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7944发布日期:2020-11-13 16:2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的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捆包装置,更详细地涉及缓和空调机在落下时受到的冲击的空调机的捆包装置的构造。



背景技术:

对空调机而言,在空调机从出厂到设置的搬运作业中,为了使空调机不因落下的影响而破损,在空调机之下安装有捆包装置。因此即使空调机落下,也能通过捆包装置缓和在空调机上产生的落下的冲击。在空调机之下设置的捆包装置一般而言由木片和苯乙烯泡沫塑料、硬纸板和苯乙烯泡沫塑料、或仅木片构成。在以往的捆包装置中提出有如下的捆包装置,即、通过在空调机的重心正下方、在捆包装置的木片和木片之间安装苯乙烯泡沫塑料,缓和对空调机的落下的冲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缓和对空调机的落下的冲击,提出有具有如下构造的捆包装置,即、使木片以弯曲的方式固定于空调机,从而具有弹力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329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5704号公报

在将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捆包装置利用于空调机的正下方的情况下,由于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刚性小,因此例如对搭载两个以上风扇而重量和尺寸变大、内部的部件重量增加的空调机而言,在运输和安装时的落下时不能支承部件的载荷,因落下的冲击而导致部件的正下方的壳体的底板弯曲破损的可能性变大。因此,需要利用比苯乙烯泡沫塑料刚性高的材料作为捆包装置,作为其中之一考虑利用木片的情况。然而,若将刚性高的原材料利用于捆包装置,则在落下时从地传来的冲击变得容易传递至空调机,存在导致空调机的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如下的空调机的捆包装置,即、利用木片来吸收落下的冲击,具有防止在落下时由空调机的载荷引起的破损的耐受力,并且使落下时从地传来的冲击不易传递至空调机。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捆包装置是供在壳体的底板配置重物的室外机载置的空调机的捆包装置,具有:支承台,其是多个木片组合而构成的长方体状的骨架构造,供室外机载置;长条木片,其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的上表面部的一部分并与底板对置,并且一方的端部固定于支承台,另一方的端部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以及支承木片,其在长条木片处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的上表面部,在室外机载置于支承台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抵接。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捆包装置具有:长条木片,其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的上表面部的一部分并与底板对置,并且一方的端部固定于支承台,另一方的端部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和支承木片,其在长条木片处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的上表面部,在室外机载置于支承台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抵接。因此,捆包装置利用比苯乙烯泡沫塑料相比较刚性高的木材的弹力,在空调机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空调机落下的冲击,具有防止在落下时由空调机的载荷引起的破损的耐受力。其结果,通过捆包装置,在空调机落下时从地传来的冲击不易传递至空调机,作用于空调机的落下时的冲击被缓和,能够防止空调机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安装于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室外机的重物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和室外机的重物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垂直落下时的室外机的变形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5的捆包装置的比较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相对于图5的捆包装置的另一比较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右侧倾斜落下时的室外机的变形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8的捆包装置的比较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相对于图8的捆包装置的另一比较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捆包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200的捆包装置100和捆包装置110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与此相当的部分,这在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全文中通用。而且,说明书全文所表现的构成要素的形式只是例示,不限定于说明书所记载的形式。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即、在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的关系不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理解容易适宜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这是为了说明,这些用语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捆包装置100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安装于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的外观图。使用图1和图2对捆包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捆包装置100是将空调机200捆包的装置,供在壳体51的底板61配置有重物的室外机150载置。捆包装置100具有支承台10,该支承台10供室外机150载置于上表面部10b。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一长条木片21,该第一长条木片21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并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对置,一方的端部21a固定于支承台10,另一方的端部21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二长条木片23,该第二长条木片23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而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对置,一方的端部23a固定于支承台10而另一方的端部23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此外,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一支承木片21c,该第一支承木片21c在第一长条木片21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1b的上表面部21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二支承木片23c,该第二支承木片23c在第二长条木片23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3b的上表面部23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

(支承台10)

支承台10是多个木片组合而构成的长方体状的骨架构造。支承台10在底部10a具有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的多个底板木片11。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多个底板木片11分别以使底板木片1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在底板木片11的短边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同一平面上并排配置。另外,多个底板木片11的各侧面分别朝向相同方向而配置。对底板木片11而言,在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固定有右侧板木片12,在另一方的端部固定有左侧板木片13。

支承台10在底板木片11的上部具有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是长条状的方木,在多个底板木片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并列的多个底板木片11的上表面部11a。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架设固定于多个底板木片11,连结多个底板木片11。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的短边方向平行。另外,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配置为相互平行。

支承台10在底板木片11的上部还具有与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并列的中央木片14。中央木片14是长条状的方木,在多个底板木片11的上表面部11a配置于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中央木片14配置于底板木片1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中央木片14分别固定于并列的多个底板木片11的上表面部11a。中央木片14架设固定于多个底板木片11,连结多个底板木片11。中央木片14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中央木片14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的短边方向平行。另外,中央木片14配置为与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相互平行。

支承台10在底板木片11的上部还具有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并列的中间木片15。在右侧板木片12和中央木片14之间配置有中间木片15。同样地,在左侧板木片13和中央木片14之间也配置有中间木片15。中间木片15是长条状的方木,分别固定于并列的多个底板木片11的上表面部11a。中间木片15架设固定于多个底板木片11,连结多个底板木片11。中间木片15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的短边方向平行。另外,中间木片15配置为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以及中央木片14相互平行。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支承台10在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上部具有上部木片16。对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而言,上部木片16和底板木片11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即,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上表面分别形成同一平面,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下表面分别形成同一平面。中央木片14和中间木片15补强支承台10的强度。

上部木片16是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时供设置于底板61的腿部55载置的板材。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在各木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于上部木片16。上部木片16架设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上表面部。上部木片16架设固定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连结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上部木片16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上部木片16的长度方向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短边方向平行。另外,配置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上部木片16配置为各自相互平行。上部木片16配置为上部木片16的下表面部与底板木片11的上表面部对置。即,在侧视支承台10的情况下,上部木片16配置为隔着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与底板木片11平行。因此,多个上部木片16形成的平面和多个底板木片11形成的平面平行。换言之,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配置于底板木片11和上部木片16之间。另外,多个底板木片11分别固定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下表面部。

支承台10具有在上部木片16之间架设的位置规定用木片17。位置规定用木片17与载置于上部木片16的室外机150的腿部55抵接而规定支承台10上的室外机150的配置位置。位置规定用木片17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固定于两个上部木片16的上表面部16a。位置规定用木片17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位置规定用木片17的长度方向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位置规定用木片17位于中间木片15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该中间木片15配置于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位置规定用木片17通过配置于上部木片16的上表面部16a,形成从上部木片16向上方突出的凸部。室外机150的腿部55通过与该凸部的侧面抵接,限制左右方向的移动,规定上部木片16上的配置位置。

支承台10具有在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架设的横贯木片18。横贯木片18固定于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横贯木片18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横贯木片18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和上部木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横贯木片18配置于两个上部木片16之间,沿着任一个上部木片16配置。

(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

在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固定有第一长条木片21。第一长条木片21架设于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第一长条木片21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一长条木片21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和上部木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一长条木片21配置于两个上部木片16之间。第一长条木片21的一方的端部21a固定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第一长条木片21的另一方的端部21b侧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朝向右侧板木片12突出。即,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是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位于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的自由端。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第一长条木片21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对置。

在第一长条木片21和横贯木片18的上表面部固定有中央支承木片21d。中央支承木片21d架设于第一长条木片21和横贯木片18的上表面部。中央支承木片21d是长条状的方木,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中央支承木片21d的长度方向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将室外机150配置于捆包装置100的情况下,中央支承木片21d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

在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还固定有第二长条木片23。第二长条木片23架设于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第二长条木片23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二长条木片23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和上部木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二长条木片23配置于两个上部木片16之间。第二长条木片23的一方的端部23a固定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第二长条木片23的另一方的端部23b侧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朝向右侧板木片12突出。即、第二长条木片23的端部23b是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位于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的自由端。第二长条木片23的端部23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第二长条木片23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对置。如图1所示,第二长条木片23与第一长条木片21并排配置,形成为比第一长条木片21更长的长条。

(第一支承木片21c和第二支承木片23c)

在第一长条木片21且在自由端部侧的端部21b的上表面部21b1配置有第一支承木片21c。第一支承木片21c是长方体状的木片,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另外,在第二长条木片23且在自由端部侧的端部23b的上表面部23b1配置有长方体形状的第二支承木片23c。第二支承木片23c是长方体状的木片,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此外如上所述,第二长条木片2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第一长条木片2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俯视时,第二支承木片23c与第一支承木片21c相比较,在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配置于靠近右侧板木片12的位置。

总结上述各木片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捆包装置100在最下层具有底板木片11,在底板木片11的上方配置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此外,捆包装置100在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上方配置上部木片16、横贯木片18、第一长条木片21、第二长条木片23。而且,捆包装置100在上部木片16的上方配置位置规定用木片17,在第一长条木片21的上方配置第一支承木片21c,在第二长条木片23的上方配置第二支承木片23c。另外,捆包装置100在横贯木片18和第一长条木片21的上方配置中央支承木片21d。

(室外机150)

如图2所示,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具有壳体51。室外机150的壳体51构成室外机150的外廓。壳体51为板金制,构成为长方体形状。壳体51具有前表面板52,该前表面板52形成有圆形状的吹出口52a。在前表面板52安装有风扇护罩54,该风扇护罩54覆盖吹出口52a保护送风机53的螺旋桨式风扇。此外,在图2中室外机150具有两个送风机53,不过室外机150也可以具有1个送风机53,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送风机53。室外机150在壳体51的底板61具有腿部55。

图3是表示室外机150的重物相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的配置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和室外机150的重物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3和图4表示在室外机150中配置于壳体51的底板61上的重物的配置。此外,重物是指在底板61上配置的比较重的部件,例如,压缩机62、储能器63、分隔板64等分别构成重物之一。另外,图4所示的第一支承木片21c、第二支承木片23c、中央支承木片21d表示在底板61的下方抵接的第一支承木片21c、第二支承木片23c、中央支承木片21d的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室外机150的壳体51的内部,在底板61上的右侧配置有压缩机62和储能器63,该压缩机62和该储能器63是构筑制冷循环所需要的重量部件。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室外机150的壳体51内,在底板61上的右侧配置有分隔板64,该分隔板64是将壳体5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机械室和送风机室的重量部件。因此室外机150的重心偏心于室外机150的右侧。

如图2和图3所示,捆包装置100配置于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的下方,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载置于捆包装置100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室外机150的腿部55与上部木片16的上表面部16a抵接,将壳体51支承于捆包装置100的上方。另外,室外机150的底板61分别与捆包装置100的第一支承木片21c、第二支承木片23c、中央支承木片21d抵接。此外,室外机150通过腿部55与捆包装置100的位置规定用木片17的侧面部抵接而决定支承台10上的配置位置。

使用图4在与室外机150的关系上对捆包装置100的构成进行再次说明。如图4所示,捆包装置100的右侧板木片12沿室外机150的壳体51的右侧端配置。同样地,捆包装置100的左侧板木片13沿室外机150的壳体51的左侧端配置。如图4所示,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的距离l1比室外机150的底板6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大。另外,上部木片16彼此间的距离l3比室外机150的底板6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4大。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支承台10配置有室外机150的情况下,捆包装置100的第一支承木片21c配置为位于压缩机62的下方。另外,在支承台10配置有室外机150的情况下,捆包装置100的第二支承木片23c配置为位于储能器63的下方。此外,捆包装置100的中央支承木片21d配置为,在支承台10配置有室外机150的情况下,位于分隔板64的下方,该分隔板64将壳体51内划分为机械室和送风机室。另外,优选捆包装置100の中间木片15配置为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腿部55的下方。这是因为由于室外机150的载荷作用于腿部55,因此优选位于腿部55的下方的部件提高对载荷的强度。中间木片15是从下支承与腿部55抵接的上部木片16的构造,能够提高捆包装置100的结构上的强度。

[捆包装置100的作用]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的垂直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示意图。此外,在图5及以后的附图中表示的记号fs表示地面,记号g表示室外机150的落下方向。另外,在图5及以后的附图中,为了说明室外机150和捆包装置100的关系,省略上部木片16的记载。接下来对捆包装置100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安装有捆包装置100的室外机150相对于地面fs垂直地落下时,第一支承木片21c经由压缩机62的腿橡胶62a支承压缩机62的载荷。通过第一支承木片21c支承压缩机62的载荷,能够缓和向底板61施加的力,能够防止例如腿部55成为支点从而底板61变形。此外,由于配置有第一支承木片21c的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是自由端,因此端部21b具有弹性,如图5的虚线部a1所示,能够形成微小的挠曲。因此捆包装置100具有缓和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的效果。

在储能器63的下方配置的第二支承木片23c和第二长条木片23之间也产生与上述相同的作用。在安装有捆包装置100的室外机150相对于地面fs垂直地落下时,第二支承木片23c经由储能器63的支承部件支承储能器63的载荷。通过第二支承木片23c支承储能器63的载荷,能够缓和向底板61施加的力,能够防止例如腿部55成为支点从而底板61变形。此外,由于配置有第二支承木片23c的第二长条木片23的端部23b是自由端,因此端部23b具有弹性,如图5的虚线部a1所示,能够形成微小的挠曲。因此捆包装置100具有缓和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的效果。

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5的捆包装置100的比较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a是没有在构成室外机150的重物的正下配置木片的装置。使用图6示出捆包装置100a的垂直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形态。如图6所示,在捆包装置100a没有配置第一支承木片21c的情况下,压缩机62和腿部55的位置关系存在压缩机62倾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压缩机62的载荷作用于底板61。但是,在底板61的下方没有配置第一支承木片21c,底板61不能经由压缩机62的腿橡胶62a支承压缩机62的载荷。因此如由图6的虚线部a2所示,底板61较大地挠曲,底板61变形。

图7是表示相对于图5的捆包装置100的另一比较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另一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b是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为固定端的装置。如图7所示,对另一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b而言,在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和底板木片11之间配置有固定用木片25。因此,另一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b所使用的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是被固定用木片25限制了上下方向的活动的固定端。使用图7示出捆包装置100b的垂直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形态。如图7所示,在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通过固定用木片25成为固定端的情况下,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通过底板木片11、固定用木片25、第一长条木片21、第一支承木片21c传至底板61。因此如由图7的虚线部a3所示,底板61变形为压缩机62的腿橡胶62a侧凸起。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的右侧倾斜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室外机150在底板61的右侧配置有重物,室外机150的重心偏心于室外机150的右侧。例如,在安装有捆包装置100的室外机150相对于地面fs向右侧倾斜落下时,如图8的虚线部a4所示,底板木片11由于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而挠曲变形。此时,由于配置有第一支承木片21c的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是自由端从而端部21b具有弹性,因此,如图8的虚线部a5所示,第一长条木片21的端部21b仅产生微小的变形。因此,向底板61传递的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被缓和,捆包装置100能够防止底板61的变形。此外,如果由室外机150的落下所引起的冲击是阈值以下的大小,则由底板木片11的挠曲所引起的变形通过弹力复原。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8的捆包装置100的比较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a是没有在构成室外机150的重物的正下配置木片的捆包装置。使用图9示出捆包装置100a的右侧倾斜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形态。如图9所示,在捆包装置100a没有配置第一支承木片21c的情况下,在压缩机62和腿部55的位置关系上存在压缩机62倾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压缩机62的载荷作用于底板61。但是,在底板61的下方没有配置第一支承木片21c,底板61不能经由压缩机62的腿橡胶62a支承压缩机62的载荷。因此,如用图9的虚线部a6表示的那样,底板61较大地挠曲,底板61变形。

图10是表示相对于图8的捆包装置100的另一比较例的示意图。使用图10对作为比较例的捆包装置100c的右侧倾斜落下时的室外机150的变形的形态进行说明。捆包装置100c具有上部木片26。上部木片26遍及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的上表面部地配置,固定于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的上表面部。即,上部木片26具有固定端,不具有自由端。第一支承木片21c配置于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的上部木片26的上表面部。如图10所示,在第一支承木片21c通过上部木片26被固定的情况下,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通过底板木片11、右侧板木片12传至上部木片26。此外,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通过在上部木片26的上表面部设置的第一支承木片21c传至底板61。因此,如由图10的虚线部a7所示,底板61变形为向压缩机62的腿橡胶62a侧折曲。

如上所述,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一长条木片21,该第一长条木片21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而与底板61对置,一方的端部21a固定于支承台10而另一方的端部21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而且,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一支承木片21c,该第一支承木片21c在第一长条木片21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1b的上表面部21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二长条木片23,该第二长条木片23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而与底板61对置,一方的端部23a固定于支承台10而另一方的端部23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而且,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二支承木片23c,该第二支承木片23c在第二长条木片23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3b的上表面部23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因此,捆包装置100利用与苯乙烯泡沫塑料相比刚性高的木材的弹力,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防止在落下时由室外机150的载荷引起的破损的耐受力。其结果,通过捆包装置100,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从地面传来的冲击不易传递至室外机150,作用于室外机150的落下时的冲击被缓和,能够防止室外机150的破损。另外,室外机150在底板61的右侧配置有压缩机62、储能器63等重物,室外机150的重心偏心于室外机150的右侧。因此,室外机150容易向右侧倾斜落下。捆包装置100具有第一支承木片21c和第二支承木片23c,该第一支承木片21c和该第二支承木片23c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时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因此对捆包装置100而言,在室外机150向右侧倾斜落下时,落下的冲击不传至重物,能够抑制壳体51的底板61的变形。

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支承台10,该支承台10是由底板木片11、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上部木片16构成的骨架构造。因此对捆包装置100而言,支承台10自身利用与苯乙烯泡沫塑料相比刚性高的木材的弹力,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另外,捆包装置100具有防止在落下时由室外机150的载荷引起的破损的耐受力。其结果,通过捆包装置100,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从地传来的冲击不易传递至室外机150,作用于室外机150的落下时的冲击被缓和,能够防止室外机150的破损。另外对捆包装置100而言,支承台10的弹力、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的弹力相互结合而能够进一步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

另外,支承台10还具备位置规定用木片17,该位置规定用木片17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架设于上部木片16之间,与载置于上部木片16的腿部55抵接而规定支承台10上的室外机150的配置位置。因此,对作业者而言,在进行将室外机150载置于捆包装置100的作业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室外机150的定位。

另外,对支承台10而言,右侧板木片12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的距离l1比底板6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大,上部木片16的相互之间的距离l3比底板6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4大。因此,即使安装有捆包装置100的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相对于地面倾斜地落下,室外机150也不直接碰撞地面,而是支承台10的端部的底面碰撞地。而且,支承台10在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另外,此时,由于支承台10的端部的底面碰撞地,因此支承台10的底面侧有变形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支承台10和地相撞的力不直接传至位于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的自由端的第一支承木片21c和第二支承木片23c,因此室外机150不易受落下的冲击。

另外,支承台10具有横贯木片18,该横贯木片18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架设于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并且,支承台10具有中央支承木片21d,该中央支承木片21d是长条状的方木,架设于第一长条木片21和横贯木片18的上表面部。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中央支承木片21d位于分隔板64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该分隔板64是重物之一,将壳体51内划分为机械室和送风机室。因此对室外机150而言,在室外机150落下时,作为重物之一的分隔板64通过中央支承木片21d从下方被支承。其结果,捆包装置100能够抑制配置有分隔板64的底板61的变形。

实施方式2

[捆包装置110的构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捆包装置110的立体图。对于具有和图1~图10的捆包装置100相同的构成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对在实施方式2的捆包装置110中没有特别记述的项目,视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装置100相同,对相同的功能和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叙述。

(第三长条木片27)

捆包装置110具有第三长条木片27,该第三长条木片27取代捆包装置100的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具有与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同等的作用。在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固定有第三长条木片27。第三长条木片27架设于两个中间木片15和中央木片14的上表面部。第三长条木片27形成为长条矩形的板状,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三长条木片27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木片11和上部木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三长条木片27配置于两个上部木片16之间。第三长条木片27的一方的端部27a固定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第三长条木片27的另一方的端部27b侧从在中央木片14和左侧板木片13之间配置的中间木片15朝向右侧板木片12突出。即,第三长条木片27的端部27b是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位于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的自由端。第三长条木片27的端部27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第三长条木片27构成为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而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对置。

在第三长条木片27和横贯木片18的上表面部固定有中央支承木片21d。中央支承木片21d架设于第三长条木片27和横贯木片18的上表面部。中央支承木片21d是长条状的方木,配置为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中央支承木片21d的长度方向与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长度方向平行。在捆包装置110配置有室外机150的情况下,中央支承木片21d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在支承台10配置有室外机150的情况下,中央支承木片21d位于分隔板64的下方。

(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

捆包装置110具有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该第三支承木片28和该第四支承木片29在第三长条木片27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7b的上表面部27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配置于和第三长条木片27垂直的方向上。另外,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排列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长度方向上,第三支承木片28配置于左侧板木片13侧,第四支承木片29配置于右侧板木片12侧。

第三支承木片28具有第一突出木片28a,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短边方向上,该第一突出木片28a的一方的端部28a1固定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自由端侧的端部27b的上表面部27b1,另一方的端部28a2构成从第三长条木片27突出的自由端。此外,第三长条木片27的短边方向是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相对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第一突出木片28a形成为板状。第一突出木片28a向中央支承木片21d的配置侧突出,第一突出木片28a的突出方向的端部28a2是自由端。即,第一突出木片28a的端部28a2朝向壳体51的前方向成为自由端。

第三支承木片28还具有第一基座木片28b,该第一基座木片28b在第一突出木片28a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8a2的上表面部28a3,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构成重物之一的压缩机62的下方。第一基座木片28b是长方体状的木片,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

第四支承木片29具有第二突出木片29a,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短边方向上,该第二突出木片29a的一方的端部29a1固定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自由端侧的端部27b的上表面部27b1,另一方的端部29a2构成从第三长条木片27突出的自由端。此外,第二突出木片29a的突出方向是向与第一突出木片28a的突出方向相反方向而突出。第二突出木片29a形成为板状。第二突出木片29a向与中央支承木片21d的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第二突出木片29a的突出方向的端部29a2是自由端。即,第二突出木片29a的端部29a2朝向壳体51的后方向成为自由端。

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朝向配置于支承台10的前后的上部木片16分别突出。对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而言,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自由端侧的端部27b上,第二突出木片29a位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前端侧,第一突出木片28a位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固定侧。

第四支承木片29还具有第二基座木片29b,该第二基座木片29b在第二突出木片29a中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9a2的上表面部29a3,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构成重物之一的储能器63的下方。第二基座木片29b是长方体状的木片,在支承台10载置有室外机150时与室外机150的底板61抵接。此外如上所述,对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而言,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自由端侧的端部27b处,第二突出木片29a位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前端侧,第一突出木片28a位于第三长条木片27的固定侧。因此,在从相对于底板木片11的垂直方向进行的俯视时,第二基座木片29b和第一基座木片28b相比较,在中间木片15和右侧板木片12之间配置于靠近右侧板木片12的位置。

总结上述各木片的位置关系,捆包装置110在最下层具有底板木片11,在底板木片11的上方配置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此外,捆包装置110在右侧板木片12、左侧板木片13、中央木片14、中间木片15的上方配置上部木片16、横贯木片18、第三长条木片27。而且,捆包装置110在上部木片16的上方配置位置规定用木片17,在第三长条木片27的上方配置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在横贯木片18和第三长条木片27的上方配置中央支承木片21d。另外,捆包装置110在第一突出木片28a的上方配置第一基座木片28b,在第二突出木片29a的上方配置第二基座木片29b。

如上所述,捆包装置110具有第三长条木片27,该第三长条木片27形成为长条的板状,构成支承台10的上表面部10b的一部分而与底板61对置,一方的端部27a固定于支承台10而另一方的端部27b构成为上下移动自如的自由端。而且,捆包装置110具有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该第三支承木片28和该第四支承木片29在第三长条木片27上配置于自由端侧的端部27b的上表面部27b1,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因此,捆包装置110利用与苯乙烯泡沫塑料相比刚性高的木材的弹力,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另外,捆包装置110具有防止在落下时由室外机150的载荷引起的破损的耐受力。其结果,通过捆包装置110,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从地传来的冲击不易传递至室外机150,作用于室外机150的落下时的冲击被缓和,能够防止室外机150的破损。另外,室外机150在底板61的右侧配置有压缩机62、储能器63等重物,室外机150的重心偏心于室外机150的右侧。因此,室外机150容易向右侧倾斜落下。捆包装置110具有第三支承木片28和第四支承木片29,该第三支承木片28和该第四支承木片29在室外机150载置于支承台10后位于重物的下方并与底板61抵接。因此,对捆包装置110而言,在室外机150向右侧倾斜落下时,落下的冲击不传至重物,能够抑制壳体51的底板61的变形。另外,通过将实施方式1的第一长条木片21和第二长条木片23的功能集合至第三长条木片27,能够削减捆包装置110的构成所需要的木片的总量。另外,第三支承木片28具有第一突出木片28a,该第一突出木片28a形成为板状,一方的端部28a1固定另一方的端部28a2构成自由端。同样地,第四支承木片29具有第二突出木片29a,该第二突出木片29a形成为板状,一方的端部29a1被固定,另一方的端部29a2构成自由端。捆包装置110通过使用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能够进一步利用木片的弹力,在空调机200的室外机150落下时支承重物的载荷并吸收室外机150的落下的冲击。另外,捆包装置110通过变更第一突出木片28a和第二突出木片29a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重物的配置的位置的变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2。例如,第一支承木片21c和第二支承木片23c是长方体状的木片,不过只要是支承配置于底板61的重物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半球状、圆柱状、多棱柱状等其它的形状。同样地,第一基座木片28b和第二基座木片29b是长方体状的木片,不过只要是支承配置于底板61的重物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半球状、圆柱状、多棱柱状等其它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承台;10a…底部;10b…上表面部;11…底板木片;11a…上表面部;12…右侧板木片;13…左侧板木片;14…中央木片;15…中间木片;16…上部木片;16a…上表面部;17…位置规定用木片;18…横贯木片;21…第一长条木片;21a…端部;21b…端部;21b1…上表面部;21c…第一支承木片;21d…中央支承木片;23…第二长条木片;23a…端部;23b…端部;23b1…上表面部;23c…第二支承木片;25…固定用木片;26…上部木片;27…第三长条木片;27a…端部;27b…端部;27b1…上表面部;28…第三支承木片;28a...第一突出木片;28a1…端部;28a2…端部;28a3…上表面部;28b…第一基座木片;29…第四支承木片;29a…第二突出木片;29a1…端部;29a2…端部;29a3…上表面部;29b第二基座木片;51…壳体;52…前表面板;52a…吹出口;53…送风机;54…风扇护罩;55…腿部;61…底板;62…压缩机;62a…腿橡胶;63…储能器;64…分隔板;100…捆包装置;100a…捆包装置;100b…捆包装置;100c…捆包装置;110…捆包装置;150…室外机;200…空调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