底部与轿厢5的底部之间确保了规定的长度、例如在铅垂方向上比作业者的身高等长的安全区域。

在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的状态下,当对重6由于某个理由而下降时,对重侧接触体16逐渐接近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然后,当对重6到达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对重侧接触体16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接触。其结果,机械地抑制了对重6的下降。此时,在井道1的底部与对重6的底部之间确保了规定的长度、例如在铅垂方向上比作业者的身高等长的安全区域。

接着,使用图2~图5对轿厢5的移动的抑制进行说明。

图2~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轿厢侧接触体15具有爪15a。轿厢侧接触体15设置成爪15a能够通过动作机构向轿厢5的导轨的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具有贯通部12a。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设置成贯通部12a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动作机构向轿厢5的方向移动。在图2中示出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未向轿厢5的导轨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以及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的贯通部12a未向轿厢5的方向移动的状态。另外,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和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为与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图示。

在对图3~图5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20的下部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如图3~图5所示,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通过所述动作机构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爪15a贯通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的贯通部12a。在该状态下,当轿厢5进行升降时,爪15a的基部与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的贯通部12a的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对控制装置20的上部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通过所述动作机构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爪15a贯通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的贯通部。在该状态下,当轿厢5进行升降时,爪15a的基部与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的贯通部的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对曳引机2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通过所述动作机构向轿厢5侧移动。此时,爪15a贯通第3移动抑制体的贯通部。在该状态下,当轿厢5进行升降时,爪15a的基部与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的贯通部的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

接着,使用图6和图7对轿厢5的上升的抑制进行说明。

图6和图7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具有切口9a。切口9a向下方开口。

如图7所示,当轿厢5上升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收纳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的切口9a。在该状态下,当轿厢5上升时,爪15a的基部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的切口9a的上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上升。

接着,使用图8和图9对轿厢5的下降的抑制和对重6的下降的抑制进行说明。

图8和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具有切口10a。切口10a向上方开口。

如图9所示,当轿厢5下降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收纳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的切口10a。在该状态下,当轿厢5下降时,爪15a的基部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的切口10a的下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轿厢5的下降。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对重侧接触体16具有与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相同的爪。对重侧接触体16设置成爪能够通过动作机构向对重6的导轨的方向移动。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具有切口。切口向上方开口。

当对重6下降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对重侧接触体16的爪收纳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的切口。在该状态下,当对重6下降时,爪的基部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的贯通部的下缘部接触。其结果,抑制了对重6的下降。

接着,使用图10和图11对控制装置20和曳引机2的维护作业时的控制装置20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0和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20判定是否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

在步骤s1中未利用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的动作。在步骤s1中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2的动作。

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上升到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下部的作业的高度。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3的动作。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在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下部的作业的高度停止。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4的动作。

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1井道侧开关17是否从第1状态被操作成第2状态。

在步骤s4中操作了第1井道侧开关17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5的动作。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20维持使轿厢5停止的状态。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6的动作。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1井道侧开关17是否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

在步骤s6中第1井道侧开关17未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5的动作。在步骤s6中第1井道侧开关17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7的动作。

在步骤s4中未操作第1井道侧开关17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进行步骤s7的动作。

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20判定是否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

在步骤s7中未利用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7的动作。在步骤s7中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8的动作。

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上升到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上部的作业的高度。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9的动作。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在最适合于壳体部20a的上部的作业的高度停止。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0的动作。

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2井道侧开关18是否从第1状态被操作成第2状态。

在步骤s10中操作了第2井道侧开关18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1的动作。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20维持使轿厢5停止的状态。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2的动作。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2井道侧开关18是否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

在步骤s12中第2井道侧开关18未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1的动作。在步骤s12中第1井道侧开关17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3的动作。

在步骤s10中未操作第2井道侧开关18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进行步骤s13的动作。

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20判定是否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

在步骤s13中未利用手动开关设定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3的动作。在步骤s13中利用手动开关设定了轿厢5的上升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4的动作。

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上升到最适合于曳引机2的作业的高度。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5的动作。在步骤s15中,控制装置20使轿厢5在最适合于曳引机2的作业的高度停止。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6的动作。

在步骤s16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3井道侧开关19是否从第1状态被操作成第2状态。

在步骤s16中第3井道侧开关19从第1状态被操作成第2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7的动作。在步骤s17中,控制装置20维持使轿厢5停止的状态。然后,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8的动作。在步骤s18中,控制装置20判定第3井道侧开关19是否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

在步骤s18中第3井道侧开关19未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8的动作。在步骤s18中第3井道侧开关19从第2状态被操作成第1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行步骤s19的动作。

在步骤s16中第3井道侧开关19未从第1状态被操作成第2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进行步骤s19的动作。

在步骤s19中,控制装置20根据手动开关的操作状态使轿厢5进行升降。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在检测到作业者时,抑制轿厢5的升降。此外,抑制对重6的下降。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而不需要针对轿厢5的缓冲器和对重6的缓冲器拆装缓冲帽。其结果,也不需要担心忘记拆装缓冲帽。

此外,不需要拆装缓冲帽,由此,能够确保电梯的利用者的便利性。具体而言,能够在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功能维持修理、故障修理等时减少无法利用电梯的时间。

此外,在检测到作业者时,曳引机2的动态制动器有效。因此,即使轿厢5从停止的状态上升,也能够减小轿厢侧接触体15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接触时的冲击。即使轿厢5从停止的状态下降,也能够减小轿厢侧接触体15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接触时的冲击。即使对重6从停止的状态下降,也能够减小对重侧接触体16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接触时的冲击。

此外,轿厢侧接触体15在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接触时收纳于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的切口9a。因此,能够使轿厢侧接触体15和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稳定地接触。

此外,轿厢侧接触体15在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接触时收纳于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的切口10a。因此,能够使轿厢侧接触体15和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稳定地接触。

此外,对重侧接触体16在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接触时收纳于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的切口。因此,能够使对重侧接触体16和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1稳定地接触。

此外,通过使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3和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与轿厢侧接触体15接触,抑制了轿厢5的移动。因此,能够将轿厢5的位置维持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

具体而言,轿厢5维持在与控制装置20的下部、控制装置20的上部和曳引机2对应的位置处依次停止的状态。因此,能够高效地对控制装置20的下部、控制装置20的上部和曳引机2进行维护作业。

此外,在短时间内进行用于维持轿厢5的位置的动作,由此,能够确保电梯的利用者的便利性。具体而言,能够在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功能维持修理、故障修理等时减少无法利用电梯的时间。

另外,在控制装置20中,检测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和对重侧接触体16的爪的动作状态即可。在电梯的模式为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在轿厢侧接触体15的爪15a或对重侧接触体16的爪突出时,阻止电梯的运转即可。

此外,也可以通过抑制轿厢5的上升来抑制对重6的下降。该情况下,在井道1的下部,也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

此外,也可以通过抑制对重6的上升来抑制轿厢5的下降。该情况下,在井道1的下部,也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

此外,也可以设置井道侧移动抑制体,以使得能够在轿厢5的位置处进行与设置于井道的内部的设备有关的作业。例如,也可以设置井道侧移动抑制体,以将轿厢5的位置维持在能够进行与对重6有关的作业的位置。该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与对重6有关的维护作业。

此外,也可以针对有机房的电梯应用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20。该情况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作业者的安全,并且能够将轿厢5的位置维持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

接着,使用图12对控制装置20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2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能够通过处理电路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21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1b。例如,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2。

在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21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1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21b中。至少一个处理器21a读出并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21b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至少一个处理器21a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dsp。例如,至少一个存储器21b是ram、rom、闪存、eprom、eeprom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dvd等。

在处理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2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分别通过处理电路实现。例如,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统一通过处理电路实现。

关于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也可以利用专用的硬件22实现一部分,利用软件或固件实现另一部分。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20c的功能通过作为专用的硬件22的处理电路实现,控制部20c的功能以外的功能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21a读出并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21b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

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22、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控制装置20的各功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和电梯系统能够利用于确保作业者的安全的系统。

标号说明

1:井道;2:曳引机;3:绳轮;4:主绳索;5:轿厢;6:对重;7:上侧检测装置;8:下侧检测装置;9:轿厢侧上升抑制体;9a:切口;10:轿厢侧下降抑制体;10a:切口;11:对重侧下降抑制体;12:第1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2a:贯通部;13:第2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4:第3井道侧移动抑制体;15:轿厢侧接触体;15a:爪;16:对重侧接触体;17:第1井道侧开关;18:第2井道侧开关;19:第3井道侧开关;20:控制装置;20a:壳体部;20b:检测部;20c:控制部;21a:处理器;21b:存储器;22:硬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