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6555发布日期:2019-04-29 15: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超声导波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导波检测仪是为了快速检测长距离管线的外部和内部的腐蚀以及轴向和圆周向的裂痕而设计的,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地下、绝热、高温等环境下的管道检测;安装在管道上的传感器发射的低频超声波可眼管壁传播上百米,回波信号可显示管道情况;对于不同直径的管道选用不同的传感器,对于2~8英寸的管道使用固定式传感器,对于直径为8~72英寸的管道可使用伸缩式环状传感器,为了快速锁上,操作简便,传感器会加上两排充气式传感器环,在管道上为了保持充分接触气囊和超声导波传感器会间隔设置,所以导致充气线和导波线十分多,在现场施工时,收放线会占了检测工作的一大半工作量。针对此问题本发明特别提供了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包括壳体、线腔、线腔内的线轮、线轮上的线壳、壳体内的驱动部以及壳体上方的线口部,壳体外侧表面设有开关和接线头,所述驱动部包括线口部、电机、电机轴、线轮以及升降传动部,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电机轴固接在电机上,所述电机轴连接驱动升降传动部、线轮以及线口部,所述线口部内设有棘轮,所述电机轴正转时通过传动不带动所述棘轮旋转,所述电机轴反转时通过传动带动所述棘轮旋转。

优选地,所述升降传动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升降传动部包括第一齿轮、滑块、第二齿轮、固定柱和限位柱,所述第二齿轮法向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且靠近电机端,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齿轮可旋转的固定在固定柱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平面上设有凸块,所述滑块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滑块带有凹槽的一侧贴合在第一齿轮远离固定柱的一侧平面上,所述限位柱竖直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滑块一端固定在限位柱上且可上下滑动,所述滑块连接驱动线轮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机轴上固定有面齿且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所述滑块固定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固定在滑块、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线轮顶部,所述升降杆外圈设有同心的齿杆,所述线轮内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沉孔槽,所述齿杆固定于壳体上,所述齿杆外圈设有齿杆棱,所述齿杆棱配合所述沉孔槽,所述齿杆可以在沉孔内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线口部包括线轴、线齿、线口罩、线罩孔、线轴柱、棘轮、第一斜齿以及第二斜齿,所述第二斜齿固定在所述电机轴远离电机的端部,所述线轴柱固定在壳体上端面,所述线轴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线轴柱中,所述线轴两端均固定有棘轮,所述位于壳体内的棘轮外圈固定有第一斜齿,所述位于壳体外的棘轮外圈固定有线齿,所述线齿被所述线口罩所包围。所述线口罩在过轴心的同一直线上设有两个线罩孔,所述线腔设有线腔孔,所述线轮上的线壳通过线腔孔和两个线罩孔进行收放。

优选地,所述线壳包括线壳腔和线壳环,所述线壳腔用于放置多条线,所述线壳环和所述线齿配合。线壳材料可选用特性为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受力的情况下能发生一定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例如橡胶,线壳的作用为把充气的线和传输超声波的线放置在一起,线壳作为外壳使用,线壳表面的线壳环作用是为了和线齿配合,线壳环在线齿的作用下可以把线轮上的线拉出。

优选地,所述齿杆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把齿杆可旋转的固定在壳体上。

有益效果:通过线壳把多条线聚合在线壳内,方便管理线,当一条线壳容纳不下时,可设置多条线壳,或者可以按照线的功能不同分开放置,线壳环和线齿的配合,可以方便收放线壳,尤其是在放线的过程中,线轮放线和线齿放线速度保持大概的一致,可以使得线壳在线腔内不会炸线缠绕在一起,方便放线,线轮在升降杆和齿杆的传动配合下,可以使得收线壳的时候,线壳可以在线轮上上下缠绕,不会把线壳缠绕在同一位置,增加线腔的容纳量,由于线轮收线的过程中线壳在线轮上叠加时,会使得线轮的转动内径变大,变相的使得收线速度加快,所以在线口部增加棘轮,收线的时候,线口部只起了梳理线的效果,在放线的时候,即使线口部稍慢与线轮放线速度,线腔内的线壳也不会影响到放线,所以棘轮在放线的时候起作用,带动第一斜齿和线齿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6是图3的d-d向剖视图;

图7是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的隐藏壳体和线腔后的立体视图;

图8是图7的正视图;

图9是图8沿齿杆中心剖开的正视剖视图;

图10是零件第一齿轮和滑块的配合的立体爆炸视图;

图11是图4在线轮升到最高处时的e-e向剖视图;

图12是图4在线轮降到最低处时的e-e向剖视图;

图13是图5的局部f的放大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二的线口部的立体剖视图。

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壳体1;开关101;接线头102;线腔2;线腔孔21;线口部3;线轴31;线齿32;线口罩33;线罩孔34;线轴柱35;第一斜齿36;第二斜齿37;棘轮38;线壳4;线壳腔41;线壳环42;线轮5;升降杆51;沉孔52;沉孔槽521;齿杆53;齿杆棱531;定位槽532;面齿54;电机6;电机轴61;第一齿轮71;滑块72;第二齿轮73;固定柱74;限位柱7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仪的便捷收线装置,包括壳体1、线腔2、线腔内的线轮5、线轮上的线壳4、壳体内的驱动部以及壳体上方的线口部3,壳体1外侧表面设有开关101和接线头102,所述驱动部包括线口部3、电机6、电机轴61、线轮5以及升降传动部7,所述电机6固定在壳体1内部,所述电机轴61固接在电机6上,所述电机轴61连接驱动升降传动部7、线轮5以及线口部3,所述线口部3内设有棘轮38,所述电机轴61正转时通过传动不带动所述棘轮38旋转,所述电机轴61反转时通过传动带动所述棘轮38旋转。

所述升降传动部7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升降传动部7包括第一齿轮71、滑块72、第二齿轮73、固定柱74和限位柱75,所述第二齿轮73法向固定连接在电机轴6上且靠近电机6端,所述固定柱74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第一齿轮71可旋转的固定在固定柱74上,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3啮合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齿轮71一侧平面上设有凸块,所述滑块72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滑块72带有凹槽的一侧贴合在第一齿轮71远离固定柱74的一侧平面上,所述限位柱75竖直固定在壳体1内部,所述滑块72一端固定在限位柱75上且可上下滑动,所述滑块72连接驱动线轮5上下移动。

所述电机轴61上固定有面齿54且位于第二齿轮73的一侧,所述滑块72固定有升降杆51,所述升降杆51一端固定在滑块72、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线轮5顶部,所述升降杆51外圈设有同心的齿杆53,所述线轮5内设有沉孔52,所述沉孔52内设有沉孔槽521,所述齿杆53固定于壳体1上,所述齿杆53外圈设有齿杆棱531,所述齿杆棱531配合所述沉孔槽521,所述齿杆53可以在沉孔52内上下滑动。

所述线口部3包括线轴31、线齿32、线口罩33、线罩孔34、线轴柱35、棘轮38、第一斜齿36以及第二斜齿37,所述第二斜齿37固定在所述电机轴61远离电机的端部,所述线轴柱35固定在壳体1上端面,所述线轴31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线轴柱35中,所述线轴31两端均固定有棘轮38,所述位于壳体1内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第一斜齿36,所述位于壳体外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线齿32,所述线齿32被所述线口罩33所包围。所述线口罩33在过轴心的同一直线上设有两个线罩孔34,所述线腔2设有线腔孔21,所述线轮上的线壳4通过线腔孔21和两个线罩孔34进行收放。

所述线壳4包括线壳腔41和线壳环42,所述线壳腔41用于放置多条线,所述线壳环42和所述线齿32配合,线壳环42的一侧设有线壳环倒角421。

所述齿杆53上设有定位槽532,所述定位槽52把齿杆53可旋转的固定在壳体1上。

整个运动过程:把充气装置的线和超声波发生装置的线连接到壳体1上的接线头102上,打开开关101;

收线过程:启动电机6,电机6正转,电机轴61正转,电机轴61上的第二齿轮73、面齿54和第二斜齿37正向旋转,其中第二齿轮73啮合被固定柱74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齿轮71,第一齿轮71上的凸块和滑块72的凹槽配合,滑块72在限位柱75的作用下,使得滑块72在第一齿轮71上下移动,滑块72固定在升降杆51一端,升降杆51上下移动,升降杆51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线轮5顶部,线轮5上下移动,同时面齿54正转,带动齿杆53正转,齿杆53上齿杆棱531和线轮5上的定位槽532配合,齿杆53带动线轮5正转,所以线轮5上下移动的同时也在正向旋转运动,线轴31两端均固定有棘轮38,位于壳体1内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第一斜齿36,位于壳体1外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线齿32,第二斜齿37正转带动棘轮38正向旋转,第一斜齿36固定在壳体1内的棘轮38上,棘轮38正向旋转时不会带动第一斜齿36正转,壳体1外的棘轮38上固定有线齿32,棘轮38正向旋转不带动线齿32正向旋转,线壳4一端固定在线轮5上,线壳4穿过线壳孔21和线罩孔33,在线轮5的旋转带动下,线壳4被均匀的缠绕在线轮5上,此时线齿32在和线壳环42配合,线壳4带动线齿32正向旋转,不是由线轴31带动线齿32正向旋转,把线壳4收进线腔2中缠绕在线轮5上,即收线动作。

放线过程:启动电机6,电机6反向旋转,电机轴61反转,电机轴61上的第二齿轮73、面齿54和第二斜齿37反向旋转,其中第二齿轮73啮合被固定柱74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齿轮71,第一齿轮71上的凸块和滑块72的凹槽配合,滑块72在限位柱75的作用下,使得滑块72在第一齿轮71上下移动,滑块72固定在升降杆51一端,升降杆51上下移动,升降杆51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线轮5顶部,线轮5上下移动,同时面齿54反转,带动齿杆53反转,齿杆53上齿杆棱531和线轮5上的定位槽532配合,齿杆53带动线轮5反转,所以线轮5上下移动的同时也在反向旋转运动,线轴31两端均固定有棘轮38,位于壳体1内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第一斜齿36,位于壳体1外的棘轮38外圈固定有线齿32;第二斜齿37正转带动棘轮38反向旋转,第一斜齿36固定在壳体1内的棘轮38上,棘轮38反向旋转时带动第一斜齿36反转,第一斜齿36反转带动线轴31反向旋转,壳体1外的棘轮38上固定有线齿32,壳体1外的棘轮38被线轴31带动反向旋转,棘轮38反向旋转带动线齿32反向旋转,线壳4一端固定在线轮5上,线壳4穿过线壳孔21和线罩孔33,在线轮5的反向旋转带动下,线壳4在线腔内的线轮5上被放松,线壳4表面的线壳环42和线齿32配合,线齿32带动线壳4向往放,即完成放线动作。

实施例2:如图1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把单个线齿32增加到两个线齿32,这样的话可以同时收放两根线壳4,这样设置是为了当一条线壳4容纳不下线时,可设置多条线壳4,或者直接按照线的功能不同分开放置在不同的线壳4中,线壳环42和线齿32的配合,可以方便收放线壳。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电机、电线布局等相关电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开关方式也为常规方式,本发明中的电机等需用电的部件均通过电线接入到国家电网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