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4534发布日期:2019-04-17 05:2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盖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各个工序的加工方向不同,例如氦检工序与贴防爆膜工序要对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方向正好相反,则需要在自动生产线上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快速翻转以调整加工方向。现有的翻转机构体积庞大,动作笨拙迟钝,仅能对单个工件进行翻转操作,而且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定位效果差而容易使工件意外缺失或者掉落,从而损坏工件,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定位效果好,翻转精度高,提高翻转工件的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包括用于运送载具的物料运输线,所述物料运输线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装置与送料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连接有安装于固定座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盘与定位销,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料工作台。

优选的,所述送料工作台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组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组装板设置有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组装板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料架,所述送料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送料吸头,所述组装板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送料架设置有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与第二缓冲器,所述组装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缓冲器,所述送料架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与移动板之间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安装支架的侧面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有第五缓冲器与第六缓冲器,所述第五缓冲器与第六缓冲器分别位于导向块的上方与下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移动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滑块,一个第三滑块与齿条连接,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料运输线间隔设置有第一运输带与第二运输带,所述第一运输带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运输带的外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一运输带与第二运输带之间设置有传动辊,所述从动轮与传动辊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输带与第二运输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升降载具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气缸的两侧设置有导杆。

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的旁侧设置有阻挡器,所述阻挡器包括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一运输带与第二运输带的上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输带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确定载具内的动力电池盖板位置的第一感应计,所述第二运输带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确定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包括用于运送载具的物料运输线,所述物料运输线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装置与送料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连接有安装于固定座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盘与定位销,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料工作台。

本机分为两部分:翻转装置与送料装置,翻转装置将载具上的动力电池盖板进行翻转方向,送料装置为了将翻转装置上已经翻转方向的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空载具中,再通过物料运输线运送载具。第一驱动气缸驱动齿条向下移动,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随着齿条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与转动轴连接的翻转座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向下翻转,直到设置于翻转座的多个真空吸盘与定位销垂直向下对准物料运输线的载具位置,顶升气缸驱动移动板向下移动而促使翻转座靠近载具位置,多个定位销与真空吸盘同时定位并吸取载具内的多个动力电池盖板,定位销以确保动力电池盖板在吸取时位置不变,接着顶升气缸驱动移动板向上移动而促使翻转座远离载具位置,与此同时,空载具随着物料运输线的运送从翻转装置的位置到达送料装置的位置,第一驱动气缸驱动齿条向上移动,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随着齿条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与转动轴连接的翻转座随着转动轴的转动而向上翻转180度,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盖板的正反面翻转操作,最后通过线性模组驱动送料工作台从翻转座上夹取动力电池盖板并移动放置到空载具内,再通过物料运输线往前运送载具。本发明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定位效果好,翻转精度高,提高翻转工件的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物料运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物料运输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翻转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物料运输线10——第一运输带11——第二运输带

12——驱动电机13——主动轮14——从动轮

15——传动带16——传动辊17——升降平台

171——升降气缸172——升降板173——导杆

18——阻挡器181——阻挡气缸182——挡块

19——定位块

2——翻转装置20——安装支架201——导向槽

202——第五缓冲器203——第六缓冲器204——第三导轨

21——顶升气缸211——浮动接头212——导向块

22——移动板23——第一驱动气缸24——固定座

25——齿轮26——齿条27——转动轴

28——翻转座281——真空吸盘282——定位销

29——第三滑块

3——送料装置30——线性模组31——送料工作台

310——安装板3101——第一缓冲器3102——第二缓冲器

311——第二驱动气缸312——组装板3121——第三缓冲器

313——第一导轨314——第一滑块315——第三驱动气缸

316——送料架3161——第四缓冲器317——送料吸头

318——第二导轨319——第二滑块

4——第一感应计5——第二感应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翻转送料机,包括用于运送载具的物料运输线1,所述物料运输线1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装置2与送料装置3,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设置有顶升气缸21,所述顶升气缸2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移动板22,所述移动板2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23,所述移动板22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座24,所述固定座24设置有齿轮25,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齿条26,所述齿条26与齿轮25啮合,所述齿轮25连接有安装于固定座24的转动轴27,所述转动轴27设置有翻转座28,所述翻转座28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盘281与定位销282,所述送料装置3包括线性模组30,所述线性模组30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料工作台31。

本机分为两部分:翻转装置2与送料装置3,翻转装置2将载具上的动力电池盖板进行翻转方向,送料装置3为了将翻转装置2上已经翻转方向的动力电池盖板放置到空载具中,再通过物料运输线1运送载具。第一驱动气缸23驱动齿条26向下移动,与齿条26啮合的齿轮25随着齿条26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齿轮25带动转动轴27转动,与转动轴27连接的翻转座28随着转动轴27的转动而向下翻转,直到设置于翻转座28的多个真空吸盘281与定位销282垂直向下对准物料运输线1的载具位置,顶升气缸21驱动移动板22向下移动而促使翻转座28靠近载具位置,多个定位销282与真空吸盘281同时定位并吸取载具内的多个动力电池盖板,定位销282以确保动力电池盖板在吸取时位置不变,接着顶升气缸21驱动移动板22向上移动而促使翻转座28远离载具位置,与此同时,空载具随着物料运输线1的运送从翻转装置2的位置到达送料装置3的位置,第一驱动气缸23驱动齿条26向上移动,与齿条26啮合的齿轮25随着齿条26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齿轮25带动转动轴27转动,与转动轴27连接的翻转座28随着转动轴27的转动而向上翻转180度,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盖板的正反面翻转操作,最后通过线性模组30驱动送料工作台31从翻转座28上夹取动力电池盖板并移动放置到空载具内,再通过物料运输线1往前运送载具。本发明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定位效果好,翻转精度高,提高翻转工件的工作稳定性与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送料工作台31包括安装板310,所述安装板310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311,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1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组装板312,所述安装板310设置有第一导轨313,所述组装板312设置有与第一导轨31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314,所述组装板312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315,所述第三驱动气缸315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送料架316,所述送料架31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送料吸头317,所述组装板312设置有第二导轨318,所述送料架316设置有与第二导轨318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319。具体地,第二驱动气缸311驱动组装板312移动,组装板312的两侧通过第一滑块314沿着第一导轨313滑动,设置于组装板312的第三驱动气缸315驱动送料架316移动,送料架316的两侧通过第二滑块319沿着第二导轨318滑动,使送料架316通过多个送料吸头317吸取动力电池盖板,通过两段式结构的移动方式能够提高送料架316移动范围,占用空间小,活动灵活性好。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板310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器3101与第二缓冲器3102,所述组装板3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缓冲器3121,所述送料架316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缓冲器3161。具体地,第一缓冲器3101与第二缓冲器3102能够对上下移动的组装板312起缓冲减速的作用,避免组装板312受到直接撞击而损坏,第三缓冲器3121与第四缓冲器3161能够对上下移动的送料架316起缓和冲击与减速制停的作用,提高送料架316的运动精度。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升气缸21的输出轴连接有浮动接头211,所述浮动接头211与移动板22之间连接有导向块212,所述安装支架20的侧面开设有与导向块212相匹配的导向槽201。具体地,顶升气缸21通过浮动接头211驱动导向块212沿着导向槽201上下移动,进而通过导向块212带动移动板22上下移动,连接稳定可靠,移动平稳无噪音。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20分别设置有第五缓冲器202与第六缓冲器203,所述第五缓冲器202与第六缓冲器203分别位于导向块212的上方与下方。具体地,第五缓冲器202与第六缓冲器203能够对上下移动的导向块212起缓冲减速的作用,也对导向块212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与限位作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导轨204,所述移动板22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滑块29,一个第三滑块29与齿条26连接,所述移动板22通过第三滑块29与第三导轨204滑动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第三滑块29设置有四个,当顶升气缸21驱动移动板22移动时,移动板22通过三个第三滑块29沿着第三导轨204滑动,当第一驱动气缸23驱动齿条26移动时,最后一个第三滑块29与齿条26连接并沿着第三导轨204滑动,从而使齿条26与移动板2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运动互不干扰,移动迅速平稳。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物料运输线1间隔设置有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所述第一运输带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轮13,所述第一运输带10的外侧设置有从动轮14,所述主动轮13与从动轮14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5,所述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之间设置有传动辊16,所述从动轮14与传动辊16连接。具体地,驱动电机12驱动主动轮13旋转,不断转动的主动轮13通过带动传动带15将动力传递到从动轮14,从而使从动轮14旋转,不断转动的从动轮14通过带动传动辊16将动力分别传递到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促使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转动运作以实现运送载具的作用,降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传动效率高。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之间设置有用于升降载具的升降平台17,所述升降平台17设置有升降气缸171,所述升降气缸17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升降板172,所述升降气缸171的两侧设置有导杆173。具体地,当载具到达升降平台17的正上方时,升降气缸171驱动升降板172沿着导杆173向上移动,通过升降板172对载具起到升降作用,方便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上料与下料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平台17的旁侧设置有阻挡器18,所述阻挡器18包括阻挡气缸181,所述阻挡气缸181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挡块182,所述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的上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19。具体地,当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运送载具时,多个定位块19对载具进行位置校正调整,阻挡气缸181驱动挡块182向上移动与载具相互接触并减速制停载具,使载具到达升降平台17的正上方,通过升降平台17完成对载具的升降操作,定位效果好,工作稳定可靠。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运输带10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确定载具内的动力电池盖板位置的第一感应计4,所述第二运输带1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确定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计5。具体地,第一感应计4用于检测确定载具内的动力电池盖板是否分别安放在规定的放置槽内,第二感应计5用于检测确定载具是否放置在第一运输带10与第二运输带11之间,若检测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警觉注意。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